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看过一个经
济学理论,叫做
“恩格尔系数”。大概的描述是这样的:
19
世纪德国统计学家
恩格尔
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
家庭收入
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简单地说,这套理论可以用于区分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
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
食物
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换做一句网络略显矫情的话来说,
“仅仅活下去,生存下去,我已经用尽全力了!”以此作为穷人的说法。
但是,对比国际社会的现实,我是越来越怀疑这套理论。至少,现在中国人比很多富裕的国家,吃得更好,食品开支占比也在逐年减少。
按理说,按照人均
GDP
和收入,日本韩国都比中国富裕很多。他们的恩格尔指数应该也更低,既然食品相对生活成本开支不高,当然会买更多更丰富的食品。
现实不是这样的。毕竟现在是开放的世界,韩国人来中国怎么吃肉,日本人来中国怎么吃西瓜,我们是看得到的。
即使按照摄入的卡路里计算,日本
人的每日人均卡路里摄入量是
2,705
大卡
,有一个最新的数据,说已经下降到了
2600+
。食物充裕的美国人,摄入的卡路里是
3800+
。换句话说,日本人其实是平均吃不饱的,下一代的青少年身高已经有下降的趋势了。
我看到的另外一个数据,我国人均每日
蛋白质供给量为
124.6
克
,
与法国、美国
这些食品充足的
发达国家
122.6-124.3
克每天的水平接近。
但是要是计算蔬菜水果,那我们就不是一般的遥遥领先了。论及美食的丰富,食材的多样,我们都不好意思和其他国家对比。
日本韩国地处东亚,也是工业发达国家,国家富裕,国内耕地少,大量进口粮食食品,情有可原。但是,既然是进口,那当然可以加大进口的量。比如东南亚,包括我国山东一带,都可以出口大量的蔬菜瓜果
—— 至于冷链保险,这点海上距离,完全不是问题。毕竟,我们还从巴西这些地方进口牛肉。
说起来,一般的说法都是说,这些国家有农协(其实是财阀资本家),为了保护本国农民,所以减少进口,维持农产品高价。
但是不管怎么保护农民,都不应该把农产品的进口限制到这种程度。毕竟,按照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搞法,只要有钱赚,国家不限制进口,我们能够把东南亚的榴莲搬空。
—— 只要有钱赚,不怕没人干。
也就是说,食品也好,农产品贸易也好,本身并不是正常的国际贸易。它包括了复杂的操控,特别是美国,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隐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