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啊,大家都买到回家的车票了嘛?
我一直觉得铁路界有两大奇迹。
一个是英国的HS2铁路,挖掘机一铲子下去,挖出了
英国甚至欧洲历史最大规模的考古,比如
史前人类的燧石工具,玫瑰战争的古战场。
据说考古队要在沿线一直挖到2020年,传说中的铁路到现在还没开工,
BBC官方吐槽,
慢得像蜗牛
。
14年英国人就在抗议建这条铁路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大奇迹,就是中国春运。一年一度浩浩荡荡的人口迁徙运动,有火车厢里自带的小板凳,有披星戴月的摩托大军,有跨越大半个地球长途飞行。
不管多么风尘仆仆、颠沛流离,中国人只要一到这个时刻,脑子里就只有一句话:
老子要回家过年了!
10亿人口要在40天内完成的往返旅途
一年的忙碌终于要告一段落,
只有回家,才能为来年蓄力。
英国人一直有一种理念,要尽量地去还原人的真实状态。所以他们干什么都很慢,预约很慢,邮件很慢,修铁路很慢,最重要的是,每天的tea break一定要慢悠悠地喝。
不管是天要塌了,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又打响了,
put the kettle on再说!
和中国人要回家过年的执着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其实反映了两个古老文明的共同的智慧:
因为不管是一杯热茶,还是过年回家,
我们总要有慢下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减压的出口。
今天斑马姐特地
请到了
旅居英国多年的小姐姐麦丽素,
给大家说一说风很大的
英国瓷器
。
一来这个节点非常适合拿来送礼,二来也是想给大家提提气,从慢悠悠的仪式感开始,这个年,可以过起来啦!
————————
说到英国瓷器,你一开口就肯定是——那个,那个,那个什么
Wedgewood!
这个发音叫“维橘屋”的瓷器
,在中国声名在外,俨然就是英式瓷器的海外代言人(日本人的推崇功不可没啊,有时间麦丽素可以细细说说日本人在保存推荐欧洲快死掉的精致高级老品牌奢品中出了多少力气)!一拿Wedgewood的茶杯吃茶,仿佛一下子就英国起来、高贵起来、
一口纯正的BBC英语起来了
!
Wedgewood是历史悠久没错,一八几几年做到现在也是不容易。但英国瓷器作坊众多,
Wedgewood只能算是千百家中的一家
。
英国有很多著名的瓷器工场,最有名的地区和工场叫Stoke-on-Trent,在英国这个岛的最中部,离那些传统老工业地区不远。
创出名牌来的,有好些(曾经)特别有名气的,我贴给大家看几个:
Royal Crown Derby 皇家王冠德比
Crown Staffordshire 王冠斯塔福德郡
John Aynsley & Sons 约翰·安斯利和儿子
William Lowe 威廉·罗伊
Jones & Sons Grafton 格拉夫顿的琼斯和儿子
Adderleys 阿德雷斯
这些作坊和工场,随着年岁久远,大多数都慢慢被大浪淘沙,几乎没有留下来的。仅存的几个,就是
Aynsley安斯利
和
Royal Crown Derby皇家王冠德比
,就连Crown Staffordshire市面上都基本很难再见到。
这些图片中的这一套套,看上去品相几乎是新的,
其实都是古董
。古董能保存得这么好,除了英国,这在其他很多国家都做不到。这些其中,很多家作坊早已经湮没停产,市面上也不会再有。
这些牌子,
是真正的保存英伦风范的瓷器工场
,但在中国,知道的人恐怕很少。
中国人知道的多的,是
据说
米兰达·可儿用来喝茶的皇家阿尔伯特。国内有朋友来,点名想买那个什么蝴蝶杯子。
说实在的,他家的mug茶杯太普通了,实在连精致的边都沾不上。之前一个朋友一到伦敦后就一心奔着这个杯子去,看到实物后死心了,质地颜色和手感,和淘宝上买的普通马克杯没什么不一样,何必千里迢迢背回去呢。
其实普通买个马克杯,这家不错的。William Edwards,
威廉·爱德华兹
,也是有一点历史的作坊了,设计的东西有一股
老派英伦的精致
。比如说,这次哈利王子结婚,各大品牌争相出纪念的杯子,看来看去,cheap的多,也就她家出的感觉拿在手里蛮有档次的。这次我们公司来客人,挑来选去,还是选了他家的。
威廉·爱德华兹
就着哈里和梅根的大婚
,做了一系列的马克杯,碟子,还有经典的英式下午茶杯、茶壶和咖啡杯。英国的皇家食品商店,还特地出了特别款的茶叶,用了英国的茉莉花和美国的薄荷相拼,寓意两人结好。整个系列以浅湖绿和白色为主色调,很好看,也不贵。一个马克杯大概是二十几英镑。
还有一个牌子,中国人不一定喜欢,但英国人喜欢。就手感来说,中国人可能嫌他们家的
瓷器胚子粗
。胚子虽然粗,但釉色细腻光洁,杯盘拿在手里实实在在感觉很扎足。英国人喜欢拿他们当平日厨具,随便进洗碗机,这个牌子叫
Emma Bridgewater
。
它家最有名的是纹样,选的都是
在英国人心目中有同感的主题
,比如Marmalade,Cheese之类的。Marmalade是一种发苦的橘子果酱,属于“一般人要么恨死要么爱死”的极端类别,典型英国的东西。这种纹样,在麦丽素这种中国审美看来,实在很一般,但人家在英国人心中就是有地位,伦敦专卖店都是开在Marylebone的!
秀品位的话
,英国瓷器老牌里,之前提到的那个还现存的牌子
Aynsley
,麦丽素是惊艳的。她家瓷器的
温柔羞涩感和女人味
比Wedgewood更强,品牌本身就比Wedgewood还要再上一个档次。只是近年来因为缺少更多资金投入,发展势头不如以往,有点吃老本的意思。但在伦敦的古董集市里能看到的那些八九十年代产的“安斯利”,那些小花,那绝对是优雅精细英国气,还不失手工古朴之美!
想买她家的好瓷器,要去用心逛伦敦的
古董市场
,碰巧要能找到品相几乎全新的,都不至于很贵。她家的古董瓷器,老优质、老有档次了!
这个就是麦丽素好几年前在古董市集里买到的一套Ansley茶杯茶碟,很喜欢这个小花。以当年的技术,恐怕还没有印花贴花再烧制,纯手绘的多。我喜欢这种纯手绘的感觉。手绘出来再扫描和电脑画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是有气息在里面的,还有深深浅浅。
挑古董呢,都是缘分。
买新品呢,Wedgewood是如今所剩不多的“平衡点”
,就是传承、设计、价格、质地,基本都能得到中上分。也因此非常适合备个一套平时家居使用。
实际上,“维橘屋”
和它自己以前相比,也已经辉煌不再
。八九年前麦丽素刚到伦敦不久,Wedgewood还在伦敦繁华商业区开有奥特来斯店面,在比斯特打折村也有店面,东西不少。
大约在四五年前,这两个店面就先后关门大吉了。他们负担不起日涨夜涨的租金,一度还传来这个英伦老牌倒闭破产的消息,后来好像是又被老员工集体还是谁买了去,把它从边缘拯救了回来。
哪怕是三四年前,还能看到Wedgewood在Harrod's或Selfridge这些奢品百货店地下有蛮大的展示柜,系列展示得很全。但是现在,他家连这样一个展柜都租不起了,收缩到了只有精选的几个茶杯或碟子放在奢品或中产阶级店里售卖。所谓一年不如一年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现在再要买Wedgewood的话,已经没有什么大面积的门店可选,唯一的选择是到
英国中部Wedgewood的博物馆和工场去
。但那个地方实在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火车下来坐出租开开都得要个半小时,开车从伦敦去怎么也得两三个小时单程,实在不方便。
麦丽素在不知道“安斯利”和“皇家王冠德比”以前,也一度认为“维橘屋”是最好的英国瓷器的代表。现在看看,虽然谈不上最好,但仍然可以是居家优美下午茶的
性价比之选
。
麦丽素自己大概前后买过他家四五个系列。
这个是和英国一个很著名的设计师Jasper Coran合作出的
基本白系列
,连名字都没有。麦丽素觉得这套东西
颜色纯洁,设计安详
,又不脱离当下的摩登时代,特别喜欢那个茶杯的形状。
同时代还出过
蕾丝花边款
的基本白色款碟子,好优美。
这个是和婚纱女王
Vera Wang合作的系列
,用的是法国南部尼斯附近的一个小城取的名字
Antibes
昂蒂布。麦丽素买了他家的一杯一碟和一个大盆子,真好看,用起来都能感觉到优雅。
麦丽素还喜欢这种大杯子,最初是被这个翡翠绿的生机盎然给吸引了,白底和绿底的一杯一碟,凑齐了一对。
这一套系列叫做《中国》
。
这个是后来买给朋友的,她有这个系列的茶杯茶壶。麦丽素为她凑齐了一套里面的下午茶点心碟。
《野草莓》系列
。这个点心盆子有手臂的,小小的,方方的,大概两个手掌那样大小,有一点凹下去弧度的,说是盘子,更多像盆。
实际上,Wedgewood中,麦丽素觉得最好看的就是这两个系列:《野草莓》和《甜杏》,其中
《甜杏》更淡雅
。
二选一的话,麦丽素还是倾向于《甜杏》系列,所以买了一个茶壶配了两个茶杯茶碟。
在买碟子的同时,还看到竟然《甜杏》系列里还有一个花瓶的!
这个花瓶比例适中,丰盈有线条,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实在太好看了,就一起买下来了。
麦丽素还买过下面这个《
蝴蝶盛放
》系列。
刚开始是被这个绿色的杯子碟子吸引了,特别是这个杯子,
好像穿了一条跳舞裙子
。它本来是一套四个,其中绿色和蓝色的两个,纹样不一样,但
相映成趣,凑成一对CP
,都是盛放形状,都是像穿了跳舞裙子一样的。另外两个,是含苞待放的花苞形状,同样走的是不一致的对称路线。
其实同一系列中不光茶杯好看,我觉得《蝴蝶盛放》系列里的Espresso意式咖啡杯也非常好看,仍是一蓝一绿。
最近新出的款式中,有那么三个系列,麦丽素逛街的时候一眼瞄到就觉得好看。
第一个是这个
《康然花》Floral系列
,仍旧是Jasper Conran的设计,这个花花得好大方!又干干净净的。要我买,我就买这个花型的大沙拉碗。
第二个是
《花园下午茶》Garden Tea系列
,其中最好看的不是杯子碟子,而是那一套里面的四个盆子。
要我选,我肯定会买那个黄色和那个夜空深蓝色的。黄色的那个叫《
柠檬生姜
》(英国人着凉后的标配),蓝色那个叫《
黑莓
》。
第三个其实是最实惠的,叫《
蓝鸟
》,最不贵,大众系列,实吨吨的,但是厚质。有的时候用那种
圆润厚质
的杯子,拿在手里也很舒服的,磨砂手感,有安全感。
当然,Wedgewood在英国市面上最多看到的是类似这种的婴儿蓝为底色、上附白色浮雕人形的盘子。
介绍都说这是“维橘屋”的招牌
。实际上这种类别最不值钱了,满大街都是,古董不古董,现代不现代。就算一定要买,你也买一个不是蓝色的,少见一点的。相比蓝色而言,浅绿色的少,粉色的和陶土咖啡黑色的更少。
Wedgewood里,你去看,凡是描金的、纹样繁复的,全是最贵的系列。比如这个
Florentine Turquosie 《佛罗伦萨海蓝》
,一杯一碟90磅,一个奶缸全价时都要叫到一百三。
很多人觉得买Wedgewood就要一口气买一整套,一把茶壶配两个杯子和碟子。实际上这未必是最合算的。你算算,像这样的
全新的一等品,一把茶壶基本是两三百磅
,最低最低我见到过120英镑起,杯杯碟碟加在一起,没有200多英镑根本打不下来。
当然,不能和国内比。之前麦丽素的朋友在上海扫街比价,看到那个野草莓系列,
光是个茶杯茶碟就要一千八都不止
。
窍门在于有的时候,易贝和一些专销英国瓷器的小店网站,他们会在每个系列走到末尾或节庆前后打折,这个时候
单个的买,会便宜好多
。当然这样一个个配,需要运气,也需要耐心。但是这个时代,要是没有耐心去省钱,那你只能很会赚钱才能花得愉快了对不对?
麦丽素在英国买瓷器呢,一般如果是不贵的新品,我会到一家位于肯特郡的瓷器专销网店上去买,这家迷你小店开在肯特,东西很全,名字叫
China Chap
,好像是超过35磅就免运费。
还有一个地方也不错,是实体店,就是大家在逛
Portobello market
的时候注意,在一个漆成大红色、
门口顶上挂着一把大茶壶的店的隔壁
,就有一家红色门的小店,这家店专卖各种英式瓷器和苏格兰羊绒围巾披肩,她家的瓷器比较多,有的挑,品质好,但价格可能未必比百货店便宜。
如果不计较花钱多少,那么请大家自觉去皇家第一食品商店
Fortnum & Mason的二楼
。到了那你就知道什么是专业。品牌不少,基本都是当下商业化比较厉害的大品牌,以普通二三十磅的马克杯为主,否则不好走大众市场。Wedgewood在那里有,不便宜,东西也不是很多。不过环境很值得去感受一下。
麦丽素的下一个目标,是这套碟子。她们,实际上是“维橘屋”《甜杏》系列的变种,出在《甜杏》之前,叫做
《大马士革甜杏》,好春天,一套六个
,方便请客时候用!
末尾了,给我们的作者姐姐打个小广告,
关注公众号sousoumai“最别致”
就可以找到她。麦丽素住在
伦敦十年啦。出差、旅游,走了十几二十个国家,心情好起来买买买,挑东西的眼光最别致!
最后,我预感到一定有人会说,你们崇洋媚外,中国的瓷器才最棒!
其实作为茶叶的祖宗,10个中国人就有17种喝茶姿势,我们在
>>>中国人喝茶里征集过,花样多了去了,有马友友喝红茶
就
要上一套
Wedgewood,特别有仪式感
。
蛮好的呀,千金难买我高兴嘛!
斑马姐还写过
>>>日本瓷器
、
>>>景德镇瓷器
,欢迎大家来说一说,
到底谁站在了日用瓷器的顶端,你最爱的那一套又来自哪里
?
最实操的家居技巧
百万用户真实体验 不看实物也敢买
2018空调
|
中央空调
|
风管机
新风系统1
|
新风系统2
|
呼吸宅
全屋净水
|
净水器
|
净水机
|
地暖
洗碗
机 |
垃圾处理器
|
集成灶
|
水槽
空气净化器
|
烘干机
|
吸尘器
|
吹风
机
|
洗衣机
小家电
|
护眼灯
|
智能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