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4楼影院
一样的电影,不一样的影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这个春节,小灰一天都没休息 ·  2 天前  
出彩写作  ·  写材料列小标题搭框架常用共性词语2000个 ·  昨天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初五迎财神,初六送穷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4楼影院

嫩仔大战癫佬,久违了,香港动作片

24楼影院  · 公众号  ·  · 2024-05-08 18:17

正文

在今天,九龙城寨已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代表。
在好莱坞大片里,它是飞机低空掠过的香港本土风情画;在赛博朋克的审美里,它是霓虹灯闪烁的颓废末日街头的模板;在港式动作电影和漫画里,它是失序的暴力与色情的贩卖地,是地下王国传奇的诞生地。
早在1993年9月就被拆除的九龙城寨,本身其实没那么抽象和浪漫化。它只是种种历史原因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城市贫民居住区域,始建于1843年 (清道光年间) ,面积仅2.7公顷,容纳的人口超过5万,环境脏乱差,是一个藏污纳垢之所。
九龙城寨之所以能成为艺术想象的某种载体,或许是因为在城市折叠的秩序之下,始终潜在的反思浪潮,像漩涡一样吸纳着慕古自治的创作者们,他们将审美与反思想结合,最终落地在了九龙城寨身上。
九龙城寨里, 由黑帮势力自治,因而形成了慕古自治的体制; 又由于稀缺的资源限制,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以近乎动物本能的暴力和野心去踩踏和争抢,这又为剧烈冲突提供了温床。
这两者结合 ,正是 《九龙城寨之围城》 的创作与观赏的前提。就像导演郑保瑞所说, “拍这部电影最难的不是剧情,而是如何重塑九龙城寨这个世界。”
《九龙城寨之围城》根据香港小说兼漫画家余儿的同名格斗小说改编。导演郑保瑞把它落地成电影时,给出 的答案是自治的、慕古的、情义的、暴力的,一言以蔽之,是 武侠 的。
偷渡到香港的难民陈洛军 (林峯 饰) 想买一张假身份证好好生活,却被反派大老板 (洪金宝 饰) 逼得无路可走。无奈之下,他抢了一袋毒品逃进 龙卷风 (古天乐 饰) 主宰下的 龙城 寨。在九龙城寨,他得到了龙卷风的关照, 找到了家的感觉,还与 信一、十二少、四仔组成“城寨四少”,维护治安。 乃至后来大老板势力入侵, 龙卷风陨落, 他们四个嫩仔 大战癫佬, 最终大仇得报。
因为“武侠”的故事内核,让这部电影在剧情上有大量的省略,甚至显得过于直白。 好似片中男主角龙卷风与陈洛军之父 的兄弟情 ,因归属不同的阵营,他们一边拔刀相向一边又私下托付妻与子,但兄弟情如何展现?一场剃须戏足矣。 这便是中国观众在武侠文化浸淫下的默契, 既能是敌对到生死搏杀的双雄,也能是英雄相惜的托付后事的,这中间的起承转合无需多言。
再例如,四少友谊升温始于一场打麻将,到后来遭遇滑铁卢,被大老板势力赶出城寨后又打了一场麻将,从哪里结识为兄弟,到最后赢输要一起,首尾形成 呼应 这份在今时今日显得有些傻乎乎的中二友谊,恰是武侠文化熏染之下“本应如此”的隐性共识, 时代会变化,大佬会更新,城寨会拆除,但情义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不变的。
当然了,《九龙城寨之围城》本身也不重剧情,在郑保瑞的创作序列里,这也不是作者电影的探索片。郑保瑞给它的定位,是工业化的布景和摄制,极简到复古的报仇故事线,以及爽快的动作呈现。
是的, 动作才是这部电影的真剧情。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编剧,不是署编剧名的欧健儿他们,而是动作指导谷垣健治。剧情是次要的,动作场面才是真正需要编排的。就好像四少大战 佬,只要喊出“纸片”,观众立刻就能明白,这是四人初始打架用的招式。
类似的动作设计,不胜枚举。例如“龙卷风”这样的外号,和他喜欢放风筝的铺垫,这些都会在终极大战中,成为一阵风和一个人形风筝的启发,令陈洛军他们弱势雄起,成为转败为胜的契机。
港式动作指导的任务,从易至难分为几个层次。最基本的要求,是设计出精彩的打戏;再上一层,是需要动作身手与人物性格匹配,让动作成为塑造人物的一部分;最难的一层,则是以“动作”去编织故事,呼应前后。
这是郑保瑞在这部复古动作戏里的取舍: 节制文戏,交给打戏。 动作导演谷垣健治在打戏上,是以港式动作漫画为基底,放大动作和破坏的效果,即是“一拳打穿一堵墙”式的夸张。与这份效果放大匹配的,角色们也提高了反应和承受的能力, 个个都是打不死的半超人
只是这种将港式漫画放大的夸张风格放在大银幕上,会因失真而变成喜剧感 (周星驰在《功夫》的实现方式) ,这也是许多观众难以接受的一点,人物刀枪不入,飞檐走壁, 仿佛神功附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