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身先健脑
用科学武装身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23.4%!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昨天  
环球科学  ·  越过这个年龄,得癌症的概率就开始变小 ·  2 天前  
科学网  ·  广东多所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  2 天前  
环球科学  ·  将论文“摘要”写成“Pumping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身先健脑

聊聊生酮饮食(上)

健身先健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1-24 04:30

正文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内容全部原创,为保证公正独立,谢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合作。有偿转载、约稿,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作者:


个人微信:647811

公众号:workout_lab

邮箱:[email protected]

稍微进阶一点的健身爱好者,应该都听说过“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这个东西。虽然生酮饮食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早在上个世纪的 20 和 30 年代,医学研究者就发现了这种高脂肪、低碳水的饮食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癫痫的发作率。(1)


网红们对于生酮饮食的言论,大概分为以下两种:


  1. 大脑要靠碳水运作!不吃碳水会让脑细胞大量死亡!长期高脂肪饮食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吃肉减肥法的发明人就是死于心脏病!不吃碳水很可怕!

  2. 生酮饮食是人类的未来!不用运动也能减脂!减脂同时还能保存肌肉!哪怕你不健身,生酮还能养生防癌!生酮是减脂的魏一方法!你减脂减不下来都是因为吃太多碳水了!


而每次当 Ruki 姐问网红们,这种结论是哪里来的,网红们一般都会拿出各种神棍书,振振有理的说:看,文献!


其实,目前,中文互联网上并没有任何系统的关于生酮饮食的资料(Lyle McDonald 本人的书《the ketogenic diet》,全文有 300 多页,翻译起来工作量能够想象吧)。本文为了照顾阅读体验分为上下两篇,仅作为一篇大致的介绍,并无法涵盖所有细节。

生酮的健康效应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部分网红开始倡导“无生酮,不减脂”,号称低碳是减脂的最有效手段……其实,如果你读过 Ruki 姐之前写过关于碳水的文章(点击 这里 查看),就会知道,在总卡路里摄入相同的情况下,低碳饮食只在刚开始的几个月里会带来更多的体重下降(水分),而在长期效果来看,和高碳饮食的减脂效果是没有任何差别的。(2) 而比较致命的一点是,低碳组的依从性,比低脂组的,要差了很多倍(想一下,让你一辈子几乎不吃碳水,和一辈子吃的清淡,哪一项好操作一点?)。

12 个月后,低碳和“传统饮食”组,减脂的效果已经追平。

那么,生酮饮食的其他健康效应,都是不是真的呢?


首先,防癌(甚至治疗癌症)、延年益寿一类看起来太美的,基本都是在扯淡。目前,没有任何关于长期生酮饮食对于健康成年人影响的研究,但是……


“Ruki 姐,很多文献都说生酮饮食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啊!”

“确实有文献表明,不吃碳水,哪怕不用运动,也能减肥的!”

“生酮饮食被证明是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的!”

“生酮饮食可以在减脂的时候,完全不减少肌肉!”


很简单,如果你自己看一下这些文献,会发现它们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二型糖尿病 / 肥胖症 / 代谢综合症患者,对正在看此文的你,并没有参考意义。尤其是最后一条——肥胖者在减脂时候,本身对肌肉保持的能力就比较强。而对于相对瘦的自然训练者(男性 15% 以下体脂),少数文献表明,低碳水的饮食不仅不会保存肌肉,反而可能会加速肌肉分解。其实,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如果有一种饮食方式,可以打破生理规律,让你减脂不减肌,那么还需要类固醇做什么?

不过,虽然不能让你长生不老,一辈子 5% 体脂,生酮饮食还是有它的好处的:在减脂时期,高脂肪的饮食饱腹感远远强于高碳水饮食。这也是为什么对于肥胖人群,在不控制卡路里摄入的情况下,高脂组的减脂表现会远远强于高碳组——生酮饮食让你吃的更少,自然而然也就瘦的更快。

生酮饮食,不是恶魔

同样道理,所谓“脑细胞死亡”一类的说法,也是毫无根据的。目前唯一已知的一些影响包括:


  • 尿结石,(3) 可以通过多喝水,以及摄入钾元素来避免。(4)

  • 由于生酮饮食会降低生长激素,长期使用生酮饮食的儿童会出现生长缓慢的问题,但是成年人身上没有已知明显影响。(5)

  • 生酮时,如果摄入大量的饱和脂肪,确实会增加高血脂 / 胆固醇的风险。(6)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摄入相对健康的脂肪来避免——这也引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想健康的生酮,成本是很高的。

  • 对于女性,低碳水的饮食有影响月经的可能性(短期或者长期的紊乱,但不会对生殖功能造成影响)。


至于“吃脂肪不等于长脂肪”这种话题……如果你作为 Ruki 姐公众号的读者,还不懂的话,Ruki 姐表示很失望。

生酮饮食,考验的不止是意志力,还有钱包。

另外一些副作用,都只在短期出现,比如由于低碳水出现的低血糖、头晕、疲劳、没有精力思考、脾气暴躁……是非常常见的生酮“引导时期(induction phase)”的反应,也叫“keto flu”,正如名字说的那样,好像一场流感,一两周之后就能缓解了。


所以,总结起来,生酮饮食和正常饮食相比,既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减脂 / 保健作用,也不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就好比小明爱吃肉,你爱吃蛋,然后非说你练得比小明好是因为吃蛋,所以蛋比肉更适合增肌——这不是扯淡么?

运动与生酮

另一个比较受争议的点是:生酮降低运动表现。


哪怕你摆出再多的机理证明,脂肪作为“燃料”,比碳水要低效很多,生酮饮食的追随者总会摆出很多顶级运动员的例子,证明高脂肪和运动表现是不冲突的。目前绝大部分证明“低碳水饮食影响运动表现”的文献,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验只进行短短数周时间,实验对象还没有完全适应生酮,自然会影响运动表现。而长期的实验,结果则正好相反:低碳组运动员的表现,和高碳组,没有明显差别。(7)


听起来,逻辑没毛病,是不是?


但如果你再仔细看一下这些文献,所有证明“低碳不影响运动表现”的,所使用的训练,都是中低强度——大部分只打达到 50-60% VO2max。在这个状态下,并没法说明低碳对于运动表现到底真的有没有影响。

“研究证明低碳不会影响运动表现”,其实并不是这样。

几乎所有号称自己生酮饮食的运动员,都集中在长跑(马拉松、超马……)、竞走等低强度项目上,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顶级运动员在适应生酮之后,都可以维持运动表现。2017 年初刚刚发明的研究 (8) 的实验对象是 10 位参加奥运会的竞走运动员(符合高水平、低强度运动两个标准),在他们适应生酮四周后进行测试,发现在适应生酮之后,运动员对于脂肪供能的比例上升很高,效率却下降了。在 10 km 的训练中,高碳组的表现上升了 6%,而生酮组的表现下降了 2%。


更可怕的是,很多声称自己使用生酮饮食的运动员,只是因为被生酮相关产品赞助而已——比如很多杂志宣传的运动员 Tim Olson,100 迈超马的纪录保持者,号称自己除了蔬菜和水果,不吃任何碳水,靠脂肪为运动供能。在铺天盖地宣传的背后,可以翻到一篇 2012 年的访谈,在其中,Tim Olson 的原话是:


I consume plenty of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s… This diet is hardly depriving except that I am not having a ton of refined carbohydrates.

(我吃很多蔬菜和水果……这种食谱并不会让我运动表现受损,因为我只是避免了吃大量精细碳水。)


以及他在自己网站上的采访中,也表示:


I still use carbs, but mostly in the form of sweet potatoes and fruits. When I do eat carbs I use them strategically; I’ll eat sweet potatoes with lots of coconut oil the night before a race or long/intense run. I’ll have a green smoothie after a hard run with fruit and whey protein to replenish my glycogen storage.

(我仍然吃碳水,主要是薯类和水果。在比赛的前一晚,我会大量进食红薯和椰子油;在比赛之后,我会喝一杯蛋白粉和蔬果打成的奶昔,来恢复消耗的糖原。)

被杂志虚假宣传的 Tim Olson。

所以,如果你的训练方式是中低强度为主(非冲刺性的跑步、骑车、竞走……),生酮饮食也许不会影响你的状态;如果你和 Ruki 姐一样,训练以中高强度为主(举重、力量举、健美、游泳、冲刺跑……),生酮饮食有非常大的几率,并不适合你。

小结

对于生酮饮食,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你能明白:


  • 这不是一个有神奇功效的饮食,如果你更喜欢高脂肪的饮食方式,进行生酮未尝不可;如果你是个碳水爱好者,生酮除了增加你生活的痛苦程度,不会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好处;

  • 同样,生酮并不会对你的身体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对这一点,Ruki 姐的观点是,女生由于荷尔蒙更为复杂,请谨慎选择这种饮食方式);

  • 生酮饮食并不一定能维持你的运动表现,尤其是高强度运动;

  • 减脂饮食难的不在减脂时期,而是之后的维持阶段——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无法长期维持的饮食习惯(比如大部分低碳水饮食和极端饮食),反弹是必然的;


认识到这些基础后,在下一篇里,Ruki 姐会具体写一写三种不同生酮饮食的进行方法(之所以一直不写这个话题,是因为 Ruki 姐见过太多人,看到网上流行 XX 食谱,就来留言问怎么做,完全不考虑自己适不适合这种饮食方法)。所以这篇文章,先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等你搞清楚了,再来了解“怎么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