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奇艺晓松奇谈
中国互联网脱口秀第一人高晓松升级再出发,携手爱奇艺精心打造悦享品质的全新脱口秀——《晓松奇谈》。
51好读  ›  专栏  ›  爱奇艺晓松奇谈

卡斯特罗:革命巨星之死和旧时代的逝去

爱奇艺晓松奇谈  · 公众号  · 视频  · 2016-11-29 19:07

正文

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 X博士(ID:doctorx666


2016年11月25日,二十世纪世界革命最后一个传奇人物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了。他是个复杂的传奇,一个万众瞩目的武装革命偶像,一个暗杀在他身上无效的硬汉,一个敢于玩弄手腕的博弈者,一个在复杂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实用主义者。


一  摇滚巨星一般的革命偶像

1953年,作为大农场主的儿子、法学博士,27岁的卡斯特罗却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将武装推翻政府作为自己的事业。

1956年,卡斯特罗率领82名成员乘坐小艇从墨西哥出发返回古巴再次发动革命,一上岸就遭到巴蒂斯塔军队的袭击,只有12人活了下来。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打了两年游击战,奇迹般地击垮了腐败的巴蒂斯塔政府,登上宝座。中国的读者们很容易把这段神奇的历史和国共内战对比,但是这个巴蒂斯塔的实力和古巴的重要性实在要比蒋委员长和中国要弱的多的多。事实上卡斯特罗的军事履历上并没有那种挥斥方遒的大军事手笔,都是定点刺杀和丛林魂斗罗一般的游击战。

战斗中的卡斯特罗,照片下方的年轻人是他的弟弟劳尔,现在的古巴大当家

其实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在完全倒向苏联之前,古巴革命本身并不是一件影响力很大的事情。不管是基辛格、尼克松,还是霍布斯鲍姆,在他们的回忆和专作中都没有专门提过卡斯特罗、格瓦拉和古巴革命的胜利。

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之所以成为全球人所皆知的传奇,像摇滚巨星一样受人追捧,其实和他们的形象、性格甚至年龄有很大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首先是大无畏的革命狂战士形象,不管是卡斯特罗兄弟、切格瓦拉还是Camilo Cienfuego(古巴革命的早逝猛将)都是亲自持枪上阵的猛将。而且都是一水的贝雷帽、绿军装、大胡子、抽雪茄、背轻机枪的形象,这种刀枪不入、不怕死的革命形象,被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塑造成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著名的战神的形象。以至于到了1980年代,日本游戏厂商还以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的形象开发了一款《古巴战士》的射击游戏,风靡中国。


卡斯特罗和猛将Camilo Cienfuego在革命年代


snk的街机游戏:《古巴战士》,1p是格瓦拉,2p是卡斯特罗,详细看今日的次条详解。


二是年龄。古巴革命胜利时,整个领导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恨不得就跟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似的,就正如现在扎克伯格是这个创业时代的偶像一样,卡斯特罗们就是那个革命时代毫无疑问的青年偶像。当初萨特就反复感叹道:古巴革命的领导人是那么年轻、充满朝气。


卡斯特罗解放古巴时才33岁,是革命史中掌权最年轻的领袖。

三是个人性格和外形。不同于欧洲和亚洲的统治者,卡斯特罗的身上有那种属于拉丁美洲特有的活力和热情。而且卡斯特罗从小就是大帅哥,万人迷,在革命传播学中,帅和亲和度是一门暗藏但不可或缺的要素,这给卡斯特罗的外交活动加了很多分。

年轻时的卡斯特罗是典型偶像言情剧中贵公子的形象,爱好运动


爱好棒球

第四,高超的演讲能力也是卡斯特罗的一大特点,至今联合国大会上演讲时间最长的记录仍然在他的名下保存着卡斯特罗不是那种喜欢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领导人,他喜欢直接面对事情,直接面对民众,大鸣大放大演讲。1960年,萨特访问古巴,他亲眼目睹了一场卡斯特罗对十万群众的演讲,萨特是这样评论卡斯特罗的演讲的:“古巴革命塑造新人的事业竟如此成功,甚至改变了人的生理需要,征服了睡眠、休息和自我。”

卡斯特罗在演讲

在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浪潮中,真刀真枪的干固然是重要的一部分,左翼文化的塑造和再传播更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卡斯特罗成了自由、抗争、革命多重符号加身的偶像,成为了左派知识分子和社会运动领袖膜拜的对象,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形象半优雅半狂野、高大帅气的革命领袖人物简直是一个画中的人物。在六十年代,大一批著名知识分子来到古巴,以结识卡斯特罗这样的英雄好汉为荣。


波伏娃、萨特和卡斯特罗


马尔克斯和卡斯特罗


马尔科姆X和卡斯特罗


二  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神话战友的分合

说到卡斯特罗,总是绕不开另外一个人——切·格瓦拉。这位阿根廷革命者在墨西哥认识了正在那里流亡的卡斯特罗,两人一拍即合,随即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和战友。

随着古巴革命的成功,贝雷帽、绿军装、大胡子、雪茄、游击队,成为了六十年代革命青年偶像的标配。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也成为了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最著名的偶像级革命战友。


格瓦拉和卡斯特罗

然而,古巴革命胜利之后,在面临是否需要继续革命的问题上,两位亲密的战友终究还是出现了分歧。

切格瓦拉本质上是个理想主义者、诗人、狂战士,是个以四海为家的不断革命者。而卡斯特罗则是法学博士出身,他的行为指南更偏向理性和实用主义。卡斯特罗在革命胜利之后,把格瓦拉安排在国家银行、工业部这样的“肥差”上,意思很明白,信任这个兄弟,把革命果实交给他保管、分配。但是格瓦拉并不是个能在家里坐得住的建设者。总之,卡斯特罗的立足点是在古巴,而切格瓦拉则是个放眼世界的主,古巴的这一片小天地不够他施展的。

在南美,在非洲,格瓦拉代表的古巴革命输出力量无所不在,这也让他在六十年代的革命浪潮中,风头逐渐盖过了曾经的战友卡斯特罗。因为他是个纯粹的革命家正如周恩来批评切格瓦拉的话所说:“盲动主义,脱离群众”,而卡斯特罗,现在看来则更像个实用主义的政治家。


格瓦拉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的革命符号

两人最终的分手,更是这一理念冲突的最终表现。当时中苏矛盾日益凸显,卡斯特罗开始还想在中苏之间做调和工作,但在苏联的压力之下,卡斯特罗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全面倒向苏联,然而格瓦拉却是一心认同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的主张,他还在公开场合批评苏联是“修正主义”,这让卡斯特罗感到十分的难堪。这些分歧让格瓦拉离开了古巴,等到他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古巴报纸上,已经是两年之后牺牲在玻利维亚丛林中的噩耗。


格瓦拉与周恩来


最近公布的切·格瓦拉牺牲之后的彩色照片

格瓦拉和卡斯特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分手并不是像石达开和洪秀全式的分裂,更不是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之间的血腥厮杀。如果非要想象,他们的分手更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一对挚友因为根本目标发生了分歧,渐行渐远,其中并没有那么多利益和权力上的算计。从本质上说,这也是理想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的分歧。

格瓦拉死后一直被卡斯特罗尊为古巴革命功勋,他的遗骨在运回古巴之后一直安放在哈瓦那的何塞·马蒂纪念馆内。1997年,在格瓦拉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上,古巴国务委员会发出通知,确定当月11日至17日为国丧日,并决定将格瓦拉的遗骨以国葬的规格安葬在他生前战斗过的圣克拉拉。


圣克拉拉的切格瓦拉纪念碑


三  作为美国仇人的卡斯特罗

人们习惯于想象,热衷于想象,并且喜欢把自己超越现实的想象投射在政治人物身上。然而对于卡斯特罗来说,仅仅从他与格瓦拉这个亲密战友的关系就能看出:他无疑是个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理想的革命家与空想家。但是换句话说,不是实用主义者的政治人物,能把国家治理好吗?

作为一个地处险恶局势的小国领导人,唯一能够生存的技巧就是好看局势、站好队、周旋于大国之中。美国离古巴实在太近了,看看google地图你就会发现,美国最南面离古巴只隔了100多公里。在大国眼皮子底下,大国稍微吹口气,古巴就有颠覆之患。地理上的因素,决定了古巴外交的核心问题就是和美国的关系。


刚刚掌权的卡斯特罗也想和美国搞好关系,还专门跑到了美国求见美国总统。但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特别不待见他,觉得他就是一踩了狗屎运上来的年轻土匪,美国稍稍动动小拇指就能搞死他,拒不接见卡斯特罗。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倒是和卡斯特罗进行了约三个小时的会谈,然而还是没有和卡斯特罗达成任何的协议。



1959年,卡斯特罗北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拒绝见卡斯特罗,派副总统尼克松接见,两人的表情值得玩味

没办法,作为一个在大国眼皮子底下的小国领导人,卡斯特罗不可能做到独立自主,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做美国的小弟,要么做美国敌人的小弟,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就这么的,美国冷淡的态度让卡斯特罗决心另外找个靠山,于是他上了苏联人的船。


卡斯特罗与赫鲁晓夫

和苏联人的接触,碰了白宫的底线,从这时起CIA开始策划暗杀卡斯特罗。据卡斯特罗安全总管统计,美国人策划了六百多次对卡斯特罗的暗杀。其中包括枪击、投毒、爆炸等等等。除了常规暗杀手段,CIA还用了很多无厘头方式,比如制作爆炸棒球、爆炸椅子、在卡斯特罗演讲时下迷幻药,好造谣这个革命领袖服用毒品,可谓杀人诛心。

CIA发现老卡爱潜水、钓鱼,琢磨出来个天才点子,咱们把炸弹塞进贝壳里等老卡游过来一按不就得了吗。后来研究发现,足够炸死人的贝壳大小,至少得有一个沙发那么大……此事作罢。


离成功刺杀卡斯特罗最近的一次是他情人的暗杀。19岁的Marita Lorenz是老卡的小女友,她在怀了老卡的孩子后流产,开始对老卡由爱生恨。CIA见此是个行刺卡斯特罗的好机会,于是派遣探员在她治疗期间进行洗脑,她答应了。她想把毒药藏在护肤品中,趁老卡睡觉时塞进他嘴里,结果晚上拿出来一看,毒药化了。

CIA暗杀了卡斯特罗几百次不成功,其实也不光是由于特务无能,而是因为卡斯特罗方面反侦查的能力实在太高。要想不当一个短命的革命领袖,就必须把情报工作做到顶级的。正如列宁有捷尔任斯基,斯大林有贝利亚,卡斯特罗的情报头领叫法比安,当时人们这样形容消息灵通的法比安在哈瓦那,你的菜还没上来,法比安就知道你点了什么。


法比安(fabian escalante),卡斯特罗的情报专家,在古巴家喻户晓。在古巴很多电影、电视剧中,他的形象作为英雄出现

当然,如果威胁仅仅是单向的,那就没有传奇可言了。卡斯特罗对美国最大的威胁无疑就是“古巴导弹危机”。当时赫鲁晓夫说“要在美国的裤裆里丢个刺猬,看看有什么反应”,于是就在古巴部署了核武器,没想到的是这次美国的反应过度了。

肯尼迪政府认为这是美国生死存亡的时刻,绝不能退缩,所以就放了大招,全面封锁了古巴附近的海域,还不惜与苏联开打核战争。赫鲁晓夫那边立刻就怂了,没想到卡斯特罗却不依不饶,坚持部署核武器,他甚至说:他愿意在一场核战争中死亡。


美军飞机舰艇一起拦截运送导弹的苏联货轮

就这么的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古巴成了反美先锋。虽然最后危机解除,但是美国与古巴的冲突却并没有结束。

美国一直指着古巴鼻子说他们国家没人权、不自由。卡斯特罗聪明啊,这种事不能反驳,反驳就落了下风了,你不说我们不自由吗?1980年卡斯特罗下令,开放古巴北部港口马里埃尔港,说谁想去美国我不拦着,谁爱去谁赶紧去。卡斯特罗一下子玩了个大撒把,让美国有点吃不住了,刚开始美国还硬着头皮撑着,后来一看5个月内迈阿密跑过来15万古巴人,实在撑不住了,开始派出海岸护卫队拦人了。


1980,15万古巴人抢滩登陆迈阿密

更狠的是,这15万多人,其中20%的人是罪犯。这群兄弟到了迈阿密,直接让迈阿密成为了龙蛇混杂的江湖社会。现在游戏中、电影中独树一帜的迈阿密黑帮文化都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


1983年,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疤面煞星》就是经典的古巴黑帮分子在迈阿密打天下的故事



四 卡斯特罗的晚年:尴尬的实用主义者

冷战的结束、苏联的突然解体让古巴有点手足无措。本来依靠经互会内的贸易,古巴的小日子还过得有模有样,但这突如其来的地震还是给古巴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古巴的革命政权能成功的保留下来,卡斯特罗的实用主义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像一个泥瓦匠、一个水管工,把那些已经破裂的、翻脸的、漏水的关系,一点一点修补起来,这可是个脏活累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善了与中国的关系。虽然现在卡斯特罗被封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实从中古建交到九十年代初期,中古的友好交往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在中苏论战的高峰期,卡斯特罗没少点名批评中国和中国领导人。

然而到1995年卡斯特罗访问中国时,他亲自到毛主席纪念堂敬献花圈,并且说他最爱读的书就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2008年,他的传记中文版在中国出版,在序言里,他这样写道:“革命使两国人民结成兄弟,肩并肩为社会主义而斗争。”当然,中国和古巴关系的转暖也不能只说是卡斯特罗单方面的意愿,毕竟在现实的环境下,这有一种抱团取暖的需求在里面。

卡斯特罗在毛主席纪念堂

在国内,为了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信仰危机,古巴在1991年正式通过党内文件的形式认可党员可以信教的问题,一方面解决了国内的宗教问题;另一方面古巴在国际上积极开展宗教外交,通过与国际宗教界的友好交流,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拓宽古巴的国际空间。


2015,年迈的卡斯特罗和教皇方济各会面

终于,2014年12月,一则举世震惊的消息出现在了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上。美国与古巴宣布要建立外交关系!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古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虽然卡斯特罗没有会见奥巴马,他也许还想保留自己作为二十世纪世界革命最后代言人的一丝尊严。然而谁都心知肚明,属于卡斯特罗的那个时代已经彻底逝去了。


奥巴马到访时哈瓦那街头的景象


1953年,青年卡斯特罗在接受敌人的审判时,曾作出这样激昂的自白:

“至于我自己,我知道我在狱中将同任何人一样备受折磨,狱中的生活充满着卑怯的威胁和残暴的拷打,但是我不怕,就像我不怕夺去了我70个兄弟的生命的可鄙的暴君的狂怒一样。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这是青年卡斯特罗的豪情万丈,当时27岁的他远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这么漫长,面对这么多危局,使用过那么多的策略和手段。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红色的、黑色的、灰色的事实,历史无法轻易落槌,更无法做出一个确凿的判词。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由斯巴鲁首席冠名的《晓松奇谈》最新节目——

匠心之旅:迷失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