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邻居的耳朵
耳朵终将遇见耳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保人  ·  备用锅炉算进合计出力不?有明确依据? ·  3 天前  
青海生态环境  ·  一图读懂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 ·  3 天前  
青海生态环境  ·  一图读懂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邻居的耳朵

这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邻居的耳朵  · 公众号  ·  · 2019-03-12 20:08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邻居的耳朵: 有观点的聆听

文 | 突突 声音 | 万晓利


18岁那年,我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社交恐惧症,入学大学后,上课并没有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的座位,我所在的宿舍尽管住了12个人,却没有一个人是同一班的,于是在自己班里,我几乎没交到什么朋友,每次上课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座位,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恐惧感,生怕自己会是人堆里的异类,后面我就不去上课了。


20岁,念大三,要实习了。因为整个大学时光都没怎么上过课,专业学的一塌糊涂,于是到了那个结束点,慌张无措。随同舍友们上大街去找实习工作,乱打乱撞毫无眉目,也被骗过中介费,后来和一群人去了一趟外地,准备进一个厂里混一段时间,赚点钱也好,但不记得哪个环节出了错,我们并没能进去,最后一群人和介绍人厮磨了一整个晚上,在吵吵闹闹的声音里,微凉的深夜,我悲观的觉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


再后来,我去了珠海,在父亲的张罗下,进了一家制造SIM卡的工厂做事,厂老板是我叔初中同学,也是老乡。但我了解我的父亲,他并不善于找关系,他本意想让我进厂里办公室做事,好不容易开了口,我却很执拗,我推脱那些弄电脑搞数据的活做不来,宁愿破罐破摔地去下车间。


那四个月我工作相当努力,乃至拼命,同事们偷懒不愿干的活,我一并都干,老油条们笑我傻,教导我如何可以少干活,如何拖时间拿加班费。我不置可否无暇他顾,只愿沉浸在工作里,让身体上的劳累去麻木内心里的自己。但有时上夜班到两三点,间歇休息时,和同事们一起在厂门口抽烟,大家默言不语,只有机器的嘈杂声打破夜的寂静,我仿佛间看到自己的生命正在枯萎。


21岁,我真的毕业了,在长沙找了一份活,搞网络营销。住在没有窗户的出租屋里,白天也像黑夜,那时我迷上摇滚音乐,去看橘洲音乐节,再怎么省吃俭用也只能去一天。公司名义上是所谓网络营销,实际上不过是在互联网上毫无技术含量的发小广告,我觉得了无兴致,所有的热情在毫无意义地重复且机械的动作里迅速消耗殆尽,但我依旧做了差不多两年,因为我没有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还有成长过程中的许多时刻,我总会突然性的看低自己,遇到一件事,总认为那会是过不去的坎,时常将自己囿于内心的牢笼里,安全自洽也自怨自怜。其实那样的时刻并不多,甚至只是一瞬。相反大多数情况下,我也能和人交流,上台表演,工作卖力,但那时候,我总下意识地认为一切都是灰暗的。


我把那些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无端生出的自我看轻,剪不断理还乱的负面情绪,统称为内心里的魔障,他让我们看问题的方式,总往坏处想,总是着急以悲观的论调为自己的人生去下定义。


可实际上,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


我大学里虽然没怎么上过课,窝在寝室看了上千部电影,不停地在互联网上与人交流讨论,虽然没怎么交到朋友,倒是认识了一堆网友。我写东西,给网站投稿,那些行为也同样为我积淀了今时今日从事互联网工作所需要的某部分能力,如写作,如网感,如对人们微小情绪的捕捉。


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尽管无趣,也使我学到了一些网络建站的知识,了解到一些搜索引擎优化的技巧。甚至我那段与车间的机器打了四个月交道的实习时光,其实也挺有趣,并且那段时间里我也交到了几个不错的朋友。


万晓利在歌里重复不停的唱“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六段歌词里都是四句分布,前两句描述一件或两件糟糕事情,到第三句忽然另起一行讲起了另一件很小的好事,第四句则是点题,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歌时,觉得甚是巧妙。


是的,一切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 ,也并不会像想象的那么 ,许多的山重水复其实都是内心魔障,换个角度看,或许就是一片柳暗花明的景象。


在我24岁之后的人生,我看事情的方式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还是会把以前的时光看作是灰暗的,只是把它作为当下的一个参照。每当遇到问题或是状态有所低迷时,我总会站在更长远的纬度来看,然后把生命中一切难熬的内心魔障般的东西强行前置,我强烈暗示自己,那些最阴暗最孤独最痛苦的时光是我刚毕业的时候,是我读大学甚至读高中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最负面情绪的那些都过去了,往后再也不会有比那些更如何的时光了。


然后我又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


以下文章也值得阅读(点击跳转):


悲伤是对自己无能的怜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