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学人,市场经济的坚定代言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学人

在凌晨四点的北上广深背后穿行的,是中产们的精神危机

中国经济学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1-10 19: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谚语,在中国人这里似乎已经不适用了。


在中国,一天的开始与结束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起来: 凌晨一点,位于北京的望京SOHO仍然有不少楼层亮着灯, 上班族的工作时间还远远没有结束;凌晨两点,在上海金融中心陆家嘴附近的便利店中,仍然可以看见加班至深夜的白领,草草填饱肚子之后,又要回写字楼继续昨天未完成的项目;凌晨三点,在深圳南山的KFC里,还有带着电脑在激烈讨论工作的创业团队们;凌晨四点,广州珠江新城的道路边上,还依稀可以看到刚刚结束加班、正在打车的疲惫身影……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通过一个城市的寂静与喧嚣,来判断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生活节奏和状态。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这凌晨与黎明的模糊边界中穿行的,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危机。


年度关键词:油腻


2017年转眼进入尾声。如果要评选2017年度的关键词,那么“油腻”一定能排进前十。作家冯唐通过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黑了中年人一把。如果你对一个人的形容是“油腻”,那么差不多就是给这个人的形象判了死刑。而 在“油腻”一词大热的背后,是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恐慌。


在知乎上,“一个男人活到中年,怎么样才能不变得既油腻又猥琐?”这个问题的回答有500多个,我们且不论答案有诸多精彩,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中年人走向油腻的背后,是中年以及即将步入中年的新中产群体所面临的恐慌——他们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拼命的学习和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但现实却不得不让他们低头,承认自己正在走向中年危机。


而“中年未至,危机已到”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年的新中产身上,还有那些年轻的新中产。而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创业潮”的兴起。


当我们说创业时,我们想说什么?


创业,是近几年变得火热起来的一个词。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各色创业公司兴起,以及“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带给所有创业者的信仰和希望,年轻人创业的门槛,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变低了。


如果你去一家星巴克,十桌客人中有八桌说不定就是创业者在和投资人在聊着自己的创业梦。据英国会计及咨询公司UHY International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创业公司的数量方面,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可与中国相比,中国每天诞生的新公司多达4000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在全民创业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人对社会发展的无奈和恐惧。


电影《华尔街》里的一句著名的台词:Greedy is good——贪婪是好的。最根本的人性有两面:贪婪,以及,恐惧。而在创业这件事上,原动力到底是贪婪,还是恐惧?


如果在网上搜索一下,类似“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这样的文章很多。内容无非就是:创业非常艰难,创业公司的风险系数很大,无论是自行创业还是加入创业公司,素质要求极高。但同样的,类似“节节败退的中产阶级”这样的文章也很多。而内容则是:经济并不好,房价是天文数字,还有各种各样除却经济以外的因素,促发了太多中产们的移民念头。


如果把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看,就是很明显的结果了——正是因为对未来的极大担忧,才推动大批的人投身九死一生的创业,以期辛苦七八年,安稳一辈子。


生命的宽度和广度,究竟该怎么衡量?


希望拥有幸福,这是包括动物在内所有具备意识的生命最终极的目标。但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信息传输和交流高速发展,人们能够获取更多全新的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却没办法享受到更高级的生活。这种物质与精神世界产生的落差,则是当代新中产面临焦虑和困境的主要原因。


那么,新中产的焦虑该如何解决?


近日,在《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发布会》上,新中产代言人吴晓波先生提到:“对于很多新中产来说,都在面临一个新的时刻到来, 而新的时刻也意味着新的焦虑,最终这些都落脚到‘财富如何增长’上来。


图片来源:12月5日,《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发布会现场


而《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对于财富的焦虑,使得他们开始关注理财,并将理财习惯融入生活中。据统计,82.4%的家庭,拿出三成家庭的收入用于投资或储蓄。而其中70%左右的家庭有投资股票,50%的家庭投资基金,并且80%的家庭投资多个资产组合,42%的家庭选择稳健收益类投资。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的大部分新中产家庭已经有了投资理财的意识,而且有较为理性的投资观念。


但这些远远不够。数据也说明,36.6%的家庭在投资中没有任何的回报,这意味着新中产家庭的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现场吴晓波先生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和专家做朋友,相信专家,长期地、理性地和专业机构打交道。


作为国内基金组合服务的开创者,薛掌柜则成为唯一入选《2017新中产资产配置报告》的优质案例, 也获得了 吴晓波先生现场的认可。


薛掌柜于2006年在国内成立首家基金组合研究院,最早将资产配置理论在中国实战落地。在2007年,薛掌柜推出第一代基金组合服务,并在2008年、2015年经历了两轮牛熊市洗礼,对基金组合服务进行四次迭代升级,取得了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的业绩,为投资者提供了中长期稳健收益。


(注: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是指众禄基金自2007.1.4-2016.12.31期间提供的基金组合服务实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薛掌柜是众禄基金旗下专注基金组合服务的品牌)


而正如吴晓波先生在现场评价道“怎么样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能够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然后把赚钱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这个是很重要的,人和财富,生命和宽度的意义上,可能需要重新的来考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