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sy1230
明德书院以传统文化、圣贤思想启迪成长智慧,帮助孩子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先养道德、后学文化、再立志向,以创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深圳远恒峰,邀您莅临“2025国 ... ·  17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内地 ... ·  17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DSV 2024年利润下跌,海运量同比增长6.6%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运力周报】最新中国主要外贸航线运力投放周报 ... ·  17 小时前  
包头新闻网  ·  今年首次!价格上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dsy1230

十句话读懂孔子的“仁”

mdsy1230  · 公众号  ·  · 2018-01-22 09:46

正文


孔子的思想归结起来,可以用一个字表示,“仁”。

在《论语》中,就有许多篇幅都谈到了仁。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仁的表述在不同的语境下是不一样的,如孔子的弟子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都曾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这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关。


不过总的来看,仁是孔子所认定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世人尤其是君子应该践行的基本理念,这是毫无疑问的。下面我们就通过十句话,来看看孔子的“仁”思想。


1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这一段话一开始是孔子对富贵的一个看法。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在孔子看来,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到,如果使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那他就不接受。求仁不难,难的是择仁、安仁,难的是面对富贵贫贱的取舍时是否依旧以仁为标准。而君子为仁,则是无时无刻不用其力,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是与仁德同在的。所以说,惟君子能在任何情况下不离开仁,在任何时候都安于仁,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君子。



2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这句话是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时,孔子的回答。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一点,已经不仅是仁了,而是圣德了。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3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孔子曾说“求仁而得仁”,仁,出于人心,而非在外之物,反诸己身就可以得到仁。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所以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



4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论语·颜渊》


这是孔子针对颜渊问仁的回答。颜渊此人本身就有很好的德行,对这样有德行的君子,孔子要求“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言语行动都合乎礼仪规范,也就是“约我以礼”。仁在人心,为仁由己。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那么如何做呢?具体来说就是四个“非礼勿”,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5


爱人。

--《论语·颜渊》


这是樊迟问仁,孔子的一个回答。“爱人”是孔子“仁”思想的主要方面,是一种大爱,是由父母而兄长而朋友而惠及众人的爱。孔子曾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学道,就会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此方能学有所用。樊迟在问仁之后,又问知,孔子说“知人”,即“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其实这也是仁,使枉者直换句话说就是化而为仁,可见知与仁是相通的。



6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在《论语》中,樊迟曾经三问仁。这是樊迟问仁孔子的另一个回答,从恭敬忠信的角度来回答。居处恭,谓平日独居的时候容貌态度端正庄严;执事敬,谓工作严肃认真;与人忠,谓为别人忠心诚意。仁者人道,是人与人相处之道,人与人相处,应该以恭敬忠信为主。夷狄也是人处之所,也应当保持这几种品德,所以说纵到外国去,也是不能废弃的。



7


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指刚强,毅指果决,木指朴质,讷指钝于言,也就是说语言不轻易出口。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样的人,仁德是不会多的。而刚毅之人自然不会有伪善的面貌,木讷之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花言巧语,有这四种品德的人自然近于仁德。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回答说,大概是“恕”吧。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了。这正是推己及人,心在仁道。



9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