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读书会
“金融读书会”是由在金融界不同领域工作的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义务编辑的金融专业领域公众平台。以“聚焦金融政策研究、促进金融专业交流”为宗旨,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扑克投资家  ·  康波周期下投资的变与不变 ·  18 小时前  
Wind万得  ·  轰动,降息悬了! ·  昨天  
摩尔投研精选  ·  国家发改委印发重要意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读书会

读书笔记:“香港股史1841—1997”第一、二章

金融读书会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6-04 07:06

正文


文/巴曙松

 

读书笔记:《香港股史1841-1997》,第一、二章:

 

1842年《南京条约》第三条关于割让香港的条款,道光皇帝最开始坚持用的词是“赠予”,英方当时为了体现平等才改为“给予”,可见当时的清廷何尝知道香港为何物。香港开埠始于1841年义律强占香港岛,拍卖皇后大道的土地也始于当年。

 

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才使得维港的地理优势得以发挥,提升了香港作为贸易转口港的竞争力。从股史角度看,开埠的第一个十年,西商涌入并继续筹资,但当时的无限责任制度以及原始的交易形态,使得当时的股市十分清淡,一家公司的招股广告可能需要连续刊登两三年。英人初抵香港时,英商与殖民地政府的冲突也十分尖锐,英商经常绕过港督向伦敦投诉。

 

香港开埠第二个十年,适逢躲避太平天国战乱带来的华人涌入、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使香港成为英军的后勤基地,一度带来短期的繁荣,但是据文献记载,在开埠的这20年,英人对华人极不信任,采取了歧视与监控兼施的强硬举措,例如人口登记、夜禁、对华人的鞭打等,所谓大英帝国标榜、以及部分港人怀念的仁德之政,只是传说与粉饰而已。

 

香港开埠的第三个十年,1865年的《公司条例》成为香港商业发展的关键,也成为股市发展的基石,特别是确立了有限公司制度与公司股份的自由转让和买卖机制。汇丰银行成为《公司条例》实施后组成的首家企业,第二年分红即达8%(股本回报约10%)。

 

香港开埠的第四个十年,进出口迅速上升,经济有所恢复。当时股票买卖的佣金在0.25%,交易场所十分不固定,香港俱乐部、香港大酒店甚至钟楼旁边均有可能。

 


1877年轩尼诗上任,开始推行亲华商、以制衡西商的策略,当时港府的税收有90%来自华人,每季缴地税1000元的业主18个,其中17个为华人,洋商只有渣甸行一家。轩尼诗意识到香港经济格局的变化,亲近华商以维持各方平衡,强调华籍居民与欧籍居民的平等,引起西商的强烈反弹,到1881年才开始讨论放宽原本禁止售卖土地给予华人的歧视性规定。在此期间,香港经历了开埠以来的第一次房地产泡沫周期,这一轮泡沫的破灭从财富流向上是华商从英商手中在高位买入大量土地,而英商早已从伦敦了解到可能会取缔华人旧式屋宇的政策动向。这一轮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香港的产业也开始多元化。

 

总体看,香港开埠的前40年实际上是摇摆中寻求方向的40年,而第五个十年则是港府实施平衡发展的政策转变的十年。(完)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2017年5月30日(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苏华清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