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年均进行白内障
手术 376 眼 / 人,21% 的人每年手术量超过 600 例。手术量影响精湛手术技能的维持
,
年手术量少于 300 例或致技能生疏,预计因人口老龄化,年手术量超 600 例的外科医生比例将会增加,但手术量增加时不能牺牲手术质量,需事先优化,包括设备和训练有素、协作良好的团队。
多数医生依病例调整劈核技术,“分而治之法” 教学常用但耗时。技术选择受所学方法影响大,改变困难。掌握超声乳化仪设置可提升手术效果、
但要防止因机器和程序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图1
不同超声乳化劈核方法的选择比例,包括
停劈法(34%)、
分而治之法(31%)、垂直劈核法(18%)、水平劈核法(14%)和其他方法(4%)
60% 医生不做,19% 特殊情况才做,感染风险是主因。近年研究表明其安全性可接受,患者满意度高且更便利,预计未来施行比例
将增加
,尤其是在高手术量诊所。
图2
进行
双眼同日白内障手术
的
频率:60% 的人不进行,19% 的人仅在特殊情况下进行
图3
进行双眼同日白内障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便利性(21%)、更快的视力恢复(15%)。不进行双眼同日白内障手术的主要原因,
包括
感染率 / 风险(46%)、法规和政策(13%)
■
数字化手术室
手术量与数字化手术室使用正相关。低手术量(每年 < 600 眼)和高手术量(每年 600 眼以上)医生均认可其优势,如
高手术量
医生看重效率与工作流程提升,数字化手术室
关键优势是可追溯性,防选错人工晶状体。成本是主要障碍,设备确实昂贵,
但
高手术量
诊所因效率提升可快速回本,小诊所则需待新技术降价,且数字化手术室学习曲线挑战大。
图4
不同白内障手术量的医生对数字化手术室的利用率:手术量越高,利用率越高,最高手术量的医生使用数字化手术室的可能性几乎是最低手术量医生的两倍
图5
医生认为数字化手术室的主要优势,包括提高效率和工作流程(45%)、
让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舒适
(38%)、改善手术结果(34%)、缩短手术时间(27%)、提高光学效果(24%)、
提高安全性
(21%)和无
显著
优势(18%)
图6
整合数字化手术室的主要障碍:如成本(75%)、空间(21%)、
技术限制
(18%)、
与现有手术室设置整合困难
(17%)、
适应新技术困难
(10%)和其他原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