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源新媒
《能源》杂志官方微信。深度关注能源经济现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能源新媒

政策解读、大咖讲坛、实地调研三步走,中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带你一起探索光伏未来

能源新媒  · 公众号  ·  · 2017-09-19 11: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9.19
T.O.D.A.Y
「光伏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能源转型加速变革。光伏发电作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在政府的政策指导和资本投资的双重推动下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光伏产业在新一轮电改、电价下调、弃光限电的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光伏产业未来又应如何更好地发展?


9月16日,由《能源》杂志主办,由阳光电源、科士达、中信博新能源、中来股份、正泰新能源支持的“中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于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光伏行业内知名企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期光伏产业的创新发展思路,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光伏行业内的深入交流,共促光伏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前夜,众多光伏企业家共赴一场“光伏夜话”,为研讨会先行预热,就领跑者基地政策和领跑者基地发展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和交流。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发电试验与检测室主任张军军指出,“领跑者”具有三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设备的领跑,二是项目的领跑,三是所在城市包括城市治理等一些特殊环境进行综合应用。


“‘领跑者’对于国内光伏发电的推动作用和意义是重大的,不仅仅是在组件和逆变器先进技术的推动上,更体现在中东部大型光伏电站应用模式和整个城市的发展结合上。”目前,第一批领跑者基地已经完成了验收,第二批八个领跑者基地正在积极地推进建设。


研讨会当日,张军军延续“光伏夜话”对大同“领跑者”基地验收与长期实证监管平台进行了更为详细的介绍。他认为,站在第三批“领跑者”基地即将评审落地的重要节点上,回过头来看今年上半年大同“领跑者”基地在验收过程中的一些有益的总结,对于第三批“领跑者”的申报和后期执行有借鉴作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发电试验与检测室主任张军军


今年1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之中,包括总规划以及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地热能5个专项规划,占能源领域“十三五”14个专项规划近一半,体现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以及中国政府践行清洁低碳的能源发展路线的决心。


在“十三五”规划下,光伏产业发展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指出,归根结底对规划要理解的就是两个大的目标:一是规划的落实,二是以市场为主导配置我们的资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


“未来五年,虽然会受到政策不确定性等问题影响,但到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面貌和新的发展环境。”陶冶对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抱持乐观态度。“光伏目标,大家都称作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更多是通过“领跑者”基地把规模化的光伏电站和上游整个产业链技术整合起来;第二条腿就是通过分布式光伏来结合完善的机制,电价改革,推进市场化的交易。”


“十三五”规划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截止到今年7月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14GW,自2015年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高的国家之后一直保持优势,光伏发电运行消纳形势也有所好转。


但不可避免地,光伏行业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可再生能源国家补贴资金缺口不断的增大、电价补贴退坡速度加快,平价上网预期越来越强以及弃光限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问题。


面对诸多挑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助理总经理兼水电与新能源部总经理李树雷认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需要光伏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多方携手联合推动产业升级。同时,还要多途径促进光伏平价上网、搭建制造端与应用端产业交流的平台。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助理总经理兼水电与新能源部总经理李树雷


对于备受关注的如何推进平价上网问题,结合领跑者基地的实际情况,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承军在“光伏夜话”上提出建议:一要发挥全产业链企业的优势,降低成本;二是政府需要对领跑者基地的土地相关手续和费用进行一定的控制和支持;三是要想办法降低电网成本。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提醒企业,不要把平价上网想的太过理想,并不是解决了平价上网问题光伏产业发展就没有障碍了。光伏人需要通过抓住电改的机遇,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寻找新的盈利的空间,更多要考虑平价之后的发展动力和盈利模式。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被称作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元年。分布式光伏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711万千瓦,是去年同期增长的3倍。受光伏补贴政策等因素影响,分布式赶装“630”更是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分布式光伏无疑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实践层面上,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存龙在研讨会上介绍了青海省光伏资源及发展现状。青海省作为太阳能资源优势显著地区,“十三五”规划重点打造海南州和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以科技创新促进光伏产业升级,并且通过光伏电站建设带动高原生态环境修复。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存龙


本次研讨会上,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伟、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彦虎、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王善良、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站总体解决总监程坤等企业代表,结合企业具体实践项目和技术经验,分享了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


此外,会上还有来自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三峡新能源、中利腾晖、隆基乐叶、山东大海新能源、晶科能源的代表进行了项目和技术分享。


研讨会次日,《能源》杂志带领十余家光伏企业实地参观了黄河公司水光互补基地和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近距离接触光伏发电站,对青海省太阳能发电发展的优势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黄河公司的水光互补技术弥补了光伏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不足,利用水电调节让光伏电力在进入电网前就达到稳定供电的上网条件。而作为光伏领域的大数据平台的百兆瓦实证基地,囊括了国内外光伏知名制造商、组件、逆变器等,涵盖国内外多种最先进的技术,其未来所产生的数据将会对整个光伏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次研讨会通过政策探讨、项目交流、技术分享以及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强化了企业间的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分析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光伏产业又将交上一份怎样的成绩单,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感谢 阳光电源、科士达、中信博新能源、中来股份、正泰新能源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名称


· END ·


点击 图片 可查看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