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去年生日,我飞到了东京,住在下北泽区的一个阳光房里。除了绿植和原木家具,家里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母女同款的黑色球鞋,灰色的英短猫咪,白色的家电 —— 从厨房的电饭煲到洗手间里护发素瓶子都是白色,房东一定安静又爱干净,也许她是处女座。
安藤女士是花艺师。日本大地震后,她在东京的郊区建了一个抗地震和海啸的理想家。为了防止洪水的进入,一楼开的窗子很小,二楼四面是玻璃窗,可以从日出看到日落。靠在灰色沙发上晒太阳,听着爵士音乐读书,做可口的饭菜,慵懒度过一天,是对阳光的不辜负。
△ 安藤女士建造的理想家
抵达下北泽地铁站,已是晚上10点。在下午已经发给过我详细入住指南的情况下,安藤女士坚持来地铁站门口接我,"天黑,你不熟悉。" 那一刻,陌生的东京软了下来。
△ 我和安藤女士的早餐,立春前一天的「撒豆节」有吃纳豆的习俗
第二天吃早餐时,我不小心烫伤了手。 冲完凉水后,安藤女士递给我一张小纸条,"出门步行5分钟到地铁站附近,那里有药店,把纸条给店员看一下,买一支烫伤膏。" 对于一句日文不会的我,真是及时雨。上一次收到小纸条,还是2年前的桂林,也发生在民宿里。 画家席老师在纸上写下了不能错过的市井"景点"。
随后的几天,安藤女士帮我打电话预定理发店、联系采访一间面包店老板、分享她很喜欢的中华料理书。家里的两只灰色英短猫咪也和她一样好客。Sumire-chan和Ghin-san 会在入门处的楼梯口欢迎客人,而客人离别时会咬着鞋子不给走。安藤女士解释道,"Omotenashi是日本的待客之道 —— 欢迎与热情、理解和尊重。" 她调侃道,"我的猫咪是迎客猫。" △ Sumire的每一个表情都想做成表情包
每天早餐时分,顽皮的小猫崽Sumire会跳到餐桌上,嗅嗅原木托盘,好奇早餐吃什么,而慵懒的大猫Ghin会尽情独享阳光。Sumire经常跑到我的房间里,趴在日式暖脚器上休息。临行前,它用黄绿色的眼睛专注地望着我,伸出爪子轻拍我的旅行箱。
△ Sumire来我住的榻榻米屋子,在热脚器上、
离开时,我拖着箱子走过下北泽一栋栋的别墅,建筑风格迥异,好像每一栋里都住着一位逃离大都市的理想主义者。我突然想起安藤女士对邻居的描述,"下北泽住了很多艺术家。" 而她自己是很成功的花艺师。
艺术家的心一般都很柔软,看到一面白墙要刷上涂鸦,喝完的清酒,酒瓶里插上花,顿时变成可供欣赏的静物。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群聚集在一起,下北泽才格外有人情味,还没离开我已经开始怀念它的特殊气质。地铁可方便抵达,却丝毫没有紧迫感。 在东京市中心,坐在地铁站系鞋带,周围都好像按了快进键,而下北泽的慢生活好像是课间休息,温柔又让人松弛。
△ 地址:2-11-17 Kitazawa Setagaya Tokyo 東京都 世田谷区 北沢 2-11-17
或许是安藤女士的白房子让我对光与色更加敏感,走到地铁站附近,我被路边一间全白的咖啡小屋里传出的安静音乐吸引。 走进去,点了一杯美式咖啡,静静地观察主人踏遍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小物件 — 伦敦和波士顿的地铁站标示、 哈佛大学的杯子。我还在出神中,耳边传来亲切的中文,两位中国姑娘走进来。
来日本一周,我几乎没有听到过母语,马上竖起耳朵聆听, "这就是《喂喂下北泽》中提到的街区" , 她们买完咖啡后坐下,拿出了长刀研的钢笔在手帐本里记录。因为市中心很压抑,她们原本不打算来东京,却被书中"有人情味的东京"吸引而来,想迷失在街头小巷的买手店、咖啡屋里,在路边摊买一个纳豆甜甜圈和手工仙贝。 她俩的谈话更加坚定了我对下北泽的理解。
△ 涂鸦和纳豆甜甜圈,每一口都甜到心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赋予一个地方特有的气质,而一个地方也会吸引来特定的人群,下北泽是打了慢拍子的东京,而安藤女士的家则是其中的一个音符。或许,以后我不再会用一个词去概述一座城市,而是用心感受每个街区的特质,这就是我在实践的"原地旅行",在同一个城市探险。
搬走没两天,安藤女士发来信息: "Sumire在榻榻米屋里找你。" 后来,Sumire成了我画画的远程模特,也一直维系着我和安藤女士的沟通。 我把这篇稿件发给安藤女士,她回复道,"读着读着会心一笑,没想到一件我没有过多思考的小事,让你记在心上。”
或许,
待客之道就是分享日常生活,你只是做自己份内的事情,却对旅行者有着特殊的意义
。
△ Sumire参与安藤女士的花艺课
关于东京,你还想知道什么? 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你们的评论我都仔细看~
还有,经过7个月的努力,我的书稿终于写完了,正在精修中。想试读要记得留言哦(已经发过信息的朋友,我收集了信息,等准备好了『试读计划』,会联系大家,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