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叔的第1447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金钱心智,张继科式选择和困境。。
分享了一个爱赌却又每次都赌错的人,即使在巅峰时期,如果利用不好现金流,缺乏金钱心智,也会一败涂地。
中秋节前,
安排一场楼市精讲,以苏州为例
,欢迎报名。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医疗说,你以前在文章里,反复提到一句话:同行不互撕。
攻击性特别强,喜欢撕别人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属于情绪管理有问题,甚至有损商业模式的。
以前的案例,基本都被推演验证了。
最近在直播带货领域,有两个顶流,一个是快手的头牌辛巴,一个是抖音的头牌三只羊。
眼瞅着,辛巴打的三只羊丢盔卸甲,只有招架之力。
而几乎所有的舆论,都站在了辛巴这一边。
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商战层面,被弄进去的小网红,假货的赔偿,一路高歌猛进。
我就再感叹,同行不互撕,在流量打法的世界里,是不是不适用?
在这里,撕得好,是能赢很多的。
但是,昨天晚上,辛巴正准备直播一亿赔付,来给对手致命一击,釜底抽薪。
结果,自己被封了。
更离谱的是,早不封,晚不封,就在晚上7:40左右封,刚好赶在8点大戏开始前。
更离谱的是,快手头部的超级大主播,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达叔说,你们医院的某个头部主任,突然开会被带走了,你们医院的管理层,一定知道原因么?
医疗说,未必知道。
达叔说,我5年前,开始做自媒体后,账号做起来了,也在某个腾讯员工自己拉的客户群里。
他们是做产业开发的,我们这批人是使用他产品的,能给他提供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群里,有几百个大V,经常有一篇文章被撸掉了,就跑进群里问腾讯的人,怎么回事?
他经常的回复是,不知道,不是我们干的,是更高级别力量干的,和我们无关。
有人就让他帮忙分析一下,一起研究下规则。
他说,研究个屁的规则,我自己有一个账号,也经常写文章,一年也被撸掉好几篇,我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你触犯到对方的利益,冒犯对方的敏感点了。
然后,对方就动用力量,提醒你一下。
为什么不建议同行互撕?
因为外人互撕,都是瞎骂几句,压根就伤不到要害,只有同行、同等级别的人,才会刀刀致命。
粉丝骂大V,能掀起什么水花?
转手就被拉黑了。
但你作为同行、同一个级别的,看一眼就能看懂对方的商业模式,运营逻辑,操作手段。
你给掀出来,让对方彻底崩溃,只会得罪一个人么?
不会。
任何一个你看到的人,但凡能做成大事,一年能赚多少个亿的生意,背后一定会有更彪悍的力量在供养。
即使早期没有,在崛起的路上,这些力量自己都会找上来。
财富和权力,本质就是美女和男人的关系。
当财富体量足够大,就如同女孩子的颜值足够高,一定会吸引足够强悍的权力,足够强大的男人来接近。
这个道理,即使放在村子里、乡镇里,也是成立的,美貌的村姑,最后都嫁给了乡镇干部,或当地流氓。
而干部和流氓,前者拥有合法的暴力,后者拥有不合法的暴力。
你看到的,都是台前人物,是一个美女去撕另外一个美女,但真正决斗的,是两个美女背后的暴力。
达叔秉持的观点是,在你没看清他人的底牌前,不要去瞎撕。
即使你在理,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因为这个世界,讲究力,而未必讲究理。
在《圣经》和各种神话故事里,也是相同的逻辑,佛祖并不是靠嘴巴说服了孙悟空去取经。
而是一巴掌,把他拍进了山里。
然后,道理才被听进去。
医疗说,还有一个关于打假的论断,你之前写:
在国内玩打假的大V,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最近有一个头部的打假人,铁头,被抓进去了,据说罪名是勒索。
达叔问,你看过财经作家吴晓波写的《激荡三十年》么?
医疗说,看过。
达叔问,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讲温州的皮带大王。
某个大领导,去温州视察,买了一根温州的皮带,开会期间,站着讲课。
讲到一半,皮带断了。
他是不是买到了假货?
是。
要不要赔偿,要不要把卖假皮带的老板抓起来?
没有。
他拎着裤子,一边乐呵呵的,一边继续讲课,还经常把这个故事,讲给北京的人听。
当成一个段子讲,当成一个励志的故事讲,一个卖假货的,没有被批判,却被当成了励志故事。
背后的逻辑,你能理解么?
如果不能,那你的脑瓜子里就只有一种颜色,没有灰色地带,没有不正确但有用的内容。
那个假皮带的故事,是什么时候的事,在哪里发生的?
1980年代,在温州的某个县。
你再研究一下,我们现在这个大公司,二把手,是不是刚好在这个时间段,负责县里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这种野蛮生长的过程,不仅没有被批判,还被宏观经济研究的世界级学者,总结出了经验:
假如卖假货,真的要全都抓起来,上海这边的拼夕夕,里面的人估计要被抓完了。
谁还敢继续做生意?
你在拼夕夕,在抖音直播里,以极其低的价格,买到貌似优质的产品,买的人和卖的人,本质是一场合谋。
买的人知道,卖的人也知道,这是双方的买卖关系。
外人不能跳进来撕。
否则,就容易乱套。
有一个经济学家,讲过特别神奇的角度,站在你的角度,它是假货,但站在更大组织的角度,就不是。
为什么?
因为,大量卖出的产品,照样是在这片土地生产的,贡献了就业,税收,GDP。
买这个产品的顾客,买不起你原价的产品,他就不是你的顾客,而另外一个人,提供的产品也就不是你的产品。
医疗问,这种为山寨辩护的逻辑,有点过分清晰脱俗,令人毛骨悚然。
达叔说,对。
他的逻辑对不对,是一回事。
你有没有听过他的角度,是另外一回事。
假如你在这个世界上,只靠一个角度生活,经常会掉进坑里,生存不下去,会影响你的生活。
你抓到一个道德制高点,爬上去,觉得自己这把稳赢。
然后,不仅没赢,人都消失了。
就比如前段时间,苏州有个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也玩了一把实名举报,然后也悻悻离开了。
清华马翔宇是整顿职场还是掀桌子。。
清华马翔宇是好人,不是好同事,苏州处理结果出炉。。
医疗说,那个被消失的小网红,是不是借助这个事,能有机会出来?
达叔说,有这个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