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爱学申论
申论干货与刷题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省里已批复!事关淄博 ·  3 天前  
山东大众读者之家  ·  山东双预警齐发!下午开始大风降温,最低-14 ... ·  3 天前  
德州晚报  ·  最新消息传来:今晚不调了! ·  3 天前  
德州晚报  ·  鲍峰履新,德州人! ·  3 天前  
鲁中晨报  ·  刚刚,新疆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爱学申论

【跟着热点学申论】科技创新

我爱学申论  · 公众号  ·  · 2024-05-19 10:30

正文

跟着热点学申论

科技创新

我爱学申论





前言:亲爱的小伙伴们,本周我们将学习新的话题——“科技创新”,希望对同学们储备相关知识点有所帮助。


一、关于“科技创新”话题的经典表述



1、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

2、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这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对实现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4、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如果现在仍采用这种思路,不仅差距会越拉越大,还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

5、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我们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有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6、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构造、意识本质、宇宙演化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和海洋、空间等应用科学领域不断发展,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抓紧制定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这一动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7、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以提高技术含量、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尽快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抓这件事情,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8、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外国看中国的潜力所在,就是看这个。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要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同时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上的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小贴士:以上就是关于“科技创新”话题的部分表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能够为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提供基础与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帮助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关于科技创新,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我们学习呢?一起来看看吧~




二、相关新闻



标题: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中国青年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要根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创新的不同规律,分类加强制度设计,重大改革试点先行”,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擘画了发展路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为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指出了明确方向。

段落分析: 开门见山介绍文章背景,通过阐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来论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空前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群体性突破,持续涌现的引领性原创重大创新成果正日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历史与实践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会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改变与提升。由颠覆性技术与前沿技术突破所推动形成的未来产业、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函数、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带来生产力的跃迁。

段落分析: 通过阐述未来产业的发展现状,来论述现阶段全球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空前活跃时期,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日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最终将带来生产力的跃迁。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产业规模、丰富的应用场景等综合优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重大方向列入未来产业,指明了未来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站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必须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刻把握未来产业的自身特点与发展周期,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蕴藏的新机遇,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产业主导权,不断开辟新赛道、抓住新机遇,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段落分析: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需牢牢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赢得市场先机。

未来,要不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凝聚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强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围绕可能诞生科技革命重大成果的几大领域,超前布局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为原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创新奠定基石。深化落实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创新资源整合集聚、技术力量发展壮大,以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结合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灵活性,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创新生态,形成分工细化和协同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产业科技与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三是推动前瞻性基础性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建设。以新技术的场景化快速应用有效破解未来产业及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成果转化优势和对创新效率的正向牵引作用。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以先行先试的方式丰富完善未来产业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大数据中心、移动终端建设,实现网络贯通、万物互联,放大新型基础设施乘数效应,拓展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四是做好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政策供给。加大顶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打造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前沿领域紧缺人才清单,定向引进未来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提高人才引进的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综合运用财税等各种政策工具开展试点示范,对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予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引导地方政府提前培育和储备符合本地科技、产业特点的优质潜力项目,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配套,构建未来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段落分析: 通过阐述未来发展方向结束全文,即加强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前瞻性基础性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建设,做好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政策供给。

学习小贴士:本文主要讲述了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的联系,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能够为未来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抢占市场先机,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真题链接



2022年国考《申论》副省级:根据“给定资料1”,请你谈谈B公司的案例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哪些启示。

2023年北京市考《申论》: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近年来北京市在利用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方面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2014年山东省考《申论》B卷:“给定资料1”介绍了芬兰和韩国政府鼓励创新的做法。请谈谈这些做法对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021年广东省考《申论》县级:材料1中提到,“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G市加强创新驱动,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密码’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材料中“密码”的理解。

2021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陕西A卷:根据材料1,概括科技体制机制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16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陕西卷:请你根据给定资料1,总结出西安高新区促进中小微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不同模式。

2023年北京市考《申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请你围绕“在服务民生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这一话题,结合给定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2021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吉林乙卷:给定资料1提到了Q市科技项目遴选从“委派制”向“揭榜制”的转变,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学习小贴士:通过对往年申论真题的举例,会发现“科技创新”属于较为热门的考察点,题目一般会直接通过材料考察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问题。考察形式较为多变,例如根据材料总结相关启示、取得的措施与成效等。因此,通过今天的文章分享,掌握关于“科技创新”话题的相关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四、常见考察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