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9 小时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医院不给治,保险不给保,这如何是好?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9-02-22 07:08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评导语





很多人在投保的时候,

看到健康告知里面询问的内容,

感觉标准过于严格。


感觉自己身体明明很好,

即使小毛病去医院检查,

医生都说没啥事,

不用治疗甚至不用吃药。


但是到保险公司投保保险的时候,

只要如实告知,

保险公司做核保的时候,

要么被除外责任,

要么被拒保。


本期我们来说一说一些小病的相关情况,

希望能给予消费者一些帮助。





有些症状,医院是不处理的

我们要知道,一旦生了病,

去医院是花钱看病的,

找保险公司是要理赔报销的,

两者的目的和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临床医学的目的是治病救人,

而无论是任何手术药剂,

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对于一些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情况,

可能会以动态观察和保守治疗为主。


比如常见的甲状腺结节,

一旦发现,医生就会建议定义复查,

不快癌变了根本不张罗处理。

毕竟时常监控着也出不了什么事,

直接手术切除还会损伤身体功能。


所以从治疗目的来看,临床医学的标准与保险医学相差很大,两者相害取其轻就好。


但是医院可以不处理,

保险公司如果不处理就会亏损,

为了防止中短期并发症产生的理赔,

保险公司通常会选择除外相关保险责任。


导致出现一个查出Ti-rads2级甲状腺结节,

医院不给切,

保险公司不给保的尴尬场景。



保险公司除外责任怎么办?

首先,消费者需要明确一个概念:

保险是用来保障未发生的风险的。


出现甲状腺结节的一刻起,

患者已经走在了出险的路上,

此时在投保确实违背保险原理。

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的风险,

还要求保险公司像对待健康客户一样处理,

属于对其他消费者不公平的要求。


大家都是出相同的保费,

凭什么你快发病了才来投保?


因此,规避医院不治保险不保现象的最好方法是在身体还没出现不良体征时就做好保险保障。


此外,也有一些保险公司的产品中对低级别的甲状腺结节等体征不进行责任免除,

相对应的保费也就更高。

还有一种高端医疗产品,

可以对这种已经发生了一部分的风险进行保障。

虽然保费很高,

但至少可以不让自己在风险中裸奔。


怎样在投保前监控自己的风险

那么,对予没有在年轻时就做好保险计划的消费者来说,怎么样才能监控好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免想要投保前恰好发生疾病呢?


关注生活状态、关注家族史、关注定期体检


近些年,很多人在不断吐槽医疗费用贵,尤其是各项昂贵的检查。但其实,很多医院都受理消费者体检服务。


有人说,体检那几个项目能看出什么来?

当然可以!

身高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都可以从体检中看出身体的健康状况。具体包含以下重点关注内容:

1. 身高体重指数偏高但≤30

2. 血压高压未超过160且低压未超过90

3. 血糖偏高但低于6.40

4. 总胆固醇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轻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轻度升高、甘油三酯轻度升高

5. 转氨酶(AST)轻度升高GGT正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