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叛乱”,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建设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新的四川军政府建设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时势。军政府迅速接受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议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政府之命,开模铸造“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也称“汉”字铜元)。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
币面图案介绍:正面图案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突出了驱除鞑奴的主题,汉字周围有18个小圆圈,象征着当年响应辛亥革命的十八个省,两侧有四瓣花星,上方有中华民国元年六字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五十文
背面图案中央是一朵芙蓉花,象征蓉城成都,花的四周环有四川银币四字,上方是军政府造四字,下方是面值壹圆,珠圈两侧有四瓣花星.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十文
中国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钱币收藏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钱币收藏爱好者遍及全国城乡,流散民间的珍稀历史钱币不断被发现,特别是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不少历史钱币重见天日,其间不乏出谱很多精品,钱币投资成为时下收藏大热门。
四川铜币是中国民国时期发行的一种货币。铜币直径约3厘米,是机器铸造的现代化货币,刻有面值和双旗图案
四川铜元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为大清时期,另一部分为民国时期。其中大清时期分为初期的“四川官局造”,中期的四川省造系列,后期的中川系列;民国时期部分为军政府系列的铜币,双旗200文及后期中川系列;另外还包含代用币,主要为马兰系列。
大清时期的官局造因为好品相对少,时期最早,已经大家喜好的对象。四川省造系列水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名誉品,受人追棒;除了水龙其它系列因为龙型精美,大版别众多,名誉版也多,成为玩版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至于中川系列,也许因为铸造时间长,流通较广,版别虽也不少但引起的关注并不多,除了几个名誉版几乎是不受关注。
民国时期民政府系列因为铸量超大,早期是几乎没多少人关注的品种。最近几年因为钱币天堂四川铜元版块的极力推广已经有一大批粉丝,其中二十文更是受大家追棒。
当制钱十文军政府造“四川铜币。该币正面中央珠圈内有“四川铜币四字,上下左右分列,其中心饰有芙蓉花纹。珠圈上缘书 “军政府造四字,下缘为“当制钱十文字样,标明币值,左右饰以花星纹饰。铜币背面中央大圆圈内为一篆书 “汉字,“汉字底有数十条横直纹,因而钱币 收藏者也称之为“汉字铜元。
“汉字圆圈外还环绕有18个小圆圈,代表当时的十八个省。把18个小圆圈围绕着“汉字联成一体,寓意十八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战斗。它带有辛亥革命那一时期鲜明的时代印记,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有5文、10文、20文、50文、100文五种面值,其中5文币仅存样币,极为罕见。50文、100文币铸造数量较多。10文币铸造量最大,据估算当不少于1.1亿枚。四川铜币的铸造材料,黄铜、红铜都有,但黄铜币较为多见,红铜币相对稀少。
篆书“汉字四川铜币版别繁多。以铸造数量较大的10文铜元为例,从铸造年份区分,仅有民国元年、民国二年两种;从钱文字体笔画差异区分,有横笔金、点金、方字汉、圆头汉等百余种;从花星纹饰区分,空心十字花星、实字十字花星及芙蓉花大小等版别;从币面珠圈粒数区分,从83粒至100粒都有,其中83粒、84粒少见;从“汉字底横直纹数区分,也有18条至30条横直纹数等多个版别。
因为铸造铜币有厚利可图,除四川成都造币厂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外,当时割据四川、甘肃各地的大小军阀也大量仿铸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搜刮民脂民膏以充军政费用。有的地方没有造币厂,也无力购买机器造币设备,因陋就简采用晚清时期即已淘汰的传统翻砂铸造法铸造,于是粗制滥造品充斥市场。这种土法铸造的四川铜币现今还较为常见,钱币学界一般称之为“沙版铜元。
四川军政府发行的货币,目的在于筹措军饷,维持政府开支,同时也是满足保路运动的需要,所以“汉”字铜币具有军用货币和民用货币的属性。后期川中各路军阀铸造众多铜币,流通周期也相对较长,再加上换模修版等原故,导致版别极其复杂。中国是最后一个结束银本位币制的国家,军政府“汉”字大铜币,在历史和军事上都有详细记载,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最终会称为稀有文物的收藏品。一般的四川铜币价格都是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存世量少的,能达到百万。看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