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注意清淡饮食”——这恐怕是最常听见的一句医嘱了。但其实,
对于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来说,过于“清淡”才是为自己的健康找麻烦。据《长江日报》报道,湖北武昌的杨婆婆吃素近30年,洗完澡不小心滑倒在地,骨折了,最后只能换人工关节,不然随时会危及生命。因为坚持吃素不沾荤腥,骨头变得像泡沫了!连央视都忍不住呼吁:别再给老人吃清淡的了!逢年过节,很多人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这个时候
清淡饮食、清理肠胃是没错的。但不要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不沾荤腥。饮食过于清淡会导致诸多问题,老年痴呆就是其中一个,到底怎么回事,且听专家正本清源说。
本文指导专家:
张弛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讲师
“清淡饮食”就是吃素?
“注意清淡饮食”——这恐怕是最常听见的一句医嘱了。
不管是手术过后、大病初愈、胃肠不好,还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医生都会告诉我们要【清淡饮食】。
一听到清淡饮食,不少人脑子里立马出现各种“如食草”般的中国式沙拉——有菜没肉,又或是水煮青菜,好点儿的也许有清蒸的蔬菜或清炒的菜。其实并非如此。
医生说的清淡饮食,绝不是只吃素、不沾荤!
我们知道,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在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只能靠食物供给的。
然而,植物细胞不但蛋白质含量少,且细胞被细胞壁紧紧包裹,所以,植物细胞蛋白质人体不易吸收。
但动物类蛋白食物含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易被吸收,这是植物类蛋白食物远不及的。
所以,
如果长期吃素,将会导致虚弱,无力、面色苍白、容易疲乏、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严重缺乏营养时甚至会造成
结石,骨质疏松,痴呆等疾病。
此外,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脂肪运输异常,
脂肪在肝脏滞留,会引起脂肪肝。
《分子生物学与演化》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指出,
连续几代吃素,甚至会导致基因突变,增加患癌症与心脏疾病的风险。
大多素食者食物来源为豆类和谷物,而其中的蛋白质会妨碍铁的吸收,缺铁会导致缺少血红蛋白,
就可能引起贫血。
由于血液的摄氧量大大减少,心肌得到的氧需求量明显不足,心脏加大工作量,使心肌耗氧量骤升,
最终心脏不堪重负从而诱发心绞痛。
真正的清淡饮食是指在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口味偏于清淡的饮食方式。一般是指“四少一多”。
油炸食品很容易造成油脂过高,而且油炸会导致营养成分流失,成人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可以用带有刻度的控油壶来控制油摄入。
除了菜里的盐,一些零食、榨菜、番茄酱等都含有盐,因此会不知不觉摄入很多盐,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不超过6克,少吃酱菜、咸蛋以及香肠等加工食品。
摄入过多糖会影响代谢功能,儿童、老人的代谢功能很弱,更应坚持低糖。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味食品,成人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
辣味在带给我们味蕾快感的同时,也让消化道备受折磨,尤其是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胃肠不好的人,或者本身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吃多辣后,容易造成消化道疾病的急性发作,轻则引起不适,重则可能引起出血。
即食物多样化。食物多样化不是只吃素,要包括尽量全面的食材,杂粮、薯类、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另外鱼类、瘦肉、鸡蛋、牛奶等都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更应该适量摄入。主食应粗细搭配,副食应荤素搭配,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全面营养。
另外,清淡饮食还包括“七分饱”,七分饱要根据每人的食量来判断,吃饭后不觉得饿,也不觉得饱,就是七分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