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实验室
这里是方可成的新闻实验室,期待与你产生化学反应!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关于新闻、媒体、科技、文艺、社会等多方面的跨界话题,有趣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王楚钦战胜张本智和夺冠! ·  15 小时前  
央视新闻  ·  原来,爬树真的有全国比赛…… ·  16 小时前  
新华社  ·  再见,纳达尔! ·  4 天前  
新华社  ·  这火炬,要“上天入海”!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实验室

凉山格斗孤儿报道中的媒体表现

新闻实验室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8-18 21:40

正文

作者/方可成

近一个月来,凉山“格斗孤儿”的新闻获得了不少关注。从梨视频7月20日的报道开始,到近日孩子们分批回家,舆论喧嚣了好几轮。对于事件本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本文的目的不是论述我对此事的观点,而是点评此事件中的媒体表现。

梨视频:报道合格

因为报道格斗孤儿,梨视频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翻看梨视频的微博,可以看到,近期无论发表什么内容,评论区几乎都被批评格斗孤儿报道的声音淹没。


然而,大骂梨视频的人,有多少真的看完了梨视频的五分钟视频《格斗孤儿:不打拳只能回老家吃洋芋》?

我怀疑很少。

如果你也没有看过这则视频,建议你先看一遍: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113425

批评梨视频的人,通常采用的说法是:梨视频多管闲事、“伪善”、“圣母”,丝毫不顾及孩子们被送回凉山之后的命运,只管把格斗描绘得悲惨、残酷,挥舞道德大棒,把好心收养孩子的格斗俱乐部抹黑成坏人。

这里面其实有两个层次:一是该不该报道,二是报道本身做得是否合格。

该不该报道?这是一个伦理问题。记录现实是记者的使命,凉山格斗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他们身上能够折射出着复杂深刻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选题,这是一个值得记录的人群,当然值得去做报道。至于报道的社会后果,当然也要考虑,但真相至上,记者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事实负责——事实报道出来之后会怎样,有太多因素是在媒体控制之外的,不应将这样的重担压到媒体身上。而且,梨视频的报道中没有就这些孤儿的未来做任何主观的评论或呼吁,更没有表达希望孩子回家吃洋芋的意愿(从标题中就可以看出),仅仅是在克制地呈现事实,从伦理上来说是合格的。

那么报道本身是否存在不真实、不客观、不平衡的问题?在梨视频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镜头前说自己不愿回家,看到了对他们回家后可能面临的贫困生活的呈现——

0:44-0:53
教练:“有些人说我不练了,我走了,我回去了。你回去能做什么?放牛还是放猪?去当要饭的呀?还是去当二流子去呢?”


3:40-4:15
记者:“你在这边需要花钱吗?”
孩子:“不需要,因为这儿什么都有。吃、住、穿,什么都有。”
记者:“这边的饮食和家里的伙食相比,哪边更好吃?”
孩子:“这边的好吃多了,有牛肉、鸡蛋,在老家的时候只有洋芋。如果我回到家里,那有可能干苦活吧,然后就打工那些的。”(画面中是孩子在喝牛奶)

4:42
孩子:“不想回去”


讽刺的是,批评梨视频的人喜欢把“他们回去就没有牛肉牛奶”挂在嘴边,然而“牛肉牛奶”其实正是梨视频的报道中提供的信息。

在五分多钟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多个场景的拍摄,多个信源接受采访,从采访上来说是扎实的。记者没有发表主观评论,事实和观点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

后来有人指责梨视频的报道存在失实——格斗孤儿到底有没有参与商演?俱乐部有没有收取出场费?这两点都已经被梨视频回应,下一个部分详细介绍。

当然,看完这则视频,依然有一些困惑:俱乐部的“收养”到底是通过什么手续做的?(视频中提到是民政局送来的,但是通过的是什么法规框架?)视频中的商业演出究竟是怎么回事?俱乐部究竟有没有利用未成年人牟利?(只有含糊其辞的采访,没有更深的调查和证据呈现。)

当然,短视频这种表现形式有其局限,上述问题也许不是一则短视频报道就可以回答的。仅就这则报道而言,在业务操作上是合格的。

王志安的“局面”:不合格

梨视频的报道上线后,不少媒体都进行了跟进,提供了新的信息和视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志安及其“局面”(由《新京报》和腾讯合作出品)做的一系列“反转”报道,这一系列报道也是将批评的声音引向梨视频的关键。

“反转新闻”虽然看上去已经很常见,但是要推翻一则之前的合格报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需要做更深入的调查,掌握更多的关键信息。王志安的报道,在包装上卯足了劲,但其内核却是虚弱乃至失实的。

他的报道大致试图在以下几点上进行反转——

第一,梨视频报道中的笼中格斗画面,是“表演赛”而不是“商业比赛”,是“纯粹的公益活动”,“整个活动也没有任何收入”,“活动的主题是让孩子远离暴力”。

但正如梨视频在回应中所言,视频中本来就已经说明这是“表演赛”。至于是否商业?梨视频在回应中展示了万达、成都商报发布的宣传材料,说明这场演出的商业性质。此外,活动宣传材料中“从未出现所谓的‘反暴力家庭亲子活动’的影子。”

谁主张,谁举证。要想反转一则新闻,必须拿出过硬的证据。王志安想要证明这场比赛没有商业性质,主题是“远离暴力”,那么他就需要拿出过硬的证据。然而他的调查是怎么做的?——“我们采访了当天参加‘比赛’的孩子,接受梨视频采访的教练,也包括俱乐部的老板恩波。”

很难想象经验丰富的调查记者王志安,竟会认为这样的采访就是足够的“调查”了。他采访的全是俱乐部方面,没有任何物证或第三方证言,单凭俱乐部老板、教练和不愿回家的孩子们的口述(他们都有充分的理由不说实话),就能自信地说出“事情的原委大致是这样的”?

这样的调查不合格。

第二,王志安试图说明,孩子们参赛并没有收入。他给出的说法是:“教练解释说,恩波格斗不光有少年组,还有成年组,少年组现在有37名队员,成年组有40多人。成年组的队员,早就开始参加各类正式商业格斗比赛了……但是,在恩波俱乐部,无论教练还是恩波,平时都习惯称呼队员们‘小孩’,无论是成年组的还是少年组的队员,毕竟现在成年组的队员,年龄也都只有二十岁左右,也都是在俱乐部,从真正的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梨视频里接受采访的这位教练,是成年组队员的拳击教练,并不参与未成年组的管理和训练,更不用说安排比赛和管理奖金了。这位教练当时和记者是在谈论成年组的‘小孩’,或许是记者的理解有误,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参加比赛。”

简单来说,王志安调查的结果是:成年组有收入,少年组没有收入,而接受梨视频采访的教练因为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把成年组也称为“小孩”,让人错以为少年组也有收入。

然而,这样的反转也很轻易地就被梨视频公布的采访片段击碎了——“王教练面对提问,两次确认‘大孩子和小孩子都有出场费’。需要指出的是,选择成人组教练王舟受访,是在该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进行的。”



王志安的“反转”报道中,采访最多的是格斗孤儿。让孩子发声,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些采访除了渲染情感,并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新信息。播放再多孩子痛哭的画面,也无法反转任何事实。

此外,王志安的报道中事实和评论不分。合格的调查报道应该是克制的,但王志安发表了大量主观评论,乃至直白的中学作文结尾式抒情:“我们作为采访者,也由衷为他高兴。希望他的理想,也包括和他一起冲向灿烂目标的那些大凉山的彝族少年,不要因为这场舆论的纷扰,而戛然而止。”

王志安评论中暗含的逻辑是:孩子回凉山永远贫穷,除了格斗无任何其他前途。这样的逻辑是否成立,很难说。他也没有拷问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没有追问真正该为孩子负责的人,只是简单地将网民的情绪引导到梨视频的报道上去,让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在悲情化的氛围中失焦。

总结一下:调查不到位,提供的“新事实”经不起考验,掺杂评论抒情,煽情过分,作为调查报道来说不合格。

新闻哥及一些其他评论:很糟糕

王志安的报道播出后,对梨视频口诛笔伐的不仅有网民,也有社交媒体上的大号。

最典型的是天然具备流量优势的腾讯“新闻哥”出品的《恭喜圣母,你们堵死了“格斗孤儿”唯一的生路》一文。

首先要说明的是,虽然叫“新闻哥”,但是这个栏目生产的并非新闻,而是评论。它采用的是嬉笑怒骂的网文风格,一度很受追捧。这样的风格有点像西方的深夜脱口秀节目,可以在搞笑逗乐之间表现鲜明的立场。

但《恭喜圣母》一文,以评论的标准来看,依然糟糕。

写评论无非是摆事实、讲道理。这篇文章摆出的事实完全来自“局面”节目,对该节目之外的事实视而不见。像这样的句子——“提到这些,恩波落泪了。面对质疑的时候,他能从容解释,提到孩子们的时候,只剩下无奈”——也是在延续“局面”的煽情风格。对了,还记得“局面”是谁出品的吗?

这篇文章也没有好好讲道理。从标题就给自己制造一个假想敌,扣上一个“圣母”的帽子,捏造出一个“沉浸在救世主的角色里膜拜自己”的形象。作者声称“可是总有好事者要毁掉他们的未来”,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好事者”是谁。

另一篇在我的朋友圈里出现较多的评论来自搜狐“三条”,标题是《悲哀结局:格斗孤儿含泪遭遣返》(https://3g.k.sohu.com/t/n218850825)。在这篇评论中,作者“江玉楼”编造了一个说法,称恩波武校是“创新的社会企业”。我不知道评论作者掌握了哪些关键事实,得以判断恩波武校的性质。

写评论虽然是发表主观看法,但也要讲究事实依据和逻辑链条,而不是随便开开脑洞就行了。

财新:有益的后续报道

最后点评一下财新8月12日的报道《争议“格斗孤儿” 儿童福利体系不完善问题凸显》。

在一个健康的媒体生态中,各媒体的报道是彼此呼应的。梨视频的报道只是媒体对这件事情关注的第一件作品,短视频的形式也有其局限性,它无法解答所有问题。后续报道应该拷问背后更深层的问题,财新的报道做到的就是这一点。

在报道中,财新综合了来自多方的信息,既有一手采访,也有引用很多其他媒体的报道(而不是像新闻哥一样仅仅依赖于一个信源的说法)。

对于恩波俱乐部是否涉嫌违法,财新也通过引用法条和采访专家,提供了较为专业的解读。

更重要的是,财新提供了凉山贫困和高“失依率”的背景,指出了“儿童福利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这才是真问题,也是改善凉山孩子境遇的根本问题。怪罪报道弊病的媒体显然是选错了焦点。

凉山格斗孤儿报道集中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传播特点:最初的报道者和后来的主要跟进者,都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来呈现内容;嬉笑怒骂的评论性网文起到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网民的情绪容易被一些媒体设置的议程所影响(当然,这些议程本身就是迎合网民情绪的,二者互相放大);真正提供靠谱深度跟进报道的,还是传统机构媒体。

不过,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之下,新闻报道和评论写作的内核并没有变。一则报道是扎实还是飘忽,是克制还是煽情;一篇评论是否尽量选取了最优质的事实,是否展现了严密的逻辑链条,这些都仍然是判断内容质量的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