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四川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完成,全国录取9000多名新生,生源质量总体向好。多个省份理工类和文史类录取最低位次提升显著,特别是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打造线上宣传品牌,推出招生宣传片《青春同行》。学校还加大宣传力度,用更‘贴心’的政策吸引考生,努力提升学校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源质量总体向好,多个省份显著提高
四川大学在全国多个省份的理工类和文史类录取中,最低位次提升显著,最低录取分与一本线的分差超过100分。
关键观点2: 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受欢迎
川大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是考生关注的热点,录取分数较高,展现出对高分考生的强大吸引力。
关键观点3: 中外合作办学关注度大幅提升
四川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受到考生关注,提档线接近或超过普通类,显示出考生对这些专业的兴趣增加。
关键观点4: 艺术类招生情况良好
在艺术类招生中,川大的艺术类优势明显,计划满足率均达100%,生源质量实现飞跃。学校还结合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打造线上宣传品牌,推出招生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
关键观点5: 学校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四川大学着眼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改革,大力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吸引更多优秀考生。
正文
日前,
四川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圆满完成
,面向全国录取了9000多名新生,生源质量总体向好,多个省份显著提高,为川大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在本科批/本科一批普通类的录取中,四川大学在多个省份录取情况稳中向好。
在老高考及“3+1+2”模式的25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理工/物理类录取最低位次提升幅度显著,云南、河南、山西、陕西、青海、河北、湖北、黑龙江、安徽、广西等10个省份的提升幅度超过1000位,其中
青海省最低位次提升超6400位
。
与此同时,作为文科强校,川大文史/历史类的生源质量稳中向好。
12个省份的最低录取分与一本线(特控线)的分差超过100分
,云南、河南、青海、内蒙古、海南、重庆、吉林、江苏、广西、甘肃等17个省份的文史类/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位次均有明显提升。
四川省作为四川大学的属地省份,
其生源质量普遍提高
其中,
主代码理工类和文史类提档线分别提升2300和1000多位次,中外合作办学最低分数提升1200多位次
。
四川大学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始终是广大考生重点关注的“热门”专业。今年,川大在15个省份单设的物理+化学专业组(口腔临床)中,绝大多数省份录取最低分相较于物理+化学专业组(普通)超过10分以上,其中吉林、海南两省超过40分。除个别省份外,
五年制最低分录取位次普遍在2000位次以内,八年制普遍在1000位次以内
,展现出川大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对高分考生的强大吸引力。
川大中外合办专业的关注度在今年也有了大幅提升。
几乎所有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省份的提档线接近甚至超过普通类
。匹兹堡学院的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面向17个省份招生,其中
北京、浙江、吉林、江苏、广东、福建等多个省份录取最低分已经超过对应省份理工/物理类普通类专业最低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面向9个省份招生,以吉林为例,该省今年中外合作办学提档线接近630分,明显高于普通类专业。
今年是我国艺术类招生改革落地第一年,相关录取情况备受社会关注。在更注重艺术类学生文化素养的情况下,作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四川大学艺术类优势明显,在各省份艺术类专业的招生院校中属于第一梯队序列。
今年,川大在全国18个省份的艺术类批次招生中计划满足率均达100%,美术学类和书法学类专业,录取的考生
一本率均超过30%
;舞蹈表演、音乐表演(声乐)专业录取考生
一本率与2023年相比也提升显著
,生源质量实现飞跃。
稳中向好的生源质量展现着社会、考生对四川大学的认可,而良好结果的取得和学校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改革,以及广大招生组的努力宣传密不可分。
今年,学校着眼于社会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和就业需求,着眼于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力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进一步重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