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晴难自控
爱生活,爱运动,爱科学,爱自控。 http://www.weizhiyong.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头最铁的年轻人,买房只买顶楼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一个内向者的中年觉醒:我终于不用“装外向”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福建没有的“福建面”,成了这座城的顶流小店?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年轻人之夜活动招募|我很好,我还要爱情吗?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倒春寒,更懂柑皮普洱的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晴难自控

互联网下的断舍离——二手物品处理

晴难自控  · 简书  ·  · 2018-10-23 22:22

正文

“断舍离”是山下英子提出的杂物整理理念,曾经走马观花读过,也的确发现生活中鸡肋的物件比比皆是,明明买的时候信心满满,觉得一定可以用的到,但买回来之后基本上都在吃灰,整理的时候,可能因为买来的时候价值不菲,或者还是会包着“可能以后还会用到”的自欺欺人的念头,放在箱子里收藏起来。这些年来,每搬动一个地方,东西总是会多一些,“断舍离”完全没有做到,无论有多少空间,也总是被各种杂物摆的满满的,每次心血来潮打扫完毕,也总是坚持不了几天就又变得一塌糊涂。整体而言,还是鸡肋的物品太多的缘故吧。

我的物品中,最多的要算各种图书,虽然书也是所有物品中闲置率最低的一类,但绝大部分书籍都没有读第二遍的价值,因此,买了回来,阅读完毕之后,也基本上就处于冷落在书架上的状态。几个书架摆完以后,再来新书要上架,旧书只好用箱子来收藏起来,有些书一手就是十几年不见天日,既没有人来借阅,也舍不得当废纸处理,没有书架摆放,也想不起来再读,甚至连买过某本书都会不记得。这么多年下来,单是放书的纸箱就用了二十多个。

书籍的处理得益于“多抓鱼”网站,这是个只有微信公众号没有电脑端网站也没有APP的、创立时间并不太久的网站。单业务发展很快,今年又得到腾讯的一笔投资,开始大张旗鼓起来,或许用不了多久,也能广为人知,但读书毕竟是越来越小众(至少看上去如此)的事情,也或许多抓鱼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收到欢迎也未可知,近来也有其他网站采取以多抓鱼的方式开始收集二手书籍,看来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多抓鱼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但是在技术上还是颇有一些门槛的。它以浮动的折扣价格从书主手中收取二手书籍,然后再以稍高一点的价格卖给需要买书的读者,书籍的价格取决于新旧、完好程度以及书籍本身的流行度和稀缺性,因此对书籍定价的算法应该是多抓鱼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一方面,什么样的书受欢迎,什么样的书应该提前收集,以及如何判断盗版书(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都是多抓鱼商业模式中值得注意和借鉴的部分。

就我而言,通过多抓鱼成功的处理掉一半以上陈旧的书籍,剩下的一半要么是盗版——有意或者无意之间,还有一些是多抓鱼不收的,自己也觉得没有太多价值,还有一少部分是确实离不开,要作为参考的,多抓鱼的眼光(算法)虽然还需要微调和改进,但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多抓鱼不收的书,我也便毫不可惜的当废品处理了。这一点,倒并不是觉得自己完全不珍惜书,不收藏喜欢的书籍,只是我想“收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得不一样了,通过多抓鱼和废品处理掉的书籍中,相当多的部分都有电子版本,而我除了少量专业书籍以外,也早已经习惯了通过亚马逊的kindle来读书了。因此,纸质的书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怀(很多书在处理的时候,的确有不舍的感情在其中),但正如山下英子所说的,在离别的时候,记得这些物品曾经带给自己的感情,学会感恩,也就足够了。而多抓鱼经过改良之后,在系统中可以看到自己卖出去的书被什么人买走,想想这么些年不见天日的书籍终于可以流动起来,还是颇觉得欣慰的。

书籍之外的杂物就多种多样,对我而言,以各种电器和电子产品为主,因为兴趣所在,这些年收入了不少东西,有佳能的单反,索尼的摄像机,世嘉的星空投影仪,微软的XBOX,飞利浦的全自动咖啡机,Wacom的电子记事本,VR,电视盒子,手机,脑部按摩仪,树莓派骨头派Arduino一众的电子电路开发板,示波器,机械手臂,攒的电脑主机和废旧的笔记本电脑,刚刚开车时出去外买的导航仪,键盘,耳机等等,都是像前面所说的,利用率很低,但本身价值不菲,有时仅仅是害怕电池出问题拿出来启动一下,充好电再收拾起来,不胜其烦,却也无可奈何;另一部分则以用不到的家具、箱包衣物和儿童玩具与儿童用品为主,也是数量众多,除了吃灰之外别无它用。

这部分二手物品主要是通过淘宝旗下的闲鱼平台处理的,很少部分通过京东旗下的拍拍出手,因为淘宝和京东各自有一键转卖的功能,可以把买到的物品直接转手到二手平台进行交易,因此根据购买途径不同转手途径也略有不同,但整体而言拍拍的用户和活跃度相比闲鱼还是差了很多,这可能也和淘宝与京东本身的体量有关吧。在二手平台出卖物品,和专业的电商卖家不同,毕竟大部分物品都已经闲置很久了,不需要急着出手,而相比较买卖一手物品而言,二手商品的买家也没有那么活跃,考虑也相对较多一些。因此,大部分时候在转手物品时我会把物品的情况描述的稍微详细一些,如果偶尔有买家提出问题也会及时更新在物品描述里,尽量减少沟通(毕竟在二手平台处理物品并非谋生的手段,只是为了减少浪费), 对于大幅度还价或者太过细致的询盘通常是很少理会的(这样说可能有失礼貌,但确实没有时间作客服,毕竟和专业卖家是不同的),因此出售的效率也并不高。但即便如此,上述物品中的大部分,在最近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也基本全部处理掉了。剩下的大多是可出可不出的。可见效率并不算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