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想全世界都已经认可智能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迭代逻辑?或者说它有什么样的挑战?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软件、硬件、服务一体化,从智能手机开始,这三个词大家看得很多了,毫无疑问,这也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汽车行业的迭代思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分开看,先看硬件的变化。
底盘、动力总成、造型这些,按照七年、五年的周期迭代,大家可以理解。现在可能就不太一样了,不能用一个频率去看待事情了。
有一些东西当然还是比较传统的,比如说底盘,你的底盘不能老改,好不容易做完一个实验验证你去改?这样就很麻烦,而且不安全。底盘的迭代可能还是需要五年的周期。
造型。现在有CAE等软件的辅助,造型的迭代周期可能会缩短到三年的时间,
电气架构,包括以前我们说的CANBUS(汽车的整个数据传输架构),好多年都没动过了,而今天,它当然没法满足车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
这些东西将来的迭代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所有跟电子电气相关的东西,迭代周期肯定比机械的东西要快。我们认为,电气架构的迭代周期基本是两年。
还有一些东西迭代起来更快,比如,电驱动系统里面有一些影响电机性能的IGBT芯片,迭代起来肯定就快了。为什么我们的车比特斯拉的车好?其实很简单,我们用的英飞凌的芯片比它要领先半代或一代。
电池的迭代,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以前汽油的迭代还是慢的,代与代之间的区别主要在添加剂上,其实燃烧值等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电池不一样,电池里面材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电池容量的变化。因为电池影响加速性能、续航里程,这是电动汽车的一个BUG。
从商业模式上来讲,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会让越早买的人越吃亏。传统车没有这个问题,60年代的车烧今天的汽油也没问题,加速性能、续航里程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你今天买的特斯拉的车,三年以后电池就过时了,这个事情其实是挺不公平的。
因此,电池的迭代也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一个事情,这就需要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去应对。
另外,BMS(电池控制)软件也需要不停地迭代。当然,我们看到今天的智能电动汽车,无论是联网部分还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部分,都高度依赖芯片(GPU、CPU),GPU、CPU的迭代毫无疑问是以年为周期的。
还有传感器的迭代,也是以年为周期的,特别是Camera、LiDAR,LiDAR的迭代速度非常快,这种固态雷达在不远的将来也许能用500美金的价格供货了,并且性能方面也很好。
所以,未来汽车的迭代思维和以前大不相同。而且,和芯片、传感器、电子电气相关度越高的东西,迭代思维和传统的差异越大。
这只是硬件的部分,还有软件的部分。
将来汽车不止是交通工具,还是一个数据采集器,将来的智能电动汽车一定会建立一个新的能力循环体系:车在大街上跑,搜集数据,然后传输到云端,通过深度学习转化成为智能自动驾驶的能力,再通过远程升级传输给这辆车,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循环。
在这样的循环里面,车的能力提升不会再以年、月为周期,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时间维度的概念了,这种变化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服务的迭代,这件事大家不太去想,但事实上非常重要。以前汽车行业都是通过经销商、加油站、保险公司这些第三方中间商去服务用户,汽车品牌并不对用户体验负总体责任,只对产品负责任。比亚迪或宝马,在使用环节上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已经是100多年前定的规矩了,今天继续沿用,肯定是莫名其妙的。就像你在电商购物,还要去银行柜台办汇款,去邮局取东西,退换货还要去京东专门的售后服务中心,这不是挺扯的吗?
大数据、AI将成为汽车迭代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