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微博认证为资深车评人的用户“袁启聪”发布了一条视频显示:在河南驻马店,视频中一女子被一辆红色出租车撞倒在斑马线上,期间多辆汽车和多名行人路过,无人将其扶起,一分钟后,倒地女子遭到另一辆汽车二次碾压。
根据视频,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发现,白衣女子第一次被撞到后,有20辆左右的车选择绕行,有20个左右行人缓步走过。直到女子被第二次碾压后,这才有一位黑衣男子站在了斑马线上,也有了掏出手机的动作。视频至此也结束了。
对此,河南驻马店公安局7日深夜发布通报称,被碾压女子已死亡两涉事司机到案。
此事最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到二次碾压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竟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人不禁思考,当冷漠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那么当你遇到类似情况,谁来救你?
还记得四年前山东招远一家麦当劳发生的一起命案吗?一名就餐女子因拒绝给电话号码遭到6名男女殴打,最终不治身亡。该案经媒体曝光后,一夜之间,微博上竟有100多万的评论,其影响力甚至远超MH370事件。面对招远事件,人们为何愤怒?在光天化日和大庭广众之下,将人活活打死,现场竟然没有人对受害者伸出援手。
是什么让现代成年人变得如此冷漠?快递来了不敢开门,查水表的不让进屋,入户人口普查不得不改成去居委会报到,买菜时习惯性地要把小贩的秤搬到眼前,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去超市买牛奶面包看不清保质期绝不会轻易埋单,楼上楼下住了六七年的邻居至今依然互相不认识……
如今见到有人失足落水时,人们冷漠旁观;见到有人跳楼自杀时,竟然有人吹响刺耳的口哨并爆出邪恶的哄笑;街边行乞,当下还有几人相信那是山穷水尽的背井离乡;见到见义勇为者被歹徒报复殴打时,人们惟恐躲之不及……人心之冷漠,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亚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说:“不要恐惧你的敌人,他们顶多杀死你;不要恐惧你的朋友,他们顶多出卖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只有在他们不作声的默许下,这个世界才会有杀戮和背叛。”
事实上,个人的善恶观都是紧密受大环境影响的,大环境恶化,那么,个人的向善的一面则会收缩;相反,大环境好了,也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向善的一面。
我每每写文章就此疾呼,总会发现一些不同意见。有网友就留言:“有人因见义勇为而重伤,伤得何其轰轰烈烈,活得却何其窝囊。一方面丧失了劳动能力,失去了唯一得经济来源;一方面又要面对巨额的医疗费,可谓是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真是把人往死路上赶呐!”
是啊,道德丧失逼走好人,好人没好报,唯利是图,人情自私冷漠,这也是现在社会的缩影。在无社会保障之下,见义勇为的成本之高,也难怪看客的冷漠?
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幼儿园里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如果人人都是陌生人,人人都不可信任,那么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互相救助?
一个好的机制是能“扬善抑恶”,而且可以调节、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托举向善的力量。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都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行善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行恶得不到应有的惩治,恶性循环的现实,不断的扭曲和异化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岂不叫英雄流血又流泪哉!
试问:倘若出头就要挨打,挨打又是白挨,那谁会愿意出头呢?在演讲家嘴里,正义比生命重要。可是对一个老百姓来说,还有什么能比性命重要?
在这个社会中,如果人们面对罪恶时是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如果与罪恶的对抗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果人们对抗罪恶的努力得不到应当维护正义的公权力的支撑甚至还会为此受到惩罚,底线就会处在失守状态,冷漠就会成为多数人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