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们年纪的增大,与后辈们的代沟近年来也有扩大的趋势,我们当中的不少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被后生认可,两代人因此也慢慢的产生了思想上的隔阂,并且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有不少父母辈的人年轻时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许多曾经有过的兴趣也许都已经被搁置许久了,现如今离开了工作岗位,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鲜事物、话题和活动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日常生活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随着人年纪增大,身体素质难免会大大不如从前,健康方面自然会有更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我们的心理变化,使一些人的性格变得孤独。
很多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
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
对于这一变化,不少人还不能立即适应。
在一些人的心理上,甚至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
在对会感到孤独的老人和并不会感到孤独的老人的调查对比分析中发现,时常感到孤独的老人患有生理疾病的几率更高,因此为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我们也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生活,赶走孤独,重回健康!
很多人在离开了职场之后,会有一种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被社会淘汰了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不对的。
我们要学会转换自己的角色,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
我们只是遵循着时间的变更年长了,不是无能。
所以不必自卑,不必沮丧,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满自信地愉快生活,笑对人生。
不要过于节俭,该享受的要享受,“第二人生”就是要过得轻松愉悦。
离开职场后,我们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可以通过看书读报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也可以试着去学习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延缓大脑的衰老。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让我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也排解了孤独。
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我们与社会的联系和自身的社会价值感。
离开职场的我们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甚至称这也是我们的“第二人生”之始,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正可自寻乐趣。
鱼虫花鸟、走亲访友、优哉游哉,身心怡然。
平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多
多参加户外运动或集体活动,如打球、跳舞、做健美操和参观学习等,不仅能锻炼身体、放松身心,而且对预防抑郁有着重要的作用。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
长期感受强烈孤独感
常常会感受到空虚、无助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