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人说,心态,是人生的主人。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切烦恼,一切心结,皆源于自己。看清了,也就轻了。
人,绝不能让自己的心情生病。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邻居小梅脾气不好,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时间长了,和周围邻居朋友相处不好,还惹上了疾病。
她得了高血压,医生了解情况后,告诫她以后尽量少发脾气,否则很容易加重病情。
从那之后,小梅也开始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慢慢地,她的身体也恢复正常。
她说:“本不该放心上的事,却总是喜欢纠结,才让自己生病了。”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累了自己,伤了他人。
心大了,大事就小了;心小了,小事就大了。
把心放大,把心情变好。
别计较,有些人根本不重要。
作家苏芩说:“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遇到烂人不计较,遇到破事不纠缠。
曾国藩早年脾气不好,经常喜欢和人吵架,也得罪不少人。
他认为自己如果连吵架都吵不赢,以后如何争取更多的东西。
可是,因为争吵,身边人都对他避而远之。
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心情,事业也备受影响。
后来他明白了自己不应如此易怒,于是也收敛了脾气,成为了一个友善的人。
有句话说过:“人一旦被情绪左右,心魔就会趁机而出,很多冲动行为就是这样导致的。”
很多时候,我们生气只是为了发泄情绪,而发泄情绪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伤害到自己。
生活有进有退,输什么也不能输心情。
不讨好别人,不委屈自己
张幼仪早年嫁给徐志摩,因他们的婚姻是家庭包办,所以他们的感情并不深厚。张幼仪一直不被自己的丈夫待见,被喊土包子,被嫌弃。
但她没有怨言,一直在家里为他做家务,照顾孩子。
后来徐志摩去外国留学,认识了林徽因,就把张幼仪叫去出国,逼着她离了婚。
在离婚后,张幼仪没有自怨自艾、郁郁寡欢,让自己陷入低落的情绪之中。
而是一直在国外努力钻研学术,变得独立自主起来,无论是进入银行还是服装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
面对徐志摩的抛弃,她说:“不是他我也不能成长,我也不能找到自我。”
张幼仪没有沉溺于过去的痛苦之中,她找到了自我,也成就了自我。
不讨好别人,不为别人而活着;不委屈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起起伏伏,哪能一帆风顺。
但你要记得,别为难自己,别辜负岁月。
有人觉得很痛苦,便去问禅师:“禅师啊,我怎么才能解脱呢?”
禅师给了他三天让他自己参悟。第一天,禅师问他悟到了什么,他摇头。然后禅师狠狠地用戒尺打了他的手掌;第二天,禅师又问,他还是答不出,禅师再一次用戒尺用力地打了他手掌;第三天,当他答不出,禅师想打他的时候,他缩回了手。
禅师说:“你终于悟了,痛苦,是可以拒绝的。”
面对痛苦之事,该放手的就放手。
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别让自己受委屈。
取悦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得失皆随缘,心宽人自安
四大书法家之一于右任先生,一生饱经沧桑,历经起伏。
但他晚年得享高寿,生活安康。
有人问起他的长寿之道,总能提起那幅家里的对联。
上联是:不思八九。下联是:常想一二。横批: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