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介绍了对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的最新分析,包括偏离度、过去一年的收益以及不同基金的策略和风格。文章通过列表形式详细展示了这些指数增强基金的数据。
文章通过列表形式展示了这些数据,并分析了不同基金的策略和风格,如易方达沪深300指增、博道沪深300指增等。
例如,有的基金增加沪深300的配置,有的则主要下沉到小微盘,还有的采用均衡偏离的策略。
几个月前,我写过一篇《
穿透 300 指增的迷雾,谁在下沉,谁在押注价值
》,通过将所有沪深300 指数增强基金的持仓按照沪深300、中证500 和中证1000、中证2000 成分股来分类汇总,可以考察不同的指增基金“规模偏离”的偏好。随后还写了一篇《
拨开 500 指增的迷雾,谁在上浮,谁在下潜
》。
这个分析思路我不知道算不算首创,但至少在其他地方没看到过,或许是我孤陋寡闻。
但至少于我而言,这个分析模式,对于研判一个指数增强基金的风格、超额来源,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所以既然中报数据披露完毕,我这次就将沪深300、中证500 和中证1000 三大指增品类的数据都更新一下。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偏离一览
首先做一个读图说明。每个指数基金我都给了四列,比如易方达沪深300 指数增强,沪深300 一列是 81.10%,代表他的股票持仓,81.10%是沪深300 的成分股,其余四列以此类推。至于过去 1 年收益,则是截至 2024年08月30日的数据。
作为标杆,300ETF(510300)同期下跌 9.75%
。
对于指数增强在规模上偏离的问题,我是持中性态度。完全不偏离固然好,但是往往超额很难实现或者规模有限,尤其是沪深300 指增;适度偏离,能够充分理由不同市值规模的轮动机会,甚至为其他因子提供更多的选股空间,未尝不可。
某种程度上,规模的偏离度,更多是一个分散化考量的因素,可以分散持有集中不同倾向的指增基金,以实现更稳健的合成效果。
下面简单聊聊过去 1 年十强我的一些观感。
易方达沪深300 指增,在一众沪深300 指增中,一向是另类的,因为其基金经理张胜记不是量化流,是主观指增,或者说人肉指增。当然今天拉了这个表才发现,易方达这只,将沪深300 的成分股卡在下限 80%左右,但也没下沉到小微盘去,
而是将剩余的资金投向了港股
,这也是其今年业绩特别好的原因。不过大多数指增的基金契约规定应该就不能投资港股,这也算易方达这只的先天优势。
在量化沪深300 指增中,
杨梦管理的博道沪深300 指增位居第一
。这是一只很经典的量化沪深300 指增,85%在沪深300,剩余的进行一定的下沉。博道还是比较分散的下沉风格,500、1000 和 2000 都有。鹏华苏俊杰、国泰君安胡崇海管理的沪深300 指增也是类似的风格。
当然,在规模偏离上,汇添富许一尊管理的那只,也是一种风格,就是除了沪深300,主要持仓都大幅下沉到中证2000,呈现一个
规模杠铃风格
。考虑到中证2000 上定价效率低,这也是一种考量。
至于本分流,大成的这只,倒是之前没关注,几乎全部聚焦在沪深300 上,但超额很不错。看来以后要多多持续关注。
在十强的基础上,再给出全表数据,以沪深300 持仓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提醒:往下拉,看完沪深300 数据后,还有对中证500 指增的分析。
沪深300指增过去一年收益十强偏离数据一览
全部数据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偏离一览
截至 8 月底的过去一年,作为对标的 500ETF(510500)下跌 18.08%。
在中证500 指增领域,“上浮”和“下沉”是两大流派。
上浮,也就是增加沪深300 的配置,比如富安达、中邮、广大、泰康这些。虽然在上半年,增加沪深300 的配置,可以轻松抛出超额,但是近期,就会因为沪深300 的拉胯,相对艰难。艰难中仍能有不错表现的,才比较值得关注。
下沉,是更常规的套路,比如老牌的汇添富的,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和他家的沪深300 指增(同为许一尊管理)类似,也是比较强劲的下沉,很少涉足中证1000,大量在中证2000 上。孙蒙管理的华夏的两只,也是类似,而且应该下沉的更厉害,很多甚至都不在中证2000 中。
在十强中,鹏华的算是一个比较中庸的风格,既有一定的上浮,也有比较均衡的下沉。
中证500指增过去一年收益十强偏离数据一览
全部数据
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偏离一览
截至 8 月 30 日的一年里,中证1000ETF(512100)下跌 23.38%,这个水平可以作为对比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