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时报  ·  刚刚,昆明地铁票价拟调整方案公布! ·  昨天  
新华社  ·  电子社保卡,超10.3亿人领用!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人生漫漫,学会向内安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补壹刀】"民主”的嫁衣裳,把人类文明的摇篮带进了坟场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14 10:36

正文

这里,有建于8000多年前的古城,有讲述古老亚述文明的博物馆,有收藏了流传近7000年典籍和手稿的图书馆……但是,毁灭它们,只需要3年。


在3年时间里,曾经在这里安居乐业的150万不同宗教的人们,沦落他乡,颠沛流离。曾经的族群和信仰,外部世界已经无从辨认,他们身上唯一的标签是——“难民”。对他们而言,生活只剩下虚无缥缈的昨天,支离破碎的今天,以及看不到哪怕一丝希望的明天。


与他们作伴的,只有被战火一次又一次侵蚀之后的断瓦残垣。



这里是摩苏尔,伊拉克第三大城市。几天前,它被宣布全面解放。


曾经的狂欢


美国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在他的小说《灿烂千阳》里讲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历一次又一次战乱,以及伴生出的贫困与暴力。在命运巨轮碾压下的那些脸庞,甚至不知道究竟谁应该对这一切负责,是苏联军队、塔利班、美军,还是傀儡政府,抑或是贫穷和宿命。


当女主人公之一、少女莱拉历尽沧桑后再次来到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这里已经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暗合了她在战火下的生活。



令人更加悲伤的是,小说里的悲剧,在伊拉克,在摩苏尔,真实上演。


2014年,摩苏尔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领,自此,面目全非。


除了在新闻中偶尔能够听到这个城市,或许已经很少有人能再想起,摩苏尔叫“双春城”,因春秋两季温度相近而得名。由于风景秀丽,它也曾被誉为两河流域上的“北方明珠”。


摩苏尔,回不去的家园


摩苏尔地区自1969年起每年都举行全国春季联欢节,著名艺人蜂拥至此表演现代民族文艺节目,人们穿戴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狂欢——而这一景象大概将被人们长久地遗忘了。


摩苏尔的前身是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这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国。在亚述绵延2000多年的历史里,它为人类文明贡献了数不尽的文化瑰宝。在这里被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证明了人类文明的摇篮正是美索不达米亚。


曾经的摩苏尔博物馆,有着人类最早的活动记录,见证了不同民族与文化的相互交融


“摩苏尔”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连接点”,它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也是连接印度、波斯湾与小亚细亚和地中海的战略枢纽。在1940年建成的摩苏尔—阿勒颇铁路,成为沟通伊拉克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从伊拉克到土耳其的输油管道也通过摩苏尔运往国际市场。


在和平时期,它发挥着在商业上的重要作用。中世纪在欧洲热销的平纹棉,其词源muslin正是来自摩苏尔(Mosul),意为“来自摩苏尔的”。奥斯曼帝国时期,摩苏尔成为该国的商业中心。


留存于明信片中的摩苏尔


更重要的是,摩苏尔还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它拥有伊拉克北部最大的油田和炼油厂。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还不知道将为石油抢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一名阿拉伯旅行家这样为摩苏尔未来的命运写下注脚:


“在通往摩苏尔道路的右侧,是一片低洼之地,黑黝黝的像是坐落在一片乌云之下。真主在此设下了沥青的源头,大大小小地分散着,向外喷涌而出。”


城市的宿命


优越的地理条件或许早已预示了摩苏尔的宿命,它注定难以风平浪静。


底格里斯河上的摩苏尔大坝如今随时可能决堤,被称为“世界上最威胁的大坝”


一战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分崩离析,摩苏尔成为新成立的伊拉克的一部分。但此时英国开始觊觎石油资源丰富的摩苏尔。英法两国此后达成交易,摩苏尔属于英国,叙利亚与黎巴嫩则由法国控制。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中东问题专家胡安·科尔表示,在将摩苏尔省与南部二省合并之后,“英国人依靠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逊尼派精英来进行统治。这一策略使南部的什叶派被边缘化,这些地方多为贫民窟与村镇,如果他们敢惹是生非,就会遭到英国空军的轰炸”。


随后几十年,伊拉克政变频发,权力几度易手,直到萨达姆最终确立统治,其间摩苏尔的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的反抗此起彼伏。


萨达姆曾经在摩苏尔修建的行宫今天成为一片废墟


海湾战争爆发后,美、英、法三国在伊拉克北部设立“禁飞区”,位于“禁飞区”内的摩苏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美英轰炸伊拉克的重要目标之一。


2003年小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特种兵与库尔德武装旋即控制了摩苏尔。美国将此作为军事训练基地的同时,同时开始了重建工作。但是战争留下的创伤是巨大的,在这之后,爆炸事件、恐怖袭击时有发生。


2008年5月,伊拉克武装部队发动了一项代号为“尼尼微战役”的军事行动,试图恢复摩苏尔的稳定与安全,但同时也导致了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外逃,并招致了民间人士和人道主义团体的广泛质疑。


民主的炮声


虽然历史上饱受战火侵扰,但总体而言摩苏尔算得上是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融合的象征。几十个世纪以来,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库尔德人依次在摩苏尔粉墨登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叶齐德派在这里相遇、共处和成长。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严重激化了该国的教派冲突,摩苏尔陷入持久的动荡、暴乱和教派纷争。期待美国人给这片土地带来民主之花的人们没有想到,“民主的炮声”轰炸出来的裂缝却成了滋养极端思想的土壤。


2014年6月10日的枪炮声,彻底粉碎了这里曾经有过的宗教和文化融合。


这一天,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攻陷摩苏尔,随后两天内50万摩苏尔人或步行或驾车逃离。


2015年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摩苏尔有大量人民被ISIS组织人员杀害,手段极为残忍,包括断头、活生生被烧至死、从建筑物顶部被推下等;大量妇女被强暴、沦为性奴,甚至被当作货品卖给其他组织人员泄欲,拒绝服从者杀;在校学童被组织持枪份子强逼加入组织,临战脱逃者被即场枪毙;基督徒则收到最后通牒,如想保命,就必须皈依伊斯兰教,或缴纳全副身家作保护费。ISIS武装份子更挟持过万名平民作人肉盾牌,目的是令伊拉克联军投鼠忌器。此外,他们大肆绑架和暗杀什叶派,烧毁什叶派清真寺,还试图饿死和奴役叶齐德派成员。不愿归顺的逊尼派穆斯林部族也被视为“叛徒”而遭杀害。



在清洗“异教徒”的同时,“伊斯兰国”也在试图抹煞摩苏尔的历史和人类的共同记忆。


他们焚毁多家图书馆里的大量古籍,数以十万计的珍贵手稿化为灰烬;他们使用大锤和电钻、甚至是重型军用卡车毁坏摩苏尔的文物和古城遗址,多座来自亚述时代和世界文化遗产哈特拉城雕像毁于野蛮之下。联合国公布的卫星图显示,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城将近500栋建筑被战火摧毁,另有5000多栋建筑遭破坏。


极端组织武装分子用大锤破坏摩苏尔博物馆内的雕像


文明的悲剧


今年7月10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10日宣布全面解放摩苏尔。


但新生的摩苏尔是这幅模样↓↓↓






“摩苏尔”在阿拉伯语中的另一层含义是“前来”“聚集”,颇为讽刺的是,今天它的关键词却是“逃离”。


如何解决难民的安置和温饱,维持当地秩序,以及重建几乎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对伊拉克政府来说难度不言而喻。


更为重要的是,摩苏尔居民对ISIS的憎恨并不代表对伊拉克政府的支持。美国打响的伊拉克战争,激化了当地的矛盾,也加剧了这里的贫穷和分裂,极端思想实难铲草除根。美军撤出后,中央政府对摩苏尔的无所作为加重了摩苏尔居民的不信任感。



卡齐尔难民营的一位摩苏尔老人这样告诉“今日俄罗斯”的记者:


“70年来我在摩苏尔的一切都被毁了,ISIS隐藏在我们身边,但是为了解放摩苏尔的联军和伊拉克部队没有停止向我们轰炸,好像我们和ISIS武装分子一起死也没关系。”


“解放和ISIS同样可怕。”难民如是说。



如今,这座古城已经满目疮痍,古城凝结的古老文明更是损毁殆尽。文明的沉淀与传承,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千年,但是文明的坍塌,却可以转瞬之间。


“民主”的西方人总是这样。他们喜欢在别人的土地上,把那些土生土长的作物连根拔除,然后插上自认为高产的“民主”秸秆。但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民主”的作物疯长,而人们颗粒无收,土地也陷入劫难。


他们耸耸肩膀,掸一掸鞋上的尘土,扬长而去。留给摩苏尔们的,是绵延的战火,生存的恐惧,以及人心的绝望。



关注《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

请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or 

点击页面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