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券商中国
致力于提供最及时的财经资讯,最专业的解读分析,覆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徐翔,又有新消息! ·  2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Mr时运变迁:体力血汗赚美元并非大国个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券商中国

M2增速连跌7个月再创新低,社会融资规模却连续井喷

券商中国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15 22:27

正文


今天,央行公开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M2同比增幅9.2%,增速再创新低。

 

广义货币(M2)增速持续降低意味着什么?一方面,说明存到银行的钱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同业存单萎缩和财政存款增量大也是重要原因。

 

单纯从数字上看,M2增速从2016年10月份达到11.6%的阶段高点后,除了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持平于11.3%之外,已经持续7个月下跌。

 

8月份M2情况如何?恐怕会更低。

 

伴随M2的不断降低,为对冲M2收缩,宽信贷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融资规模越来越成为实体经济强劲之源。如果加上地方债,社会融资规模已经连续两个月高速增长。这应该得益于央行在6月份和7月份不断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引导利率下行,推动了地方债发行出现连续井喷的局面。而这也让紧货币的宏观政策冲击渐行渐远。

 

央行参事盛松成指出,下半年货币政策或紧中趋缓,金融市场利率一般不会再上升,而降准释放的信号意义太浓,央行更乐于通过其他手段而非降准来达到增加货币投放的目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对整个社会流动性状况的衡量,其准确性甚至可能超过M2。

 

银行存款变少,同业存单萎缩


7月末,M2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2%,增速再创新低,广义货币(M2)余额162.9万亿元。

 

这也是今年5月份M2增速首次跌破10%大关后,持续3个月在10%之下。

 

很多楼市、股市的投资者对于M2这项数据非常敏感,并表示吃惊。当然,M2增速持续低迷是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的客观结果。

 

事实上,近两年有关M2指标失灵的问题,早就被热议了。

 

我们先来看看M2的定义: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看完定义,我们再看看7月末的数据:

 

狭义货币(M1)余额5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5.3%。


流通中货币(M0)—通常也就是说现金,余额6.71万亿元,同比增长6.1%。

 

显然,M0和M1都在快速增长,但是M2却偏偏下跌。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实体部门所有的存款,好多都不去银行了,存到银行的钱日渐变少。

 

比如,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这些都没有被统计到M2指标里面去。

 

居民发工资以后的第一选择未必是存款,很可能是买银行理财或者货币基金,因为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存款,而银行理财或者货币基金大多没被算在M2里面。

 

与此同时,7月以来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共计发行15475亿元,较6月全月的20054亿元下降22.83%。这也是银行同业存款大幅减少的重要原因。


此外,财政存款增量大也是M2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表示,导致M2超预期下滑的主要因素是7月份财政存款增量大幅超预期,达到1.16万亿,是历史上单月最高的增量,也明显超过7月份的季节性。由于上半年财政支出增速偏快,进入下半年,财政支出开放放缓,导致7月份财政收支盈余开始回升(7月份财政收支盈余3000多亿),但仅仅是财政收支盈余不能完全解释财政存款的上升,7月份地方债发行量回升(达到8000多亿)也是财政存款上升的其中一个因素。财政存款的大幅上升导致居民和企业存款出现相对明显的下滑,也是存款和M2增速回落的重要因素。

 

8月份M2恐将更低


由于去年7月份M2基数偏低,此前预测7月份M2增速可能会有小幅回升。但结果显示,7月份M2仍然创下新低。

 

8月份M2情况将会如何?恐怕仍有可能创下新低,因为去年8月份M2基数较高。

 

2016年8月末,M2余额151.10万亿元。如果按照10%的同比增速计算,那么2017年8月末的M2余额将达到166.21万亿,比7月末162.9万亿,增加3.31万亿,难度非常大。

 

那能不能高于7月份的同比增速9.2%呢?按照9.2%计算,2017年8月末的M2余额将达到165.0万亿,比7月末162.9万亿,增加2.1万亿,难度仍然不小。

 

为什么余额宝必须压缩?因为银行有“资金荒”


M2增速指标一度曾是热门指标。

 

在股市上,M1曾经定买卖,但是从2013年智能手机问世后发生转变,目前已经失效。M2增速曾经也可以定义楼市,目前也在逐渐失效。

 

随着M2的持续下滑,去杠杆的推进,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担忧与质疑,主要是担心金融去杠杆会导致资金偏紧,降低经济活力,影响经济增长。

 

对此,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另外,对于M2低增速,央行表态:“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在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

 

即便M2变得渐渐变得黯淡,但是这个指标对于银行来说,意义却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钱不存在银行了,日益庞大的理财和货币基金,让银行的负债压力越来越大。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17年6月底,余额宝规模增长至1.43万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

 

为了拉拢资金,多家银行在年中会议之后,将存款考核压力大大提升,并调整了绩效考核指标,包括规模指标和指标权重。从总行传导至分支行经营机构,对存款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工作重点。

 

同时,多家银行内部资金定价自去年10月以来也进行了明显上调。对分行而言,“存款比贷款赚钱”,拉存款的驱动力明显增强。一家国有大行将全口径存贷利差率指标权重从5%提升至7%。



存款减少,导致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转向了同业存单。从同业存单情况看,截至7月末,同业存单余额已经达到8.43万亿元,约为2016年中时的1.7倍。而货币基金又是同业存单的重要购买力量,也就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向普通投资者让渡了一些权益。但是,随着货币基金要求日益严格,这些让渡的权益会越来越小。

 

7月社会融资规模爆发,成为实体经济强劲之源


如果说,M2是金融机构的负债方,那么社会融资规模就是金融机构的资产方,也是实体企业的负债方,所以看实体的融资需求主要看社融。



从上图来看,显然,M2和社会融资规模日益背离。也就是说,银行的存款日益减少,但是放出的贷款却日益增多。

 

7月社会融资增速为13.2%,新增社融1.22万亿,贷款增速超出预期,比上年同期多7415亿。

 

从结构来看,人民币贷款增加9152亿元,同比多增4602亿元,而企业债券净融资为2840亿元,同比多632亿元,二者对实体经济支撑依旧较强。社融和贷款的指标表明,实体经济流动性并未过多受到去杠杆的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提供了稳固支撑。

 

央行参事盛松成指出,下半年货币政策或紧中趋缓,金融市场利率一般不会再上升,而降准释放的信号意义太浓,央行更乐于通过其他手段而非降准来达到增加货币投放的目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对整个社会流动性状况的衡量,其准确性甚至可能超过M2。

 

央行投放力度加大,推动直接融资连续井喷


7月社融规模再度超预期,主要源于债市融资功能有所恢复,企业债券融资较上月大幅增加。直接融资放量,3000亿企业债和8000亿地方债是7月金融数据异动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信证券明明团队的统计,7月社融(加回地方债)为20653.0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584.94亿元与上月的22930.76亿元,同比增加12068.14亿元,环比减少2277.68亿元。可以看出,虽不及上月,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社会整体融资需求依然在回暖。

 

显然,地方债在6、7月呈现连续井喷的局面。在今年前5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今年发行规模约1.35万亿,相较于全年预计5万亿左右发行计划而言,发行进度较慢。而且7月企业债券融资从6月的减少209亿元转为增长2840亿元,为今年以来的最高值。

 

原因之一就是,利率上行,发行成本提高,影响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进度。今年以来,市场资金成本在稳步上升。如3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月底的2.9%左右,稳步攀升至5月底的3.6%左右。

 

但是,进入6月份和7月份,央行不断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引导利率下行,地方债发行出现了连续井喷的局面。从利率角度看,6月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4%,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03%。考虑到平均因素,实际上6月下旬,实际利率降幅较大。7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82%;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9%。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