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志良博士de职业健康
大家好,本公众号提供的职业病防治资料为全免费,大家不能作为商业等用途,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尊重对方版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本地宝  ·  武汉电动自行车上牌攻略 ·  4 天前  
武汉本地宝  ·  2025武汉元宵节灯会活动来了!每个都想去! ·  2 天前  
大江网  ·  突发!日本火山爆炸性喷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志良博士de职业健康

还有这个部颁布了好多政策,在帮扶我们的慢性中毒防控

朱志良博士de职业健康  · 公众号  ·  · 2025-01-20 13:1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职业卫生方面的内容,包括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替代技术的介绍以及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具资料等。本文的关键点在于对生态部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慢性中毒防控、应急管理部门对急性中毒的控制、职业卫生资料的福利以及一系列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与相关政策颁布实施

生态环境部和应急管理部门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通过颁布一系列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从源头消除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帮助防控慢性中毒。应急管理部门则主要控制急性中毒。这些政策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明确指导和有力支持。

关键观点2: 替代技术的介绍与应用

文章中介绍了多种替代技术,如植物油基胶印油墨替代技术、无/低醇润湿液替代技术等,这些技术旨在减少VOCs的产生,从而有助于降低职业病危害。这些技术的实施对于职业卫生来说是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观点3: 职业卫生资料的福利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具

文章提到的职业卫生资料福利如HJ 1089—2020《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等内容,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工具和以往推文清单,这些内容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学习价值。

关键观点4: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具体内容

文章中列举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包括重点行业的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职业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文章还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进行了介绍,这些内容展示了在职业卫生领域广泛应用的多种技术和方法。


正文


不中毒 不得尘肺的中国绝好工具!
福利!22G 职业卫生资料,只要2次洗车的钱
福利,这么多的职业卫生资料,只要那么少的米!
2971篇推文,祝大家2025元旦快乐!
每一位专业人员必备的工具


还有一个部门,生态环境部也在帮助职业病防治工作,它们颁布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从源头消除、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



昨天的应急管理部,今天的生态环境部,前者的政策控制急性中毒,后者则在帮助防控慢性中毒,对职业卫生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您说是吗?



对于职业病防治建议,我们经常苦于找不到新的替代设备、技术和工艺、原辅料,这是现成的啊!



比如下面是 HJ 1089—2020 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的部分内容



5.1.1 原辅材料替代技术
5.1.1.1 植物油基胶印油墨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所有可吸收性材料的平版印刷工艺。植物油基胶印油墨以植物油脂作为连结料,加以颜料、水和一些助剂等原料配制而成。连结料通常包括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红花籽油和柯罗纳油等,主要是大豆油。植物油基胶印油墨分为热固轮转、单张纸和冷固轮转三种,热固轮转植物油基胶印油墨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5%,单张纸或冷固轮转植物油基胶印油墨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2%。采用植物油基胶印油墨替代矿物油基胶印油墨,可减少油墨 VOCs 产生量。
5.1.1.2 无/低醇润湿液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工艺,其中无醇润湿液替代技术适用于书刊、报纸及本册等的平版印刷工艺。采用无/低醇润湿液替代传统润湿液(由润湿液原液和润湿液添加剂组成),一般可减少润版工序 VOCs产生量 50%~90%。无/低醇润湿液原液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10%;无醇润湿液不含添加剂,低醇润湿液以乙醇或异丙醇作为添加剂,添加量应小于等于 2%。
5.1.1.3 辐射固化油墨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凸版及网版印刷工艺对标签、票证、纸包装、金属罐等的印刷,不适用于对直接接触食品的产品的印刷。辐射固化油墨借助于紫外光(UV)和电子束等辐射照射,使油墨内的连结料发生交联反应,从而由液态转变为固态。采用辐射固化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80%以上。应用较普遍的为 UV 固化油墨,其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2%。采用汞灯和紫外发光二极管(LED-UV)等作为紫外光源照射时会产生臭氧,采用 LED-UV 产生的臭氧较少。
5.1.1.4 水性凹印油墨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塑料表印、塑料轻包装及纸张凹版印刷工艺。水性凹印油墨由水溶性连结料、颜料、水、辅助有机溶剂以及助剂等组成,辅助有机溶剂一般为醇类和醚类。水性凹印油墨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30%。采用水性凹印油墨替代溶剂型凹印油墨,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30%~80%。水性油墨的印刷性能、附着性能、应用于薄膜基材的印刷品质目前仍低于溶剂型油墨。
5.1.1.5 水性凸印油墨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纸包装、标签、票证、塑料包装、铝罐等的凸版印刷工艺。水性凸印油墨由连结料、颜料、水以及助剂等组成。水性凸印油墨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10%,采用水性凸印油墨替代溶剂型凸印油墨,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80%以上。
5.1.1.6 水性胶粘剂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方便面包装袋、膨化食品包装袋等轻包装制品的覆膜工序,以及纸包装的复合工序。水性胶粘剂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由基料、固化剂、促进剂、交联剂、填料以及助剂等组成,基料类型主要包括水性聚醋酸乙烯酯、水性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等。水性胶粘剂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5%。采用水性胶粘剂替代溶剂型胶粘剂,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90%以上。
5.1.1.7 水性光油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书刊、画册、食品包装、药品包装等纸张印刷的上光工艺。水性光油由丙烯酸树脂乳液、水、助剂以及微粒石蜡等组成。水性光油VOCs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3%。采用水性光油替代溶剂型光油,VOCs产生量一般可减少90%以上。
5.1.1.8 UV 光油替代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纸张及金属的上光工艺,不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产品的上光。UV 光油借助于紫外光照射,使光油内的连结料发生交联反应,从而由液态转变为固态。UV 光油 VOCs 质量占比应小于等于 3%,采用 UV 光油替代溶剂型光油,VOCs 产生量一般可减少 90%以上。

5.1.2 设备或工艺革新技术
5.1.2.1 自动橡皮布清洗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平版印刷橡皮布的清洗工序。在印刷机上安装自动橡皮布清洗装置,使装置中的无纺布或毛刷辊与橡皮滚筒表面的橡皮布接触并高速摩擦,达到清洗橡皮布的目的。与人工清洗相比,该技术清洗剂使用量一般可减少30%以上,同时可减少废清洗剂及废擦机布等危险废物的产生,缩短清洗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5.1.2.2 零醇润版胶印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报纸、书刊、纸包装等的平版印刷工艺。通过改造平版印刷机的水辊系统(由计量辊、串水辊、靠版水辊及水斗辊组成),以实现不含VOCs的润湿液替代传统润湿液。该技术可避免润版工序VOCs的产生,并有效减少润版废液的产生。采用该技术需投入印刷机水辊系统的一次性改造费用及定期更换水辊的运行费用。
5.1.2.3 无水胶印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书刊、标签等的平版印刷工艺。采用表面为不亲墨硅橡胶的印版、专用油墨和控温系统来实现印刷。该技术无需润版,避免润版工序VOCs及润版废水的产生。该技术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油墨传输过程需要冷却处理。采用该技术需使用专用的冲版机、版材及油墨,成本与有水印刷相比有所升高。
5.1.2.4 无溶剂复合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印刷工业的复合工序。该技术使用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通过反应固化将不同基材粘结在一起,获得新的功能性材料。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通常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类。纸塑复合工序常采用单组分胶粘剂,软包装复合工序常采用双组分胶粘剂。该技术仅在清洗胶辊、混胶部件时使用少量含VOCs原辅材料(通常为乙酸乙酯)。与干式复合技术相比,该技术VOCs产生量一般可减少99%以上。该技术在水煮和高温蒸煮类软包装产品中的应用不成熟。
5.1.2.5 共挤出复合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印刷工业的复合膜生产工序。该技术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挤出机,将不同品种的树脂从一个模头中一次挤出成膜,在工艺过程中不使用胶粘剂等含VOCs原辅材料,可减少VOCs的产生量。该技术只能用于热熔塑料与塑料的复合,其产品的原材料组合形式相对较少,适用范围较小。

以前职业病防治博士工作站摘录过一系列作法: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HJ1089—2020

陶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HJ2304- 2018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HJ2306—2018

玻璃制造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HJ 2305—2018

制糖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HJ2303- 2018

制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HJ 2302—2018

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HJ 2301- 2017 2017-06-01 实施

关于发布《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5份指导性文件的公告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3年 第31号

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3年 第31号

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3年 第31号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3年 第31号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2年 第18号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2年 第18号

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2年 第18号

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10]150号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10]151号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建城[2010]61号

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10] 20号

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10]10号

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10]7号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建城[2009]23号

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6]115号

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6]38号

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 公告 2006年第9号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5]109号

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4]59号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163号

柴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10号

摩托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7号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2]26号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1]199号

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1]118号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成[2000]1 20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