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还记得
小时候田野里那些
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
你还能想起它们的名字吗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1. 龙葵:
浆果和叶子都可以吃,浆果变紫色后可以直接吃,酸酸甜甜的,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必须要煮熟。
2. 曼陀罗:
野生全白花,呈筒状。蒴果直立生,有坚硬针刺。常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具有药用或观赏价值。
3. 苘(qǐng)麻:
田间特别常见,籽一爆一堆,成熟后的茎皮是制造绳索和包装用品的原料。
4. 苍耳:
有很多硬刺,小时候男生常把它粘到女生头发上,简直想哭。或许你不知道,它全株都有毒(贝壳杉烯毒苷),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
5. 小蓟:
山东俗名萋萋菜,萋字当为蓟字之转音。其根与茎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
6. 牛筋草:
根系极发达,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又为优良保土植物。
7. 泥胡菜: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花果期3-8月。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苦榔头、糯米菜。花跟小蓟很像,不仔细看分不出来。
8. 田旋花:
长得特别像喇叭花(牵牛花),但是叶子不同,它是柳叶状,喇叭花是掌状。
9.
马唐草:
杂草,跟牛筋草差不多,根蔓延成片,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叶鞘短于节间,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边缘较厚,微粗糙,茎直立或斜生,下部茎节蔓延成片,难以拔出。
10. 葎草:
又称勒草、黑草、麻葛蔓,株长1~5米,雌雄异株,通常群生,茎和叶柄上有细倒钩,碰一下就容易被划伤。
11. 稗(bài)子:
最常见的野草,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因为它跟稻子争养分。它是马牛羊的好饲料。
12. 泽漆:
又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挺好看,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
13. 地肤草:
别名扫帚菜、扫帚苗,绒球球的一大团,能适应砂质、砾质粘性多种土壤,在山林、荒地、田边、路旁均能生长。
14. 益母草:
野地里常见,但没想到它是治妇科病的良药,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
15. 车前草:
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温暖、潮湿、向阳、沙质沃土上能生长良好。和益母草一样,也是常见的中药。
16. 地黄:
著名中药,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17. 决明草:
还是中药!决明子就是它的种子!
18. 何首乌:
又是中药,而且是被神化最多的植物,差不多和人参齐名了,张果老就是吃了它的块根成仙的。
19. 马泡:
一般农村孩子都吃过吧?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鹅蛋,最小的像纽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
20. 蒺藜:
小时候的重要“武器”之一,只是不知道人家也是中药材之一,果入药能平肝明目,散风行血。
21. 旋复花:
也是中草药哦,像野菊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小时候经常把它扎成一束,很好看。
22. 小飞蓬:
不陌生吧?还是中药材!
23. 野燕麦:
又称铃铛麦,长得像燕麦,却没啥大用。
24. 蛇莓:
长得像野草莓,可人家叫蛇莓,是治毒蛇咬伤的中草药。
25. 凤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