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无疑是一件极其私密的事情。在各类访谈中面对记者提出关于写作的问询时,作家们总是倾向于避而不谈,理由大多可归纳为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说辞:写作发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笔触将会伸向何处——对写作过程的分解与剖析就意味着对文字的绝对掌控,而在作家们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写作,大抵而言,是一个等待文字“降临”、意义“升腾”的过程。由此,不同的作家针对这类神秘的等待给出了不同的对策。
苦修的、耿直的、自我的、佛系的、理性的......你站哪一队?
- 苦修派
特征:专注,修仙。
电影《改编剧本》剧照
只有全身心的投入与专注才能够使世界和自我达到融洽与统一。而这一状态又能进一步催生出与那些能被了解、被感知和被践行的事物更为深刻的共情。
如果你想要写出出色的作品,你就要接受并承担自己将失去或放弃很多的后果。
没有钱,也许就无法享受生活上的惬意舒适。但只要一个人还拥有尊严,这样的境况就能被忍受。没什么好慌的。
在最好的时候,写作能赐予你前所未有的恩泽。但只有你找寻它,它才会被传授予你。为此,你搜索枯肠,遍体鳞伤,形容枯槁——只有这时,它才能授恩于你。
揭示一切,不停地揭示一切,努力地揭示一切,——而后,灵感缪斯便会显现。
只要你坚持得够久,走得够远,在作品中显现的问题就会逐渐变得明晰。
写作,就绝大多数情况而言,成就于平稳的勤奋与踏实的坚持,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决心与信念,而在这之中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驶往更令人雀跃的欣喜中。
- 耿直派
特征:净说大实话。
Trouser - Word Piece | Keith Arnatt 1972–89
不成熟的诗人模仿别人的作品,成熟的诗人偷窃别人的作品。
不求回报地写作,直到有人愿意为你的作品花钱。如果三年内没有出现这么一个人,那么你就可以考虑去种田了。
无论有多少层晃眼的面纱,都要戳穿它们,直指真相——大声说出它,并将自己的终生都托付给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悲伤。
在狭小的角落里,我们仅与自己对话,于是我们爽快地交谈——大胆地,自发地,弃绝一切地——毫无虚假。
不要去设想你的作品将有一个理想的读者——或者任何读者。他/她可能的确存在,但也许正在读别人的作品。
写作就好比与一位美丽的女士共度良夜,而后她起身拿取钱包,给了我一大笔钱。
- 自我派
特征:哪儿有什么别人可言,我就是一切。
电影《登堂入室》剧照
要保持绝对的自我主义......在这方面,作家与那些优秀的科学家、画家、政治家、律师、士兵和商人一样——简而言之,与处于人类顶端的那些人一样。
对于一位作家而言,失败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写作丧失了个人风格及独到见解。
只有当所有人所拥有的想象力和智力都处于同一水平时,一个作家才有必要在乎并努力维持其受欢迎的程度。
——奥登(代表作品《奥登诗选:1927-1947》 )
写作的时候永远只想着“取悦”一个人。如果你打开窗户,企图向全世界示好,那么,简单来说,你的故事就会染上肺炎。
只有一个能自洽地做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才有足够的勇气和精力去构写文章。
如果我很“幸运”地不曾找到通往自己脑海深处的路径,那么我也就不会有任何理由写作了。
对于你的阅历、你所使用的语言、和你所习得的智识不要存有任何畏惧或羞耻之感。
有一个特定的写作风格就意味着在表达这件事情上你做得很糟糕。
- “大麻”派
特征:有如抽了大麻后“起飞”升天一样。
Hands of the Writer | August Sander 1990
只有在写作和睡觉的时候,我们才学会在身体保持静止不动的同时,任由自己从庸常生活里单调而沉闷的“理性”思考中解脱出来。
如果你打算把写作当成自己的志业,保有一点儿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带你走得更远。
故事的萌芽与展开在于将一种新奇又单纯的元素引入一个已经存在的情景或语境中。
- “佛”派
特征:佛系,痛恨“完美”,一切随缘。
电影《帕特森》剧照
在尝试构写一个想法时,你因审慎而拖延得越久,这个想法就越会被成熟地展现出来。
——瓦尔特·本雅明(代表作品《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完美主义是暴虐者的号令,是人民的敌人。它会成为你终生的束缚,使人失智。
- 极简派
特征:嗯。
Hand and Magnet Photogram | György Kepes 1939 - 40
- 理性派
特征:自制,自知。
电影《奇幻人生》剧照
要真诚地在文字中还原这个世界,你必须先从自己生命的深度去了解和经历它——重要的并非你是否爱这个世界,而是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在开启新的一天之前,先为前一天收一个干净的尾,并在这两天之间插入一段安稳踏实的睡眠。而这一切,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是无法做到的。
无论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迷陷得有多深,我们都栖居在一个有形的物质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