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日,美英同时出台了对俄新的大规模制裁措施,欧洲也将出台大规模制裁措施。美国代理常务副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宣称,这些制裁对俄将是“毁灭性的”。
这意味着乌克兰战争会继续下去,也意味着俄与美欧敌意升级,对世界局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就在乌克兰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之际,美欧同时出台更大规模对俄制裁措施。英国也加入了大规模制裁的行列。对此,美国人声称对俄将是“毁灭性”的制裁。
据俄卫星通讯社
22
日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仅在过去两年,西方国家就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
15628
项制裁,其中美国实施的制裁措施最多,高达
3500
项。
如此大规模制裁,对俄罗斯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打击。但至于说是否是毁灭性的,那可就难说了。
一是,从过去两年来的制裁来看,效果并不佳
。甚至于是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因为俄的能源和粮食这两年来还是源源不断的进入了欧洲市场。只是一部分变成了转口贸易。而美国也被曝出从俄进口能源转口卖给欧洲。而俄制的一些特殊金属产品向美欧的输出反而是增加了。
二是,
2023
年的俄的
GDP
增长达到了
3.6%
,远高于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和美国。
三是,俄国内经济运转依然是有序,并没有表现重大危机的样子
。至于一些局部的困难,连中美都存在,这是世界整体的复苏乏力问题。
四是,俄经济结构转型在加速,俄的贸易转型也在加速
。可以说已经适应了制裁和战争。
以俄目前的经济形势,以及目前的乌克兰战场形势,尽管又推出了大规模的制裁,恐怕还是难以撼动俄经济。最多也只能是给俄制造一些困难而已。
乌克兰战争已经打了
2
整年,美国坚信能够战胜俄罗斯,也誓言要支持到底。可是,近几个月来美欧在援乌问题上却出现了“难产”。
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扯皮,对乌军援已经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拜登再急也没有用。
虽然欧盟达成了一项援助
500
亿欧的协议,可还要分
4
年来支付。重要的是,支付的是什么也没说清楚,这实际上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或者说是画了一张大饼。
目前四处化缘的泽连斯基是即愤怒又无奈。新近俄罗斯不仅击败了乌军的大反攻,更是攻陷了阿夫杰耶夫卡要塞,目前显然转型进入攻击模式。
而此时,恰恰是美欧军援停供的关键时期。由于无法大量提供武器弹药,也就只能用大规模制裁来撑门面了。
也就是说,在无法提供军援而俄军又进一步获取优势的情况之下,出台制裁措施。一方面是安慰自己,另一方面似乎也是在给乌克兰打气,或者说给乌制造击败俄的胜利幻想,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怕乌克兰看不到希望而投降。
另外,也是给美欧自己找点脸面,或者说给各自的国家民众一个交待。
虽说如此,又追加了如此大规模的制裁,对俄来说也确实是严峻的考验。虽说俄目前的经济形势还算不错,可毕竟长时间的严厉制裁对俄的发展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家都要“毁灭性”了,俄罗斯自然也就必须给自己寻找出路。
在乌克兰战争之前,尽管中俄合作关系不错,可毕竟大国之间还是都各存各的心眼的。而乌克兰战争一起,那情况可就不同了。
2021
年,中俄贸易额为近
1500
亿美元,而
2
年后就就了
2500
亿美元。这表明中俄合作关系得到极大地加强。
美欧对俄的制裁越严厉,中国作为俄后盾的作用就会越明显。不仅贸易额会猛增,各领域合作也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可以为俄提供全方位的产品。而俄的优势是能源、粮食和军工产品。
然而目前增长最快的能源和粮食等并不能完全合中国的“胃口”了。
能源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关系的增强,已经变得不是那么急切了。而粮食方面,由于金砖国家以及中亚五国的合作的增强,也不是那么急切了。可以说,
中国最需要的是俄先进的军工技术合作。
要想让中国做“可靠的肩膀”,要想从中国获得急需的战略资源性产品,同样也必须拿出物有所值的东西。特别是在中国公司不断受到美欧制裁的情况之下,俄更需要拿出更大的诚意。
在美国推
500
项对俄制裁的同时,也把不同国家的近
100
家企业列为了制裁名单。其中也有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