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杜卓滨
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山体滑坡。截至8日18时,滑坡灾害已造成10户民房被掩埋、30余人失联,现场疏散转移安置群众约200人。
2月8日晚上7点,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帐篷已经搭在堰塘坝山腰,数盏白炽灯照亮了四周。
灯下,应急救援、消防、公安、交通、医疗、通信、电力等救援力量,不断聚集,上山救人。
临近滑坡体的山坡上围坐着不愿离去的村民。老陈(化名)夫妇下午的时候就从镇上赶了回来,他们的亲人被埋在了泥石下。
“再等等,看能不能有奇迹。”每当救援人员劝老陈下山时,他都这样回答。
晃,就像地震一样
“漫天的灰尘,一下子就涌过来了”
潮,空气是润的,泥土是松的,山沟里的水流又急又浑。
金坪村村民饶大爷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当地都在下雨。雨不大,但一直到2月8日下午才停。
饶大爷家距离滑坡地点两三公里,事发时他感觉地在晃,像地震一样,还有巨大的声响。饶大爷第一时间跑出家门,抬头就看到马草埂涌起了铺天盖地的灰尘,“垮山了。”
山体滑坡发生时漫天的灰尘。村民视频截图
很快,灰尘把金坪村2组部分村民的房子淹没了。
村民拍下了这一瞬间,共58秒。巨大的尘烟在山沟里升腾,翻滚,最后沉寂下来。东西走向的金坪村被拦腰切断。
村民根据航拍图判断,大概9-10户村民被埋在了泥石下面,他们有的姓毛,有的姓朱,有的姓饶,还有一家姓郭。
2月8日19点07分,筠连县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截至8日18时,已造成10户民房被掩埋、30余人失联,现场疏散转移安置群众约200人。
救,徒手也要把石头搬开
“我幺姑爷的房子已经被冲到下面去了”
山体滑坡发生后,未被掩埋的村民们第一时间冲向了废墟,开始救援。
有人用铁锹撬开瓦砾,用钉耙刨开碎石,但更多的村民徒手搬开巨石。
村民们徒手救援。村民视频截图
聂女士在她的视频号中记录了这一幕:她的双手被碎石划破流血。二伯和哥哥,正徒手刨着沙砾,希望把埋在下面的人拉出来。她的背后原本是她幺姑爷的房子,如今她幺姑爷的房子“已经被冲到山下面去了。”
刘强(化名)也参与了徒手救援。那是下午2点左右,村上数十个村民都参与了救援,但工具有限,大多数人都只能依靠双手,“心里着急啊,不知道埋了多少人,没工具也要挖啊。”
刘强告诉记者,他们持续挖了一个多小时,随着救援队陆续抵达,他们熟悉山路的本地村民,才慢慢从一线救援转而给救援队引路,运送物资。
消防救援人员利用搜救犬搜救。图据受访者
难,山体滑坡还在继续
“又来了,又来了,声音好大哦”
白天的救援并不顺利,多个救援人员告诉记者,施救过程中又发生多次山体滑坡,外加滑坡后的山体松散,承载能力弱,救援进度缓慢。
困难持续着。21点,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山体滑坡又一次发生,有人提醒“又来了,又来了,声音好大哦。”
有救援人员手里的灯光晃了一下,马上又亮了起来。
在一个有多次山地救援经验的民兵负责人看来,除了山体滑坡仍在继续外,夜晚视线模糊、地形复杂、道路狭窄救援设备难以有效使用、气温较低等情况,都给救援增加了难度。
灯,亮着就有希望
村民自发运输物资,有人送来10斤热面
晚上11点,气温降到了5℃左右。堰塘坝山腰,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的灯持续亮着。
滑坡体上,消防救援人员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从下至上对垮塌废墟和滑坡体进行搜索,对关键点位进行标注,然后对废墟现场进行浅表搜救。测绘人员运用专业设备对地形持续勘测着。
东西走向的金坪村被拦腰切断。伍雪梅 摄
无人机搜救。图据受访者
当地村民也自发组成志愿队,运输方便面、矿泉水等救援物资。村民毛大姐,更是将自家存放的10斤干面全部煮了,热腾腾的面条送到救援人员的手中。
截至目前,应急管理厅已调派省应急救援信息中心、省应急救援总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川煤队、安能三局、省地质局、消防救援总队等共计780余人赶赴现场开展救援。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的灯持续亮着。伍雪梅 摄
应急探照灯持续亮着,废墟上手电筒的光柱也来回晃动。气温仍在降低,远远地,在灯光中能清晰看到救援人员呼出的热气。
灯亮着,就有希望。
彻夜搜救,期待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