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意识激发的应当是公民之爱
文 | 叶匡政
爱国应当说,是一种天然情感,人们祖祖辈辈在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发地会对自己的民族与家园有一种归属感。这块土地上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和历史记忆,深刻地影响过每个人思想与情感的成长,自然让他对祖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爱,成为一种“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当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受到伤害,有良知的国人主动站出来表达与捍卫,也属人之常情。
但爱国并不是爱国家这个抽象的符号,首先要懂得热爱这块土地上的同胞,尊重每个同胞与邻人的公民权利。公民权利同样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如果为争取所谓的国家利益,伤害了民众的基本权利,这种爱国要求显然是值得怀疑的。
对中国人来说,爱国更是一种古老的情感。儒家尊崇的“治国平天下”理想,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爱国情怀。但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爱国情怀的普遍觉醒,是与英、日列强的军事侵略和掠夺紧密相关的。这些入侵不仅给中国民众造成了深重灾难,也激发起了他们反抗侵略、拯救国家的爱国情感。当年的这种爱国意识,是外来凌辱后的一种应激反应,所以多与救亡图存、共赴国难、及对侵略者的仇恨心态联在一起的。爱国意识中对敌人的仇恨,也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真理。所谓爱国,就是仇恨不断叠加的过程,直到这种仇恨化作刺向侵略者的利器。
爱国意识在近现代,通过强化对国家的爱和对敌人的恨,逐渐被塑造成一种新的政治伦理。
这种怀着对侵略者仇恨的爱国意识,与改革30多年后的时代精神,显然是不相容的。目前中国的内外部环境,与1945年之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化。至少从中国的国力和国际环境看,20世纪上半叶那种救亡图存的危险已不再存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多来自国内事务。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也在慢慢成为一个国际大国,对国际事务也开始发挥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全社会缺乏对这类史实的审视与反思,我们常以为对历史事实只需用简单的遗忘,就能换来与历史的和解和对未来的向往。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于是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这种与时代精神并不相容、带着仇恨与偏激心态的“近代爱国意识”,依然存在于很多民众的头脑中,只要时机适合就会爆发。近年来,只要谈到爱国,民众中总会弥漫着受害、仇恨与报复心理,与没有真正反思与清算近代历史真相有关。因为这类反思会成为一种拯救的力量,把每个人从历史的阴影中拯救出来,让民众真正达成对历史的理解与宽恕。否则,等待中国人的将会是一个以牙还牙、充满仇恨意识的未来。
民众拥有的爱国意识,肯定不是那种应激的仇恨反应,更不能成为一种政治要求,作为对某种资格的审查。对爱国意识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使它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狭隘的民族主义,往往以对本民族的狂热崇拜为起点,宣扬对抽象国家的盲目之爱,甚至利用人们对国家的天然之爱,来阻碍对现行制度和文化的反思与改革,形成一种妄自尊大的成就感与优越感。这些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对自身的客观认知,最终形成一种固步自封的保守心态。
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还会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过一切,丑化与仇恨其他民族,煽动人们盲目排外。在国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能客观地处理分歧,情绪化地对待历史恩怨。晚清魏源就提出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便是一种开放的爱国心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的关系已成为一种相互影响中的多元共存,一个国家对人类文化的重要性,往往取决于它对先进文化的吸收与自我更新能力。只有用一种开放的爱国意识,才有助于化解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矛盾,为中国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如果处理过激,等地人为地在给中国的和平发展设立障碍。只有让各国民众看到中国开放、包容、自信的民族精神,在世界舞台上才更易赢得重要的战略机遇。
爱国意识有一种理性的态度。我们当下的社会观念,故意混淆了理性和合理两者的分别,对某些行为的解释,强调的多是它的合理性,而不是它是否理性。理性意味着首先要尊崇公认的价值和规范,它是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社会的前提,也是公民与社会达成合作的前提。合理,也经过了判断和思考,但它更看重的是个人与集团的特殊利益,理性的首要原则就是它的公共性,而合理却是对公共性的弱化,理性关心的是永久,而合理在意的只是当下。虽然有某些合理的行为是理性的,但从长远来看,只有理性的行为才是真正合理的。
我们只有通过理性之途,才能作为公民进入到一个公共世界,完成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的合作。从这个角度看,爱国意识是一个追求理性、培养理性、实现理性的过程。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表达爱国情感时,不只是从感性和需求出发,还要做到不盲从、不冲动,理智分析国家的长远利益,冷静地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分歧与纷争。这种理性的爱国意识,还意味着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行使本民族合法权利时,也注意尊重其他民族的合法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利益最大化,才能让我们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真正实现多赢。
爱国意识在当下,还意味着对国家事务和公民权利要有清醒的认识。真正博大而深沉的爱国意识,不会让国家的概念凌驾于公民个人的头顶,更不会爱国当作一种政治要求。一个国家如果努力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公民自然愿意为它付出或牺牲。真正清醒的爱国意识,会正视社会中的各种腐败和现实问题,对国家的制度和文化进行理性分析,注重借鉴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政治文明成果。一个真正爱国者,会努力地让国家成长为真正保障公民权利与尊严的领地,如当年陈独秀所言:“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当一个国家,通过法律和政治制度保护它的公民权利不受侵害,并让他们能平等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这时公民天然地会把国家视为自己的骄傲和自豪。这种爱国意识激发的是公民之爱,也蕴含着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与自由的热爱。
-END-
▌
六根为一点号签约作者。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微信号:
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