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神星球
低风险高回报 投资赚钱理应如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刚刚,亮相央视!泉州花灯火了! ·  昨天  
新闻广角  ·  14000页涉肯尼迪遇刺案文件被发现 ·  昨天  
新闻广角  ·  马云新年再度现身杭州阿里园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神星球

在2025的股市中冒险,是每个天命人的必修课

财神星球  · 公众号  ·  · 2025-01-09 20:16

正文


你好大家,我是马硕。


聊聊经济和股市,好久没聊了,今天咱就聊个通透,所以文章可能会比较长。


“顺着趋势走”是私人资本的习惯,比如知道外界需求减少,那么作为私人企业就不会进行扩产,会考虑减少产量,减少投入。个人也一样,比如你感觉到经济情况不好,或者听说经济情况不好,你会选择更多储蓄,减少消费。这叫“顺周期”行为,是基于利益的趋利避害的选择。


绝大部分私人资本是只会顺周期的,让他们做逆周期的事非常难,所以为什么去年9月底一大堆开户的人,逼得券商周末都要加班,而不会在9月中以前去开户。因为9月底开户是顺周期行为,看到股市暴涨才反应过来。大部分散户都是这样,所以大部分散户很难赚钱。


企业经营是一码事,顺周期风险确实低。但金融市场的投资是另一码事,顺周期未必风险就低,至少大量历史经验和数据已经证明,大部分股民都是顺周期炒股的,而大部分股民并不赚钱,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已经值得思考一下。


一旦大家都顺周期,就会让情况更糟,甚至有些“自证预言”——原本不糟糕,没那么糟糕,甚至相对其他国家来说,经济算很好的。只是因为很多人相信“经济不好”,很多人开始谈论“通缩”,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开始更多储蓄,减少消费,企业也不进行扩产,这种行为模式的调整,就会导致经济真不好了。


就是自证预言。


政府有逆周期调节的能力,逆着周期去做。如增加财政赤字,增发国债进行国家投资,增加需求,来刺激各行各业的供给。国家可以逆着趋势走,因为国家的目标和私人资本不同,私人资本为自己盈利,国家是为整体经济。


经济问题属于社科问题,其中包含有信心和情绪因素影响,它并非完全客观。只要大部分人都相信经济有事,那就真有事。基于此,关键是如何让大家的信心恢复,其实我们官方已经通过很多手段刺激经济和金融市场了,但信心的恢复确实困难,因为有人总是唱空我们。


这几个月,美国的投行经常开所谓“闭门会”,比如大摩(摩根士丹利)之流,这些闭门会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是中性偏负面的,而他们可以用其自身影响力,把这种判断的影响力放大。所谓积毁销骨,众口铄金,这在我们课本中都学过——舆论战和认知战。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给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是A+,这个评级比美国的

AA+要的低了三个档次,这不就是做空吗?这种评级,是各路投行的重要评价因素之一,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你这么看好中国,你倒是解释一下为什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给中国的评级只有A+?所以你别看好了,这很矛盾。


A+的主权信用评级,到沙特发行美元计价的主权债,其最终的利率和美国当时的同期国债利率几乎一样,市场已经证明了,我们的主权信用水平至少和美国是一样的,但人家就是给你A+。


再说所谓的闭门会。“闭门会”通常是指在不对外公开的情况下,由特定的参与者(如投行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师、策略师等)进行的会议,这种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讨论和制定一些关键的策略和决策,然后会请一些核心客户来一起听。


大摩这种国际金融巨头,他们的闭门会当然是被认为含金量很高,通过影响他的客:什么券商,各路基金,投资机构等。这些人听了大摩的预测和分析之后,就会回去写自己的研报,就会带着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到射出去的箭那里画个靶。你觉得中国经济前景很好,但是人家大摩觉得不好,你倒是怎么解释?你比大摩还专业吗?所以你要怎么写,怎么说?


观点对不对这还比较次要,关键是大家都知道一点:就是你周围的同行都很拿他们的话当回事。一方面诉诸了权威,一方面诉诸大众。行为一致就不会太倒霉,至少免责了。大摩说中国经济不好,那么国内这些机构,别管他们真的认为中国经济是好还是不好,但至少“先认为不太好,起码有困难”这对他有利,因为他知道,别人也是这么看的。


我们要搞明白敌人是谁,不是政府不是国家,而是这些传声筒经济学家和分析师,除了极少数能拿到拨款外,大部分是脑子已经习惯这么办事了,上学的课本都是美西方出的,自己的毕业论文,多年的从业经历,用的那些工具和理论,都是美西方的,那现在自然要拿他们的话当真,责无旁贷的进行翻译和宣传工作,以体现他们的价值。


国家的政策和表达是很明确和充分,发布会和答记者问环节都说的明明白白,在刺激经济,刺激金融市场,但是那些金融机构总是受到外界影响,说一些废话。说了,还做了,股市涨上去,他们就在上面抛。


自从9月中旬A股暴涨之后,这些国际巨头针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闭门会都多了起来,基本都是在“唱空”,而且大多用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在中国区的中国首席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出来说,他们说了之后,别人就开始传。再通过控制媒体,给予流量。很多自媒体也开始传,还通俗易懂,他们影响了一个个普通人。


我昨天还看了一个闭门会的摘要,说川普要给中国加60%关税,这会影响中国GDP2个百分点;还有说中国通缩且说了不止两次。为什么我们国内很多经济学家说通缩,就是从外面来的。


外面说了,他们就来做个传声筒,他们觉得外国说的一定对,其实也没过脑子,就是直接抄。这类似新闻业,外国大媒体报道的,国内直接无脑转发,一种下意识的习惯,也是一种免责:“这不是我说的,是国际巨头说的,要是错了你别怪我”。


他们说出来之后,很多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普通人就信了,通缩什么定义不知道,美国之前多年通胀率也很低但没说通缩,但这不重要,没说就是没有。反正就知道通缩就是经济不好,这些人就被植入了观念。现在你认定通缩,你怎么看股市?只要一跌,你就想起通缩了,对啊,人家说的对,否则你怎么解释股市不好?你以为散户卖出的那点儿力量,就能让股市下跌吗?还不是那些机构干的。


股市不好还更加印证了他们的观点,因为很多人的屁股就做在股市里。舆论战,认知战是被反复证明存在,人家都纳入国家预算的东西,摆出来给你看。我知道很多人不屑一顾,说什么一有问题就赖美国,我们做直播也有一阵了,包括公众号,有很多人骂我。他们很简单,他在股市亏钱——所以我的分析都是错的;他工作不好——所以我分析的都是错的。


我建议这些人好好去网上找找俄乌战场的视频,前几天有个很火的,在2024年12月的一场战斗中,出现乌军士兵视角的近身肉搏战,你去看看战争有多残酷,很多人看到一半都关了,突然有了强烈的反战情绪,那个太真实太震撼了。我觉得这是一堂生动的课,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看看去。


美国大把大把的美元援助到乌克兰,上万项制裁给俄罗斯,难道目标就是俄罗斯?怕不是太幼稚了点。唇亡齿寒的道理不懂?美国现在的招都是冲着要命去的,并不是要钱啊。


我说这件事只想说明一个道理:美国现在使出浑身解数在冲着我们来,不打热战是因为他直接打是打不过的,所以才从俄罗斯入手,但冷战的各种招人家可是在使劲招呼,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就是美国造成的,还不止是我们,全球经济低迷,哪个没有美国一份功劳?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也不能都怪美国,我说句不中听的:股民长期以来亏钱,和中国经济好不好也没啥关系吧,以前中国GDP双位数涨的时候又如何,以前中美关系蜜月期的时候又如何?大部分就是“顺周期”的追涨杀跌,结果是有什么好果子能吃到?


我们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我们也都挺过来了。美国能做的就是搞舆论战和认知战,16亿不够可以再来16亿,给乌克兰支援都多少钱了,不在乎这点钱。现在它贸易战没赢,科技战也已经基本输掉,能做的已经不多了。那些金融资本和美国国家深度绑定的,要是美元美债崩了,他们自己也好不了,所以要唱空中国,让国内传声筒宣传忽悠中国有钱人到美国去。


可是,我们科技的突破和爆发,技术的升级迭代,物价稳定,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军事实力可见的超越美国,这不也是铁铮铮的事实吗?相比于过去的所有年份,难道现在的中国不是我们建国以来最强大的时候?是不是好像这几年都听不到所谓崩溃论了?


我们的做法并不是在舆论场上和他们对着干,因为这么干也并不好干,且容易有反效果。那些人也只是说了观点而已,如果不让他们说,他们就会说言论不自由,大众也会觉得不让他说那一定是人家说对了,人就是喜欢这种阴谋论。


我经常看B站视频,一个up主如果言辞激烈,说了一些刺激的观点,那弹幕上就会飘来四个字:“最后一期”,意思是,这个人要被封了,因为他说了不得了的事。所以这个很难管,只能忍着,管的太多是有反效果的,只能是对一些典型,确实造成危害的,有明确证据的管一管。言论自由是要承受一些伤害的。


我们的做法就是低头干好自己的事,不被他们影响。我们增加赤字,但是增加的不多;我们增发国债,但是增发的不多。美国是希望我们把赤字和国债增发提高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基本是要翻倍才行),越多越好,这些话通过投行的嘴说出来,让国内的某些经济学家分析师再一转述:你应该救房地产,你应该再增加赤字。之后,它们就就可以说:“看看中国在印钱搞大水漫灌。”如此一来,美元就更加坚挺了。汇率是相对的,只要大家都烂,就不会显得美元烂了。


其实就这几年,我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当保守,就这么保守,他们平时也会出来说我们在印钱放水,这方面谣言我都辟过很多次了,不再赘述。


不管那些人怎么忽悠,我们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进步,埋头搞自己的科技,搞制造业,搞研发,搞六代机,光刻机突破,继续拿下一个一个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并干成白菜价。我们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去走,不要听他们说什么,我们也拦不住他们说,只有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能把这些谣言消灭,而不是去封锁谣言。造谣的成本很高,而辟谣的成本极高,这不是主战场。它打它的,我打我的,要以我为准。


其实如果好好回忆一下,就可以对类似的谣言有一定的免疫能力,现在已经听不到中国崩溃论了吧,为什么?没人再信了。之前那些年,每年都有的,跟春节期间超市里的刘德华一样准时,当时我们信没信?


这就是一种锻炼,就跟疫苗一样,以前经历过这些事了,到现在就能对谣言看淡一些,无非是从崩溃论到什么通缩论,地方债论,而且以后还会有新的。其实,无论是你做到什么样,无论你做的好还是不好,总是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在职场中,无不是如此。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崩溃,就是越来越好,就是闷头努力发展自己,这是最好的反击方法。


而作为普通投资者,多把注意力多关注在资产上,谣言能影响的是市场情绪,对资产的影响微乎其微。而资产的好坏是长期涨跌的根本原因。


然后说说对一个国家来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