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瘦身”平台公司“增肌”
时间的书页不断翻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近年来,开发区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创新管理模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管委会+公司”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正逐渐成为江西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什么是“管委会+公司”模式?
(
推荐阅读:
一文看懂开发区如何推动“管委会+公司”模式改革
)
为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委会建立专业运营公司,把原来由管委会独自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开发建设运营职能,转变为由管委会和公司共同承担。
在“管委会+公司”模式下,管委会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能政府”,而是积极“瘦身”,聚焦于核心职能——
“我们聚焦系统化管理,构建了激励约束新机制。”
九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方面,九江经开区纵深推进管委会体制机制改革,一体推进机构改革、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基层治理体系改革;另一方面,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配套出台区属国有企业机构设置、目标管理考核、人员招聘、融资、产业投资、资产租赁等一系列管理办法。
这种模式在江西并不鲜见。
上饶经开区聚焦“去行政化”主题,全面理顺职责关系,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工作思路,将“管委会”定位为全盘统筹的管理机构,“平台公司”定位为建设运营和招大引强的经营主体。
南康经开区制定印发《关于南康经开区开展“管委会+运营公司”改革实施方案》,以开发区运营去行政化为切入点,明确改革具体要求,推动“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细化举措、落地落实。
管委会“瘦身”后,平台公司便要“增肌”。
平台公司不再只是承担简单的融资职能,而是要面向整个开发区,运用自身的经营体系与能力,实现国有资本的良性循环。
同时,在开发区内的市场化资源、资产、资本和资金运营中,扮演重要角色。
1+1大于2
组建或代管公司的开发区达100个,66个开发区主导或参与设立产业基金201支,70%以上的开发区公司将工作重心向产业投资、招商引资、园区运营等业务拓展……过去一年,江西开发区在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下,我们持续深化招投一体化改革,组建招才引资集团,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24年1至9月,上饶经开区引进项目72个,投资总额约301亿元。”上饶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江西开发区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的生动缩影。在此模式下,江西开发区不仅综合竞争实力逐步增强,招商成效也愈加凸显——
基金招商是现在平台公司正在增强的关键功能。
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平台公司要明确市场化产业招商的核心工作,构建市场化机制,承接管委会的各项招商任务。
“上饶经开区通过招才引资集团新平台,探索产业基金招商新模式,由简单的补贴政策直接输血,转为基金管理机构导入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为项目造血,从而延续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上
饶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刘加丰介绍。
上饶经开区与
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组建100亿元规模的上饶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其中10亿元规模的碳和子基金已经组建并完成捷泰高效太阳能电池等3个项目的投决与资金交割。
无独有偶。宜春经开区成立了宜春市海宜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0亿元,成为全省第一支直达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引导基金。2024年,宜春经开区签约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及1亿美元以上项目4个。
产业链招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引一个企业,聚一个行业,强一个产业,进而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江西并不鲜见。
抚州高新区依托比亚迪牵引带动总成及二级配套就近集聚,目前,锐美、乐卡、积裕等近10家二级配套企业落地抚州高新区。搭建整零供需对接平台。2024年,抚州高新区组织3场20余家企业赴深圳比亚迪总部开展整零供需对接会,推动铜博股份、帝硕电子等5家本地存量企业导入比亚迪体系。
一个个项目在江西“招得来、能落地、发展好”,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2024年,全省大中型项目投资突破1万亿元,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左右。
2025年怎么干?
历史是奋斗者的足迹,未来是先行者的使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主阵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江西开发区在2025年如何推动“管委会+公司”模式扩面提质?
“全面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
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区属国企由城投向产投转型,力争赣州产控集团尽快获得AAA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赣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丁盛说道。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
(推荐阅读:
招商奖补禁令下,未来地方招商怎么办?
)
2024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后,对各地招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让“管委会+公司”模式有了更大的舞台。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工业园区管理制度改革,突出财税体制、行政事权改革,健全‘管委会+平台公司+工业社区’发展模式。”上栗县县长李志猛表示,推动管委会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服务企业等主责主业上,支持平台公司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资产运营等领域有更大作为;大力推进上栗工业园调区扩区,扩展产业发展空间。
在“管委会+公司”模式下,政府从“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
“上饶经开区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原则,推动资本招商与产业招商相融合,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3+N’基金丛林,引导各类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产业构建、项目导入和股权投资,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刘加丰说道。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江西开发区正以体制机制改革重塑竞争优势,向着新的目标进发。
2025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管委会+公司”模式扩面提质,促进开发区平台公司优化升级。过去一年,江西开发区在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上有何成效,今年又该如何发力?
(推荐阅读:
“管委会+公司”改革下,开发区平台公司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