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幻世界SFW
《科幻世界》杂志社官方微信,向您推荐最新最好的科幻奇幻资讯,给您推送好看的科幻奇幻小说。(注:除推送外为智能系统回复,不代表杂志社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第35届银河奖揭晓 刘慈欣再掀签售热潮 ·  昨天  
科幻世界SFW  ·  从38年银河奖看中国科幻的生长 ·  21 小时前  
科幻世界SFW  ·  中国科幻网文白皮书(2023-2024) ·  2 天前  
科幻世界SFW  ·  倒计时5天!2024银河奖参会攻略来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幻世界SFW

从38年银河奖看中国科幻的生长

科幻世界SFW  · 公众号  · 科幻  · 2024-09-30 18:00

正文


9月28日,第35届银河奖颁奖典礼于成都市成华区天府国际动漫城举行,继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之后,刘慈欣再度来到中国科幻之都,见证中国科幻最高奖项颁发。连续两届空缺的长篇小说奖由成都本土作家严曦的《造神年代》斩获,作为国内首部描写强人工智能诞生历程的长篇科幻小说,《造神年代》讲述的是两个超强AI逐渐觉醒、发生混战,所带来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还融入了大量的成都地标、风土人情与地方方言。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风向标”之一,《造神年代》的获奖似乎也预示着中国科幻文学的新变化:书写在地经验的同时建构世界视野;回归文学的本源,要讲出好故事;对技术渗透下日益复杂的现实乃至未来有所思考。



在纯文学编辑出身的评委郭艳看来,《造神年代》的文本在叙事构架、人物塑造、意象场景和意境营造等方面非常出色,“科技性、知识性、想象力与文学性相得益彰。” 同为科幻作家的评委何夕则特别关注故事背后的人文思考,“这不仅是一次科幻冒险,也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深刻洞察。”



自1986年诞生起,“银河奖”已走过三十多年历程,涌现出了无数个中国科幻的中坚力量,从王晋康、刘慈欣、何夕、韩松到青年作家陈楸帆、江波、宝树、杨晚晴、鲁般等,银河奖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科幻文学奖项变成了中国科幻领域的精神符号,见证着中国科幻的蓬勃生长。



0 1

“银河奖”,从解决“稿荒”到百里挑一


1984年是中国科幻的冬天。彼时,科幻出版几尽绝迹,科幻期刊关的关、转的转。尚在勉力坚持的《科学文艺》和《智慧树》决定抱团取暖,联合举办“中国科幻小说征文”(即首届银河奖)。


一年半的时间里,两刊收到近2000篇投稿作品,选出23篇获奖作品。令人遗憾的是,就在颁奖之前,《智慧树》宣告停刊,《科学文艺》只好于1986年5月在成都单独举办了“银河奖授奖大会”。而银河奖这枚火炬,杂志社一接就是三十八年之久。


*《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前身)创刊号


“从中国科幻文学史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科幻作家和作品,都是银河奖的获得者,银河奖见证了中国科幻的蓬勃发展。” 刘慈欣表示,《科幻世界》通过一本杂志和一项奖,培养了大量的科幻作者,培育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包括我的《三体》《流浪地球》,都曾获得银河奖。虽然当下国内的科幻奖项数量不少,但银河奖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传承了科幻文学的创作传统,注重科幻文学的多样性,注重发掘年轻力量,我认为它仍然是国内科幻类奖项最有含金量,也最重要的奖项。”


经过银河奖近四十年的不断激励,如今我国科幻创作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据悉,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之后,科幻世界杂志社收稿达到新高,月均达到约800篇,平均每120多篇稿件中才能选出一篇刊登,真正做到了“百里挑一”,为《科幻世界》优秀的内容质量提供了坚实基础。


科幻作家、16次银河奖获得者何夕回忆起自己首次获奖的情形:“当时的作品现在看来很幼稚,但能够得银河奖对当时还是新人的我来说很受鼓励,很多作家写了一部作品之后就不写了,所以科幻界流星很多,我也差点成为流星。但如果哪位科幻作家持续深耕,就会最终成为星星甚至成为明星。非常感谢《科幻世界》在科幻曾经羸弱的时代,一直甘于寂寞,才形成现在良好的局面。”在何夕看来,银河奖是个孵化器,很多优秀作家的作品都获得过银河奖。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科幻迅速发展,与银河奖等科幻奖项对科幻文学创作和发表的持续关注及扶持密切相关。




0 2

成都,从科幻创作高地走向产业高地


《三体》火遍大江南北之前,在中国大多数从业者看来,科幻并不是一个非常有商业前景的领域。2023年,随着《流浪地球2》票房超40亿元,奈飞(Netflix)版《三体》上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科幻的国际影响力,则让人们从中看到了曙光。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助推器,银河奖不仅为中国科幻创作者提供了展示实力的平台,也逐渐演变成中国科幻IP的孵化器,将目光放大到整个科幻产业,着力强化产业平台作用和IP孵化器功能,为科幻作家搭建出版之外的增值服务平台。


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品一直是科幻电影开发的重要来源之一,《流浪地球》原著小说就发表于《科幻世界》。推动科幻影视发展,打通文学IP与电影产业之间的渠道便成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IP和影视改编如火如荼,《科幻世界》编辑部和IP部门每个月会一起开一次评刊会,一起讨论一篇小说好看或不好看的点在哪里。IP部门更倾向于考虑一篇小说是否适合改编,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电视剧、电影还是舞台剧。作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在45年间挖掘出《三体》《流浪地球》《宇宙探索编辑部》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这为科幻涉及的影视、游戏、文旅等领域提供了内容滋养。


科幻产业作为跨界、交叉性产业,从上游科幻创作,到下游科幻文创、科幻动漫、科幻游戏、科幻电影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联动发展,《科幻世界》杂志社作为上游产业的领军者,率先尝试打通科幻上下游产业链,不仅参与出品电影《流浪地球2》,更是着力推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落地成都,举办首届产业发展峰会,其间有21个项目进行了签约,总投资约80亿元。这是庞大的项目体量,科幻电影、科幻公园、科幻沉浸式体验等成熟业态的头部项目,也有瞄准情景剧、游戏、元宇宙等新业态和新赛道。



继《流浪地球2》之后,科幻世界再次在影视赛道进行了新突破新尝试,参与制作了科幻短剧《寻找会说话的貊貊》,通过独特的熊猫文化元素和创新的科幻文旅模式,展现科学幻想之美,展示国宝之珍和文化之源,呈现对未知与未来的探索。而在动漫游戏领域,科幻世界打造了“次世代星球系列”品牌,以丰富科幻世界品牌内核。


这些科幻文化产业项目从启动到落地,离不开的是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科幻之都”名片的政策支持。


今年年初,市文产办、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编制了《成都市科幻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围绕“科幻+”融合产业、科幻概念未来产业、科幻科普教育三大科幻产业主要发展方向,明确了16项重点发力领域。


“成都作为中国科幻原创版权策源地,积淀了40多年全国最优秀的科幻作品IP,当下对成都科幻产业而言,可以说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拉兹如是说。随着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涌入科幻产业赛道,成都正在从科幻创作高地,迈向产业高地



转载自“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