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
国务院关于《西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
《西宁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草案)公示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到2035年,西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5.8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61.6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575.3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50.5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6.21亿立方米。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对青藏高原保护和发展的支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建兰州—西宁城市群,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发展新增长极,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加强对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等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整体保护“山川峡谷、五水汇流”的自然山水格局。加强对湟水、北川河、南川河两岸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塔尔寺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突出融山、水、城为一体的雪域高原城市特色风貌。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到2035年,西宁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5.8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61.6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575.3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50.5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6.21亿立方米。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对青藏高原保护和发展的支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建兰州—西宁城市群,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发展新增长极,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加强对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等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整体保护“山川峡谷、五水汇流”的自然山水格局。加强对湟水、北川河、南川河两岸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塔尔寺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突出融山、水、城为一体的雪域高原城市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