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2019年版第五套新版人民币正式发行。新版人民币您换到了吗?
从1948年12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正式发行到如今,70年间,人民币一直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与人民生活变化,今天,小藏就带您细数人民币70年变迁简史。
这是一张第一套人民币的宣传画,这套人民币带着“军队推进到哪里,钞票就跟到哪里”的“战时性”和“过渡性”,受到了当时民众的广泛欢迎,而在此后的70年里,这种诞生在革命战火里的货币,从粗糙到精美,从硝烟到繁荣,从中国到世界,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属于它的历史舞台……
不印毛主席头像的第一套人民币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着手开展货币统一工作,酝酿筹建中央银行,将中央银行名称定为“中国人民银行”。
在第一套人民币最初的设计票面上有毛泽东的头像,但遭到了毛主席的坚决反对,他强调:“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
后来根据董必武“
票面上要反映解放区生产建设图景
”的指示,改成了反映解放区工农业生产情景的方案。
不过,董必武在1947年12月对中央的报告中就提到“这是一种暂时过渡的货币,发行必然是带有适应战争需要的性质,本位值不能定,票面太大,均与永久通用货币不适。”
于是这一套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的货币,在流通了短短几年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1953年11月3日,陈云向中央上报《关于发行新币问题的请示报告》,后来更是亲自主持了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工作,这套人民币的主题为各族人民大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题字是由董必武亲自题写的,第二套人民币上的字请了当时人民银行里书法比较好的普通职员马文蔚来写。这一字体沿用至今,仅有部分偏旁做过改动。
而马文蔚先生一直到1984年才拿到题字的润格:一笔5000元的巨款。
在第二套人民币设计定稿后,周总理亲自向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委托印刷相关事宜,中国驻苏联大使也向苏联请求“将使用于卢布上的奇异技术用于我国新币上。”
第二套人民币中,面额3元、5元、10元的钞票都是由苏联代印,被称为苏三币,而3元的人民币也仅此一例,后来再也没有发行过。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大规模撤走援华专家的同时,也中止了代印人民币工作。
但我国的技术人员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激励下,夜以继日不断钻研,终于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国产印钞机,为第三套人民币的发行打下基础。
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直到2000年7月1日才停止流通,是目前我国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这38年,见证了我国从贫困走向富强的峥嵘岁月。
这是我国第一套完全自主设计、印制的货币,在我国货币发行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主题思想为反映民族大团结。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并无大面额纸币,但后来,因为当时经济发展迅速,货币流通量大的现实原因,需要设计50、100元纸币。
时逢新中国30周年国庆,有设计人员看到国庆游行队伍的彩车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4位领袖的头像受到启发,提出100元券上放出4位领袖头像的方案。这一想法得到设计团队的集体赞同,最终确认100元券用“四伟人头像”,50元券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第四套人民币创造了我国货币历史上的诸多个“第一”,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
它背后祖国的雄山大川,正面的花团锦簇都成为了改革开放后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
毛主席“包揽”的第五套人民币
我们最为熟悉的第五套人民币票面统一采用毛主席头像,由画家刘文西执笔,绘制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设计稿。
第五套人民币的色系较之前几套明亮了很多,尤其是刚刚发行的2019版,更被调侃为“开了美颜”,颜色更为鲜亮,这离不开经济高速发展下热烈奔放的时代精神。
而我们的“国家名片”人民币,如今在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面前,还会有更多的故事要讲,有更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