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聊育儿
老板娘朵朵,分享育儿经、以及所有女人感兴趣的话题。爱买、爱娃、爱生活的宝妈频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聊育儿

0-2岁专辑 | 这样爱孩子,还真是“害娃不浅”!

朵妈聊育儿  · 公众号  ·  · 2020-11-03 1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朵妈聊育儿

解决带娃难题,搜罗母婴好货,关注我就够了!




妈们聚在一起,常常三句话离不开孩子:我家娃出第五颗牙了、我家宝宝能扶着沙发走几步了、我女儿会背三字经了、我儿子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


听着别人家孩子掌握的新技能,我们难免会拿自家的娃暗自较量一番。


一旦有落后,我想99%的妈妈第一反应是:孩子是不是缺钙?缺锌?孩子是不是发育不正常?营养不良?孩子 为什么没别家的聪明?


然而,我们有从大人身上找过原因吗? 有时候,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爱护,才是限制孩子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





就拿差异化最直观的大运动来说。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6个大人围着一个宝宝转,从孩子出生开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恨不得一天24 小时抱在怀里,宝贝的不行。甚至还认为竖着抱宝宝或者让宝宝躺着、趴着会累着他。


抱得太多,尤其是平抱,对小宝宝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前三个月,是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时机,此时 应该多让宝宝俯卧并练习抬头 (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即可,随月龄适当增加时长,一天进行数次)。即便要抱,也请尽量采取竖抱的姿势。


如果,宝宝在这个阶段头部力量控制得很好,那么 接下来学翻身、学坐、学爬 就会顺利很多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发育迟缓(排除病理性因素)的情况。 可能别人家的娃都能趴着玩了,而自己的娃脖子还软软的,头都竖不起来。


再比如,孩子到了学走路的月龄,很多妈妈生怕孩子摔了,喜欢 扶着孩子走 。孰不知这样做不仅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反而弊大于利


首先容易拔苗助长,孩子双腿的力量可能还不够支撑行走,过早被大人扶着走,可能会 形成错误的走路姿势,或者罗圈腿等


另一方面,被大人扶着走, 不利于孩子平衡感的培养 ,孩子走路反而容易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


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任务”要完成,如果前一阶段完成得不好,自然就会影响下一阶段的“进度”。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别过于呵护你的孩子, 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该爬就爬,该走就走 ,别担心把家里搞乱,别担心衣服搞脏,也别担心会磕磕绊绊,你不放手,孩子怎么有勇气跨出下一步呢?





想了解具体的大运动发展指标,请点击 《0-18个月宝宝大运动发展指标有哪些?怎样帮助宝宝达标?》





除了这些基本的大运动,骑车、游泳等运动技能也是一样, 大原则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多尝试


记得第一次带乐乐游泳,她超级怕下水。龙珠是个耐心的爸爸,每周游泳都会带着她,现在的乐乐已经喜欢上这项运动啦。





说完大运动,我们再来聊聊让很多妈妈头疼的“吃饭”问题。


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嚼不烂,把食物做得过于精细,导致宝宝的咀嚼能力得不到有效地锻炼 ,只能吃糊状的或很软的小颗粒食物。如果饭菜稍微大颗一点、硬一点,孩子就会干呕、咽不下,或自己吐出来,完全不尝试自己咀嚼。


很多妈妈看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孩子挑食、自己做的饭菜不合孩子胃口等。岂不知这有可能是孩子“咀嚼能力不足”的表现。





想了解辅食添加的具体原则, 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原则” ,get更多信息哦。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孩子不好好吃饭,大人追着喂,甚至讨价还价,满足孩子的种种不合理要求,就为求乖宝贝吃一口。


类似 这样的宠溺行为真的对孩子毫无益处。 不仅容易养成不好的用餐习惯,对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性格塑造都是极其不好的。


吃饭上餐椅, 从添加辅食就要立下这样的规矩。 如果不好好吃饭就拿走餐盘,饿着,坚决杜绝给零食,等下一顿正餐饿了自然就乖乖吃了。想一想,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了,老师还会追着给他喂饭吗?


等到孩子小手有力量握住勺子、筷子的时候,尽可能让他自己吃,别嫌弃会弄脏。 自己吃饭,是基本的生活技能,该锻炼的时候就要锻炼。

△乐乐已经学会用大人的筷子啦





大人对孩子的过度呵护,除了影响大运动发展、自理能力等技能的培养,也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


生活中,最让妈妈们崩溃的就是各种“任性娃”:一到商场就要这要那、不给玩手机就不吃饭、不给吃冰淇淋就不去幼儿园、大半夜一定要吃家里没有的零食……


家长,尤其是老人,心疼孩子,见不得孩子哭, 只要孩子一哭,马上缴械投降,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尝到了甜头,会越来越得寸进尺。


在这里,我想分享著名的心理学专家 李玫瑾教授 的一段话给大家: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不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们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到难过,会大声哭闹、打滚耍赖、或者生气不理你,但这些都是暂时的。


可是等到他12岁进入了青春期,你再对他说‘不’,他不会再简单地生气,他会和你对抗、谩骂,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因为孩子知道你爱他,他已经学会了利用你的爱来威胁你……”




这段话堪称是李教授的名言了。人们常说三岁看老, 随着孩子长大,性格的塑造会越来越有难度,但他的欲望需求却会越来越大


父母不可能有求必应,到时候看着和自己快一般高的孩子,真的是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越来越难管教。万一孩子做出什么极端的事,后悔都来不及。


因此 大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直接干脆地说“不”,不要给他试探你底线的机会


除了文中的例子,大人过度呵护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最经典的“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我冷”、“有一种吃得少叫妈妈觉得我没吃饱”。


我写出来的目的呢,就是想提醒大家,爱孩子是天性,当然没错,但是我们要把握好爱的尺度和策略,过犹不及就不好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别忘了点赞哦。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END

1

公众号又改变了推送规则啦!

如果你希望和往常一样看到“ 朵妈聊育儿

就把我们“ 设为星标 ”置顶吧

这样就能随时看到我们的最新消息了

记得多留言,多点“ 在看 ”哦。


扩展阅读:

孩子公交玩吊环,司机劝阻反被家长怼!父母的格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我天!结个婚,你咋就变成这样了呢!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哭成二百五!想让孩子打针时不哭不闹,这几招你用得到


扫码识别 | 关注朵妈

学习最新育儿理念

测评剖析育儿产品

分享亲身养娃经验

甄选各类生活好物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