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
LinkedIn (领英) 创建于 2003 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4亿,每个《财富》世界 500 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4小时,从发现怀孕到生娃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全职岗位表格】新闻媒体/内容运营/影视娱乐 ... ·  3 天前  
51HR派  ·  特朗普上任首日拟退出世卫组织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电商运营 - 潮玩 ·  1 周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拼多多:大促策略运营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

6年做到麦肯锡全球合伙人,我靠的是这些

LinkedIn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7-11 19:26

正文

在别人眼里,我有“开挂”的人生。

 

2005年在美国博士毕业,加入麦肯锡,6年做到合伙人,中间生了一个娃还怀着一个娃。2015年,仨孩子,离开麦肯锡,从美国回到中国,做盖茨基金会中国的负责人。


2014年初我和先生开始做奴隶社会公众号,现在有60多万读者。2016年我以个人身份创办了一土学校,在中国践行“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个性化教育,受到很多媒体的正面报道以及很多教育专家的关注和肯定。

 

最近人物记者的一篇报道——《你看这就是女孩儿,多了不起》从一个角度很深入地讲了我的职业成长历程。

 

我在各种报道里显得是个“很明白”的人,但其实很多道理,我虽然也许一直在践行,但直到今年,在职场混了12个年头,步入不惑之年,感觉才“打通”,突然觉得这条“路径”变得特别明显, 而且人人可循。

 

其中一个想通的事情, 就是应该倒过来看世界。





为什么讲倒过来看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声音最大的、讲得最多的是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的初高中教育刷题、搞培训,步入职场后大量购买知识产品。

 

知识和技能当然很重要,但我说,这只是第零层。 真正掌握好知识和技能的人,从学校里的学霸, 到职场里“灵光” 的人,都是有方法的人。

 

一、倒过来的第一层, 是方法。

 

从小到高中毕业保送清华,我算是个学霸,没上过一天补习班。我也没见过哪个学霸,是补习班出来的。但培训机构不会告诉你这些,因为这样他们就没钱赚了。


所以有时候有家长问我孩子送一土,考试行么?我觉得其实挺好笑的,考试,无非是掌握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哪怕用最功利的眼光看一土,一帮学霸在一起做的学校,你说这会是问题么?

 

在工作里,方法就更重要了。这么多数据,这么多访谈,如何拿到“洞见”,如何根据这些洞见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有效能工作的核心。


所以很多人讲时间管理,其实更重要的是“洞见”管理。如果你的结论错了,时间管理的再好也是浪费时间。


因为它让人有效能,但有方法还不够。聪明人或者学霸很多,伤仲永也很多。在麦肯锡的时候,我从2006年开始做招聘,面试,后来十几年的时间看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成长,包括麦肯锡的和客户里的,包括很多MBA毕业生。


我发现能做出不一样的成就的人,是因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二、倒过来的第二层, 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指导你做选择。人生道路就是由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的,所以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毋需多言。

 

思维方式有很多层次,小到一句话,讲还是不讲,不是我的小事,管还是不管?大到是不是换部门,是不是辞职? 后面都是思维方式。

 

关于选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人生的一个假象是,我们有很多“选择”,有很多“中间状态”。其实不然,我们的有效选择其实只有一个。


一个例子,我有一次有一个小工作交给两个实习生去做,都不是大事,但是A把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都想到了,包括我没想到的,B按我说的完成了,也还行。


如果你是我, 等到下一次有任务的时候,你会给谁呢?会给A是吧。所以A又有了一次表现的机会,这次会是更重要的工作。


如此一次一次,A和B之间的职场成长或者上升,就会像是一个指数上升和线性上升的曲线的关系。所以如果5年后你看到A职场开挂,惊叹于她“升得快”,其实不是市井智慧里给的任何理由(有心计,讨好领导等等,请自行脑补),都是每一次选择叠加的结果。对这种情况而言,有效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全情投入。

 

与“很多选择”对应的,是纠结。纠结是最浪费能量的一件事情。面试一土家长,我们会提问:一土刚创校,会有各种困难,还可能办不下去,你怎么看?


一个家长说,没事的,我们孩子来一天赚一天,你们如果真关门了我们该赚到的都赚到了,到时候再想办法。 这么一说,我们只能录取了。

 

为什么思维方式重要?


因为它指导我们的选择,和选择之后的行动。

 

就算有方法、思维方式独到,一样达不到普世价值上的“成功”,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希特勒。

 

倒过来的第三层,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导我们对意义的探求,关于是非、对错。

 

很多工作,我们可以做的很出色,有效能,有成长,但“中年危机”该来还是会来,很多时候和“意义”有关。你会开始问“然后呢”。从这个角度说,我自己到盖茨基金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是对更深层次上人生价值的追求。

 

这里如果有什么“经验”的话,我用的一个“伎俩”,是给自己“六个月假设”。早上在洗手间对着镜子问问自己:如果我的生命只剩六个月,我还会不会做我现在做的事情?


为什么是六个月?因为不能太短,我们每天可能都会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不能以每天都有意义要求自己。但是也不能太长,太长会麻木,觉得我的日子长的很,不着急做决定。

 

如果对六个月的回答是“否”,那应该开始考虑是不是换一件事做,或者如果由于各种情况换不了,就在自己做的事情之外,加一些让自己感觉更有意义的事情。

 

价值观让我们做的事情有意义,在价值观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带来的选择,方法带来的效能才真正有价值。

 

但是,一个人,有效能、会选择、有意义、还不够,还需要的是真正的快乐。 因为如果没有快乐, 那所有的成功都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成功。

 

四、人生达到深层快乐的唯一路径,就是自我认知。

 

所以倒过来的第四层,是自我认知。

 

恐惧、自卑、害怕无法融入、害怕失败,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和这些做斗争。 这个战斗赢了,才是真正“成功”了。

 

所以看到这一步,你就会同意我说的话,其实人生只有一条道路,就是寻找自我、接纳自我、突破自我。 


平时偶尔会和三五好友聊这些话题,但我总是想,如何才能和更多的朋友聊聊这些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的感悟。人生都是指数发展的,有人一步错步步错,也有人一路顺风顺水。


如果我的感悟讲出来让一些人早一点做了正确选择,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但我实在是太忙了!还有一个顾虑是,咱不专业啊!

 

出来讲课的,大概分两类:一类是媒体人,能写会说,而且经常有大咖背书投资支持;还有一类是专业讲师,理论知识过硬,讲授经验丰富。 

 

从美国到中国、从麦肯锡到盖茨基金会,虽说过去十几年一直在一线职场,我却没有任何专业媒体经验,没有大咖背书,也不是“认证讲师”。


又忙又不专业,还揣了一肚子干货想分享,咋办?


我苦恼了好一阵子,于是后来就有了《诺言》。


《诺言》 是一场为期十二个月的旅程,也是我头一次,把我看到的世界,从外到内,系统地讲给你听。

因为不“专业”,我不提供“知识”,也不提供“答案”,更不能承诺立竿见影,马上解决你的职场问题或者人生疑惑。我可以做到的,是两个关键词:“跨界”和“实操”。


我将分享我的经验、经历、看到的世界、我的方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我在认知自我里的探索。


把我这十几年回看,看到的那条其实人人可循的隐形的路径,讲给你听,在你做了自己的功课以后,希望你能面对选择,有更理性的思考。

 

《诺言》也是一个社区,除了视频课,还会有每周一次我参与的互动,包括直播、作业点评、答疑、话题讨论,大家还有机会参与线下录课的活动。 第一次录课刚结束,这周四,7月13号晚10点,我会在社区里做小直播。

 


想进《诺言》里看看?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预售期7月31日截止。如有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你可以拿“诺言”做什么?

 

培训员工

如果有企业希望给你们的员工职场发展提供支持,比起动辄上万的培训课程,“诺言”值得考虑,我们提供团购通道,可以开发票。请复制并在浏览器中打开以下链接联系我们:https://jinshuju.net/f/AliM89。

 

增进友情

送职场伙伴、送蓝颜知己、送闺蜜送哥们儿……你爱慕的那个女生,早看不上999朵肤浅的玫瑰了,不如和一诺共渡十二个月吧。

 

找到同路

《诺言》预售第一周,有2600多人进入了社区, 很多人分享自己的巅峰时刻,个个有趣有梦,还形成了几十个群组,想和她们同行?我们都在诺言等你。






本文作者李一诺,前麦肯锡合伙人、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一土学校创始人和有马甲线的三娃妈妈。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id:nulishehui)。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图片等均来源于原作者和pixabay.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