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岁到12岁,孩子进入青春前期,离青春期只是一步之遥。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同辈文化中的自主性与身份认同争论和冲突,同伴压力则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消极的同伴压力,会让孩子退步,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因此能否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克服内心自卑,顺利过渡到青春期,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01、青春前期儿童的同伴压力
所谓同伴压力,是当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者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体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和群体一致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他使个体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者认可的反应.
同事林的女儿读小学四年级,前几天女儿回到家来一直赌气,也不知是怎么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最近学校的课外活动比较多,外出活动回来老师都会安排孩子们写读后感,很多孩子都用手机拍下来一些照片或者景点的说明作为写作的素材,因她没有手机,所以只能用笔记录。她觉得同学们都在嘲笑他。
不得已林只好给孩子买了一部学生用的手机,可以简单拍照。没过几天,孩子回家又不开心了,说班里的同学大多数都用苹果手机,她这个手机太烂,拿不出手。林劝孩子,手机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能正常使用不影响他的学习,什么牌子的又有什么关系?
女儿大哭,说如果不能拿苹果手机,她宁可不要带手机,带一个杂牌的手机到学校,同学们都会看不起她,也不会跟她玩。
林很无奈,一方面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过分追求物质,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女儿,如她所说的那样,陷入被孤立的境地。可以说,林的女儿正在经历同伴压力的考验。
02、为什么说青春前期儿童的同伴压力问题更为严峻?
小学四、五、六年级,儿童开始步入青春前期。此阶段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的改变,接触到了更多的人和事,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变得复杂化了,这自然会促使他们产生复杂的心态,促使他们情感发展,使他们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充实,情感的稳定性、深刻性日益增强。
而青春前期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特点,使得同伴压力的问题更为严峻。
一、青春前期儿童对友谊的认识。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儿童对友谊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认为和自己一起玩的就是好朋友。
2、第二个阶段:单项帮助关系(6-9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友谊是指朋友的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是朋友。
3、第三个阶段:双向帮助关系(9-1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友谊具有相互性,即双向的帮助关系,但有“功利性“的特点。这里的”功利性“体现在儿童很容易按照自己的主观去判断对方的好坏。在学习和行为特点方面趋同性,成为他们择友的主要标准。也就是说,对自己有利的,跟自己兴趣爱好一致的,他们会认为是好朋友,反之他们就会认为不是朋友。
青春前期的孩子正处于这样的阶段。
4、第四个阶段:(约12岁以后):亲密而持久的共享关系。
这个阶段的孩子步入青春期,他们具备相当的判断能力,选择朋友的观点也相对成熟一些。
正是由于青春前期儿童择友观的不成熟性,导致同伴压力的不可预测性。即成年人用理智不能理解的趋同标准。比如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莫名被班级其他的孩子孤立,原因就是他学习好,老师都喜欢他。
二、儿童自我意识增强。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四年级的学生是最难管的阶段。但是至于为什么难管则说不清楚。其实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发挥着作用。
自我意识增强,表面上看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从心理活动的动机来看,往往是察言观色或者是随风而动。就如在课堂上凡是爱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其同桌或周围的同学极易被影响和带动,这种起哄的现象,不仅让个别带头起哄的儿童自我感觉良好,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可以随意破坏规则或违反纪律,而老师又拿他没有办法。
而这个阶段一旦自我意识发展方向有偏差,很快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或者问题儿童。比如,男孩子为了不被哥们儿笑话就要把王者荣耀打到最高分,女孩子因为小闺密们收到了”小纸条“,自己也应该尝试一下和那个临班的小男生有一个私密的约会等等。
三、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但是选择的标准却很主观。
青春前期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已经可以落落大方,少有以往那种羞怯的表现,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自信心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但是在选择的标准上,他们却表现得非常主观。
在学校里,你可以看到学习好的同学,往往愿意和学习好的同学建立伙伴关系,而经常调皮捣蛋的同学往往以往一起凑。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好坏分别被彼此贴上标签,行为端正的好孩子们,会在同伴压力的督促之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更加积极上进。而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孩子们,也会在同伴压力之下,更加的不守规则,放纵自我的行为,以此验证自己不良少年的身份。
四、自控和自律的意识开始下降。
青春前期的儿童,那些与精神文化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也开始发展起来。他们希望向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力量,试图对这个世界有一些控制。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控和自律的意识开始下降。
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班级里整体秩序很好,无故违反纪律的同学很少,相对而言,班级的整体学风就会保持得很好。相反,如果班级整体秩序很乱,调皮捣蛋的学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以往遵守纪律的同学也会被裹挟其中,影响自我的行为。
03、青春前期同伴压力的利与弊
同伴压力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积极的同伴压力使人进步。
10岁的儿子一直对阅读很不感兴趣,他宁愿抱着ipad看视频,也不喜欢拿本书来读。我曾经给他买过很多儿童读物,可是他就是不感兴趣,每次极不情愿的拿起书来翻了几页就放下。上学期,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组织了个阅读群,号召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然后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还要分享每个人的读书心得。刚开始的时候,他迫于无奈,拿起书每天读几页。可是没多久,看到别的同学分享的那么精彩,他自己也开始认真读了下去,一本几万字的小说竟然也读了下来,并且还煞有介事的跟我讨论了一下读书的收获。在那以后,他自己也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可见,积极地同伴压力可以让孩子端正自己的行为,激励自身的发展,与周围的同伴共同进步,达到共赢。
二、消极的同伴压力会让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
青春前期的孩子,同伴交往的意愿更为强列,甚至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渴望别人能够认可和喜欢自己,渴望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害怕因为自己与同伴不同而受到排挤和孤立,害怕同伴或群体不接纳自己。于是违背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顺从群体作些不正当的事情。
小明和几个朋友是经常踢球的小伙伴,一天,他们相约到小区球场踢球。小区为了迎接运动会,把球场主席台粉刷一新。看到轻闭刷得那么白,朋友们便起哄每个人都踩上一脚以作留念。小明不想这么做,可是不这么做,其余的伙伴就会嘲笑他假正经,没办法小明不得不也去踩上一脚。
同伴压力的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容易产生攀比情绪。
尤其在物质层面上,容易导致互相比较衣着,电子产品和新潮事物等等。
2、容易导致校园暴力。
校园霸凌的产生,源于强势群体优越感的增强。他们利用自己的群体优势,以强欺弱。
3、容易产生孩子的心理问题。
比如,班上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甚至孤立某个同学,其他的同学可能也会因此疏远他。而被孤立的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的情绪,这种情绪得不到很好的疏导,会导致抑郁的心理问题。
04、如何应对青春前期消极的同伴压力?
在消极的同伴压力面前,父母和老师的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每个孩子都免不了受同伴压力的影响,但是在正确的引导下,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逐渐学会兼顾团体生活和独立个性发展的技巧,他们就会从容面对同伴压力。
同时,从小正确培养孩子面对同伴压力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将来成为一个有界限,有标准,自律的人。
一、让孩子学会坚持自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去随大流,也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朋友们在一起,有些事情可以和别人认同,但有些事情必须要坚持原则,抵制诱惑。
二、教孩子学会拒绝。
很多孩子以为,拒绝同伴会损害彼此间的感情,因此,屈从于同伴压力而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需要引导孩子,委屈求全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分歧客观存在,那就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表达的时候,如果当时的情况需要,可以适当委婉一些,但态度要坚决。
三、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是减弱同伴压力问题的关键。父母要教导孩子,看重自己的优点,并且多和孩子交流,加强沟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逐渐的人,不被别人的意志所左右。
四、家长树立榜样。
我们在为孩子的迷失责怪社会和环境的时候,我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自己是一个被同伴压力牵着走的人,还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孩子看得出来也会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