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观世相》:当女人成为侠客 ·  4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人到60岁没有这四种病,基本可以活到90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读书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吗?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27 09:45

正文

我们常听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我们也常感慨“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对于写书的人、做书的人、读书的人来说,阅读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从更广阔的时代望出去,阅读是否还是一件迫切的、重要的事?


阅读有时,思想有时。“有时(time to)”是书评君推出的全新阅读平台,我们将借助它在线上线下推出一系列新的阅读产品与服务。昨天下午,我们在繁星戏剧村举办了“有时”的第一场线下论坛。我们请到了诸多读书届、出版届的老朋友,通过圆桌讨论的方式跟大家分享他们对阅读现状和内容创业的思考。


我们这个时代里,关于阅读与知识的最大渴求是什么?如何看待阅读在当下的意义?我们是否迎来了知识付费的时代?你愿意为知识付费、为内容付费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昨天的论坛中得到颇有启发的答案。



阅读有时,思想有时。


我们相约有时论坛,来谈阅读。但是,在此之前,我想先谈谈自我。自我的探索、发现和建设。


大家可能猜到了,我想从这两天被刷屏的一个名字谈起,范雨素,她是一个育儿嫂、一个阅读者、一个女作家,她看见这个世界,这个世道,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经验与思考,她说,我知道,我只是一个靠苦力劳作的人,不得不接受那些歧视的目光,甚至在雇主面前,会因为自己身份的卑微而不安,被一双放在面前的一次性筷子刺痛。但是,她也说,我们同样都是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有事做,有希望,能爱人,生活就是有意义的。


她读过很多书,阅读让她有力量选择离开家乡去冒险,让她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仍然相信,生活不止如此。她以坦然而朴素的方式,承受着自己的命运,同时积极地建设着自己的精神生活。


在范雨素的文字里,我们会看到一个拥有道德力量的,自由、丰盈的人。她击中了这个时代,关于她,新京报有一个评论,标题我很喜欢:我们被一个自由的灵魂惊艳到了。是的,惊艳。


自由、丰盈,这些都是读书人的词语,我们知道,这些词语,代表了一种近乎永恒的价值,它们引导着我们去想象更好的自我,更好的人生。但是,它们从来都不会是一个时代的关键词。比如说,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创新、创业或者成功,是主流。它们代表着这个社会向上的力量,也以积极的方式,引导着我们去想象更好的社会,更好的未来。我们被范雨素击中,她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捍卫尊严和自由;我们也会被一个创业者巨大的成功击中,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力量。



“有时·论坛”现场,观众在专注地聆听思考中。


我们知道,人类文化史中,关于思想和心灵、私人体验,和社会制度、国家发展,这两条线索,从来都是并行,对内在生活的探索,其严肃性和真实性,不亚于外在世界中的任何知识。


新京报书评周刊,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我们一直相信阅读的力量,在每一次版面的制作、好书的评选和一次次活动中,我们都在反复强调阅读的意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的阅读水平,标志着这个国家文明的底线。对于个人而言,读书的厚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与深度。


我们说,阅读既是私密的,又是公共的。对于个人而言,阅读塑造并开拓着他的精神家园,让人即便处于贫瘠的时代,也能获得丰盈,即便在封闭的岁月里,也有信心眺望自由,置身黑暗而看得见光明。对于社会而言,阅读是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在眼目可见的公共生活之外,构建一个更加开阔深邃的世界,凝聚社会共识与理性,激荡出希望,以及关于未来的想象。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会观察这些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当我谈起个人与社会,精神与体制,这两条人类文化发展并行的线索时,我会想起一场讨论,我们知道中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那么,当时,在人文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讨论,叫做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多人文学者担心市场的发展,会伴随人文精神的失落,让大家变得自私自利、急功近利,或者过于看重物质生活。但是,慢慢的,我们逐渐发现,商业文明绝对不是拜金主义,物质至上,恰恰相反,现代商业文明讲究个人的德性、规则、信任、节制、合作,而且非常依赖人的自由与创造能力,它本身就呼唤着一种更沉厚的人文精神。到了最近这几年,创新创业,变成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热词,有经济学家将创新与创业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


我们的论坛,就对应着文化史的两个发展线索,谈我们时代的阅读渴求,其实谈的就是我们作为人的真实处境;谈内容创业与知识付费,其实就在关注我们时代的新的发展动态,我们可能还想追问一下,这种发展,究竟可以为个人完善,提供怎样的支持与养分。


社会发展有外在线索,与之相应的,内在线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一个积极追求发展,提倡创新、创业的社会,必然同时呈现出一种不确定的氛围。所以,在创新、成功这些词之外,还有一些词,标识着我们时代的状况,比如焦虑、不安,这对身在其中的人们,提出了另外的要求。


社会日益开放与多元化,技术与平台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对自我成长与完善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积极,学习成长型社群、知识付费产品,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成为一种非常特别的经济形态。读书不仅是对读书人的嘉奖,也变成了对热于推动读书这件事的人们的嘉奖。


聚焦之一

“读书人”越来越少了吗?


左起分别为何怀宏、刘苏里、止庵、张立宪。

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强

 

一方面,我们能感受到我们的时代存在着对阅读的渴求和对知识的焦虑;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却又对什么是真正的阅读、阅读在今天有着怎样的意义充满了怀疑。


这两种张力,在嘉宾们的对谈里也表现得很明显。四位嘉宾对“阅读是否应该跟随时代改变”,以及“阅读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这两大焦点问题产生了分歧,当然,也都给出了他们各自很坦诚的思考。


 



阅读是私人的,更是公共的


时代主流是挣钱渴求和发财焦虑,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阅读渴求或知识焦虑。今天的变化超过了我们的学习能力,我们不知道怎样应对,就会有焦虑。

 

我做了二十年书店,觉得往来无白丁,出入有鸿儒,来来往往的都是买书的人。但说实话我现在很悲观,我昨天看关于马基雅维利的研究,一边看一边想,看这个还有什么用?

 

但怀疑归怀疑,我相信人还是需要启发,需要示范。关于读书的意义,一方面我赞同这是一件私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完全赞同,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你家门口才几平米的地方,大街上公共场所要比你家门口大得多。阅读帮我们思考: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能够有效地去打扫大街。因此书还是要看,看书这件事还是要说。


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外一个极端,我们经常说愚昧,大概率是说读书少或者知识少,或者觉醒得晚、没有觉醒,相比较而言读书是通向解昧的很重要的途径,是个人解惑的更重要的事。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人群中。


止庵老师讲他有读什么和不读什么的自由(见后文止庵部分)。我想说,这个自由是很虚幻的自由。今年年初不就下了书单,哪个书你不能读。阅读具有公共属性,我们通过阅读会塑造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想象,以及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对全民阅读,不抱奢望,但坚持不懈

 

知识在不断更新,但这不可怕,再爆炸再更新,它的智慧是古老的,一些根本的精神原则不会变。知识太庞大,我只能取一勺,但智慧不需要很多。

   

谈论读书吸引到的人,肯定比车展、影视少得多,这是事实,是我们的状况。书店永远要比饭店少得多。知识可以窄,但智慧的深井要尽量深。固守深井的人是极少数,但一个社会一定有这样的人。

 

读书和职业无关,其实是为了自己的修养。在大学任教这些年,包括今天的活动,我特别愿意参与,但我不抱奢望。这些活动会推进阅读,会点拨一些阅读的种子,但永远达不到大多数人都在读书的状态。很多人读完大学以后就再也不读书了。所以,我总的态度就是不抱奢望,但还要坚持。


其实真正的爱书人可能会有点孤单,能够有一些活动以书会友,让他不那么孤单,还是好的。就像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读书有时候要求学以致用,哪怕是读无用之书,还是希望能够施展自己的知识抱负,但可能就是无用,那怎么办?仍然要不愠,不生气、不烦恼,不亦君子乎。


孔子还有一句话经常被人诟病,“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句话好像很成问题,为什么不能改变呢?上智和下愚都是很少数,两端都很少,上智连孔子都不是。但中间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人是可以移的,我们大部分是中间的人或者中上的人,都可以改变自己。所以读书对我自己至少是一种修养,仍然是宝贵的。




新一代的阅读体验,现在还看不清楚


我们都是做这个行业的,有时候难免自作多情。所谓的渴求也好,焦虑也好,只是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渴求,应该焦虑,也许人家根本不渴求,不焦虑。

   

我和刘苏里老师有相同的感觉,越来越悲观。这种悲观不只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度。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阅读经验、阅读场景,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但现在的小孩不一样,我看一个小孩翻杂志,他的手会忍不住去放大图片。新一代的阅读体验或者阅读过程是没有先验的。我们大概不会知道,这样的阅读顺序或阅读体量,能达到什么效果。

 

现在90后、00后的小朋友,他们是在新的阅读场景下成长的一代,真正的纸质阅读会占他们读书很小的一部分,他们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未来会架构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我们现在是看不明白的。我们的思维,我们所经历过的渴求和焦虑,可能和他们完全不一样。


说到渴求和焦虑,止庵老师说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但止庵老师50多岁了,他以不变应万变完全可以,我们却很难要求一个15岁的人也以不变应万变。陶渊明和苏东坡两个人的时代大约差了一千年,但陶渊明穿越到苏东坡的时代大概不会有太多的吃惊,因为那个时代差别不大。如果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来到我们现在的时代,他们会有什么反应?我们不恭敬地想一下,如果说王小波还活着,如果说海子还活着,如果说张国荣还活着,张国荣现在看微博会是什么样?我觉得不可能做到像止庵老师说的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一个朝气蓬勃,生命正在怒放的年轻人来说必须要拥抱这个世界,这不是我们认为他不应该焦虑和渴求就能做得到的。



读书是自己的事,不必“与时俱进”

 

读书是自己的事,和别人没有关系。世上老说人自私,但我觉得读书这件事情可以自私一点。我读什么书,看什么书,任何人也无法指挥我。读书是一件自由的事情。

   

我也不对年轻朋友有多少担心或者预测,前人读什么书、后人读什么书,和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我觉得每个人都自己读自己的书,这个世界都好了。中国的问题是大家都不扫自己的门前雪,老管别人的瓦上霜。所以,最后这条街老干净不了。

    

我觉得读书应该是自己读自己的书,读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活到哪一天,世界上的书肯定都读不完,读不完就算了,就不读了。但何老师说的特别重要,读了这书和读了那本书不一样。我也说开卷有益,从不看书也错了,看书的人看了这一段不看那一段也非常好。我大概八十年代初就把自己一生想读的书都想好了,这之后调整不到20%,我也不想听别人说什么,我也不想跟别人说什么。我们读书,还是说太多,读太少。

    

知识焦虑很大的原因是大家太想和世界交流,太想与时俱进。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都会变,智慧不会变。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我觉得人不能跟这个世界关系太密切,步步跟着它走,最后你不知道去哪儿了。

 

聚焦之二

你愿意为知识付费吗?

   

左起分别为姚文坛、张春蔚、范致行、廖仕健,本场论坛由紫辉创投创始人郑刚主持。


我们常说,知识碎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但与此同时,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内容创业为王的时代。

 

年轻一代的精神追求、支付能力和消费习惯都已经产生了变化,互联网支付也已经日益为人接受。从这场讨论来看,知识付费正成为一种趋势。

   



做减速玻璃窗,看更远的风景

 

豆瓣做了一个新东西叫“豆瓣时间”。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不会给你带来好运,但它会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这和当时做豆瓣时间的初衷特别吻合。现在互联网很庞大,尤其在新媒体,大家对好的内容特别在意。

   

豆瓣有可爱的氛围,从工程师、产品人员到做运营的很多都是文青。豆瓣做年度书单,讨论排名第一的书是斯通纳。豆瓣上很多人都像斯通纳,有一种对内容、品味的坚持。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内容从一个人的角度,陪伴用户成长,这是特别重要的思考。豆瓣时间现在做的,是这思考的第一步。

   

最近王强老师出了一本书《书虫牛津消夏记》,里面有一个例子,说在一辆往前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我们要在其中向外看,一定要有个减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玻璃窗,它帮你减速看到外面更远的风景。我喜欢这个比喻。我们很想成为这个玻璃窗,无论是知识焦虑或者生活焦虑,你能透过这样一个玻璃窗寻找自己,向内探寻。

 


提升用户时间价值,是核心逻辑

   

十点读书是全国最大的文化类自媒体,覆盖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电台。微信公号目前有600万用户,微博有300万用户,喜马拉雅、荔枝等大概有200万用户。十点读书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体量?我们的运营思维和媒体有一些差异,我们初心是从产品角度出发的。


这个时代阅读的需求一直都在,但为什么去书店的人越来越少了?从产品角度,去书店太麻烦了。那能不能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获得阅读信息,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关注十点读书的人会发现:我们加了音频,节约大家阅读的时间,用精致的排版,给大家好的阅读体验。

   

付费是同样的逻辑。我觉得知识焦虑分成三种,一种是短期的焦虑,比如我PPT做得很丑怎么办,我表达不好怎么办,这是短期焦虑,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种是中期焦虑,我什么时候成中产,什么时候实现财富自由,这是中期焦虑;第三种是豆瓣在做的,回归到人本心的安宁。十点读书做内容付费更聚焦于短期的焦虑:能否给用户一个节约时间的可交付方案。最核心的逻辑,是我这套东西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我们希望提升你的时间价值,在这里获得收获和成长。




内容差异是表象,根本变革在购买方式


“一条”最近做了个新号,和阅读也相关,“读这本书就够了”。最早我们做视频,做中产生活方式。后来我们尝试在电商里做图书,除了卖书之外,还做了一些图书众筹。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和之前做媒体的看起来没有特别大的差别,最大差别就是电商,以前杂志上,不可能直接在杂志后面购买,现在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完成购买,这是整个媒体行业蛮大的变革。但在内容的形态下,我们今天做的内容和过去做的内容,从价值观来讲,从选题来讲,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排版不同,有了音频视频,页面会动了,这是表象上的差异。

   

知识付费我们没有太大发言权,我们没做这一块。比较个人的意见,知识付费是一个完全清晰可见的路径,它跟以前我们上培训班或者去买教材,本质上动机是一样的。只是我采用的工具有所不同。关于知识焦虑,我觉得读书或者知识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一个人的焦虑,说得更明确一点,知识不是偶像,就像很多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去赚钱,结果他发现挣钱让他更焦虑,钱越多,他的焦虑越大。试图通过购买更多知识或者获取更多的知识缓解焦虑,是不可行的。

 



  知识付费一直有,只是方式变了


去年大年初一,我们做了第一个微信公众号大唐雷音寺,一年进入微信500强,今日头条前十强,五个月的时间做了120场直播,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和大家互动。

 

我们的内容传播到底给了世界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在交互联网作业,有的段位高一些,有的段位低一些,有的段位更超级一些,有的结合一个群落去做。读书是完成自己的作业,也是找到创造的源头。正是时间的阅历和书的堆积,你才能知道那个源头是什么。关键不在于这个世界有什么样的焦虑和困惑,而是在于你能否以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

 

读书给人共鸣感,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同感和交互。今天我们在讨论知识付费,实际讨论的是出版和知识存储工具的变化。无论你是用十点读书,还是用一条,二更、豆瓣,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你打开知识的工具,打开你和这个世界、和其他世界的沟通方式。所以,这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不是困惑于知识付费不付费的问题,而是以前那种出版的方式的改变。 


除了圆桌对谈,我们还邀请了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先生,围绕着“阅读使人自由”做了主题演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书评君今天的第二条推送。


此次“有时”论坛得到了“滴滴专车”的大力支持,未来我们还将与“滴滴专车”携手,为大家奉上更多关于阅读的有益思考与探索。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整合撰文:张婷 李莎;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强;编辑:走走。欢迎朋友圈转发。



“有时·论坛”

点击图片或者“阅读原文”观看视频直播(可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