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药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最前线的思想火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OL中关村在线  ·  iPhone中国出货量暴跌25%,原因可能出在…… ·  昨天  
哎咆科技  ·  今年是“Win11 ... ·  2 天前  
好机友  ·  神图:你这门诊不太正经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药经理人

我,医疗硬科技投资人,期待国内"实验室经济学"兴起

E药经理人  · 公众号  ·  · 2024-01-03 20:19

正文

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已经悄然穿越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临床研发新规、医疗反腐、IPO收紧、减持新规等连续不断的暴风雨,进入了回归理性和自我修复阶段。


“生物医药行业会相对缓慢回归,而不是短期内的报复性反弹”。陕投成长基金董事总经理郭佳在接受E药经理人融媒体采访时表示。

从生物医药的研发者转型为投资人,郭佳已经管理生物医药股权投资基金超10亿元,他一直提倡运用“产学研金”四位一体化理念促进生物科技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聚焦生物技术、药品、器械等医疗硬科技,完成了20余家企业的投资。
在他眼中,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其实已经悄然穿越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临床研发新规、医疗反腐、IPO收紧、减持新规等连续不断的暴风雨,进入了回归理性和自我修复阶段,“行业不利因素陆续出清,新的利好或将接踵而至”。
对于当前的生物医药企业,郭佳建议,一定要牢记“企业的生命线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数量,检验质量的标准是临床价值和商业化”,现在的寒冬对好公司是提升管理的机会,需要平心静气、修心养性才能更好的迎接下一次高速发展。
郭佳期待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实验室经济学”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创业公司提供创新技术平台,科研院校来做发动机,政府提供政策,机构提供资金,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原始创新集群”,不仅可以破解研发内卷问题,还有助于创新药产业走上更快的车道。

陕投成长基金董事总经理 郭佳

Q:E药经理人融媒体

A:陕投成长基金董事总经理 郭佳

Q:如果对2023年拟定一个关键词,您会选择什么?

A:我觉得2023年的关键词应该是“转折”。2023年的生物医药行业和美国2000年前后类似,很多新技术陆续进入商业化,但依然经历着科技股泡沫破灭的周期,随后开启了生物科技产业稳步上升的繁荣。

Q:作为一名具备新药研发背景的投资人,在决策的关键时刻,你的投资核心理念是什么?

A“在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的基础上,选择切实可行的策略并坚持下去”是我一直尊崇的投资理念。宏观经济、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可以让企业在顺势而为中迅速崛起,前沿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口碑、渠道建设则有助于企业构建护城河,但要想城池永驻、河流不衰,人才是成功的原始动能和核心要素,企业家要在立体思维的导向下和不断失败的挫折中不断创新,坚持创造长期价值才是核心。
Q:从2018年陕投成长基金开始布局生物医药赛道至今,投资方式、方法是否有所变化?

A:近两年来,陕投成长基金的投资进度并没有因经济周期而放缓,反而比往年的效率更高。主要是因为,寒冬能创造更好的投资机会,企业估值更低,投资噪音更少,企业的发展思维更理性,也能让我们投资人更从容地分析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

陕投成长基金主要通过“技术先进性”和“产业化成熟度”两个指标将生物医药产业分割成先导阶段、萌芽阶段、初始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将不同的技术领域分布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之中,形成了一个产业图谱。那么落入前四个阶段的前沿科技公司就是我们关注的潜在标的,基于此,我们主要聚焦在细胞与基因治疗、ADC、多肽、mRNA疫苗、蛋白降解剂、微生态疗法等不同类型创新药和上游的生命科学仪器、合成生物学以及CRO领域。
在近两年的资本寒冬下,陕投成长基金的投资逻辑略有微调,一方面在细分领域上增加了医疗器械、脑科学、消费医疗、试剂耗材等方向。另外,对被投企业的发展模式向聚焦、高效、重磅炸弹、差异化创新看齐,更关注其科研能力以及质量,临床价值最大化和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潜力。
Q:陕投成长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有大量天使轮、Pre-A轮的早期项目,那么在投早、投小方面有哪些经验?

A:“投早”、“投小”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周期长,难度大,要懂团队、懂技术、懂趋势,但很多时候这些项目能够呈现的数据少之又少,就要求投资人要懂创业者,和创业者一样保持积极乐观的创业心态。

对于早期投资而言,首先要选好种子,通常是由科学家打造的一个或几个技术平台;然后再选好园丁,就是能让这颗种子吸取养分和阳光而变成商业化产品的工程师,如果再有懂管理、懂资本的专家加盟,那将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创业公司。
这也要求投资人去构建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投资家的生态系统,助力创业公司的诞生和成长,运用“产学研金”四位一体化理念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塑造更多优质公司。
Q:未来谁会继续坚定的支持医药创新?

A:未来大力支持医药创新的资金可能更多来源于产业资本、政府引导资金和长期的民营资本。将来可能会出现龙头企业、创业公司、投资机构、科研院校、地方政策相互哺育的模式,以打破零散、碎片化的创新。这种模式一般由龙头企业牵头,创业公司提供创新技术平台,科研院校来做发动机,政府提供政策,机构提供资金,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原始创新集群”,还可以破解研发内卷问题,让创新药产业走上更快的车道,这其实也是我一直期待看到的中国“实验室经济学”。

Q:对于艰难求生的创新药企而言,有哪些建议?

A:当前环境对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以史为鉴、错位调整、差异化创新、保持激情、忍受孤独,一定要牢记“企业的生命线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数量,检验质量的标准是临床价值和商业化”。

现在的寒冬对好公司是提升管理的机会,最需要平心静气、修心养性,以更好的迎接下一次高速发展。对于初创企业,要以解决临床未满足的需求为导向,“全球新”很重要但无须盲从First-in-class,做好“守正”和“创新”的平衡,尽快走向商业化。
对于创新药企,最怕的是融资不顺而资金断裂,建议大家聚焦领域并优化管线,快速拿到核心产品的临床数据,提升公司发展确定性;产品立项要瞄准全球市场,获得全球性机会;与国内外大药厂合作开发或License-out或提供研发服务,满足短期现金流的同时,分散系统性风险;或增加见效快的消费医疗板块或提供技术平台服务,以期在一两年内推出上市产品或服务,提前走向商业化;此外也要用好MAH制度带来的红利,在产业链上下游寻找恰当的合作伙伴,来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避免走弯路,开源节流,以免资产过早过重导致资金断裂。
Q:国内医药领域的并购潮是否会出现,何时会出现?你的预判标准和原因是什么?并购者和被并购者会是谁?

A:生物医药领域的并购分两种,一种是股权层面的并购,另一种是资产或管线层面的并购,国内在资产和管线层面的并购相对多,股权层面的暂时较少。

并购潮来临的拐点短期内可能会显现,主要原因有:一是生物科技企业估值大幅下调,趋近合理水平;二是不少创业公司由于资金匮乏有出售资产、管线甚至控股权的需求;三是大型药企面临增长乏力的隐忧,需要布局更多新的产品和技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传统仿制药企业需要通过并购完成资源整合和战略转型;五是IPO政策收紧和减持新规导致投资机构退出难,老股转让和并购重组成为主流的退出方式;六是地方政府急需建立产业集群和龙头培育,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整合的有效手段,以政府引导的企业间强强联合打造区域龙头的模式逐步显现。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因素会影响国内并购的规模,比如国内老牌药企资本积累相对有限、市场销售规模限制大规模的并购、管线同质化导致并购数量偏少、国际化占比不高导致外企并购意愿不强等。综合来看,国内的并购潮一定会来,但是并购交易规模对比国外会小很多。
Q:对于已经迈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企而言,接下来比拼的重点是什么?

A:随着医药行业越来越规范,市场规则越来越合理,部分迈入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企都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提振了创新药商业化的信心。但也有企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卖药难现象,这与“临床价值”、“市场空间”、“竞争饱和度”、“定价可及性”、“社会影响力”、“产能利用率”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也要求企业进一步认识到商业化并非始于药品销售的那一刻,而是从研发立项就已经开始的重要性。

同时,已经迈入商业化阶段的企业,仍可能继续面临同类靶点的竞争,比如PD-1单抗,国内已有多款产品上市,还有近百个在临床实验阶段,这就要求企业要继续投入上市后临床研究以拓展新适应症和进军国际市场,从研发角度去把控商业化要素。
另外,从商业推广角度,企业还有诸多挑战需要面对,如打通定价、支付和准入的核心关卡,建设产品渠道,做好学术推广,形成品牌效应等。企业可以通过“新媒体”和“数字化营销”实现新药信息和理念的指数级传播,协助医院医生建立临床决策,传达新药理念,通过临床治疗的真实场景去推动对产品的价值认同,帮助患者做足技术科普,理解治疗价值和治疗预期,以提升药物可及性等等。
Q:你认为行业复苏的迹象或者信号是什么?

A:生物医药行业会相对缓慢的回归,而非短期内的报复性反弹。复苏的迹象在2023年内有一些信号释放,比如在宏观层面,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4%,或给生物科技的投融资活动带来正向促进。比如在终端市场层面,医院医药市场总销售额二季度同比增长率为11.0%,零售药店市场MAT同比增长率达8.9%;医保国谈首次对创新药分层定价,兼顾兜底保障与支持创新。再比如在研发市场层面,中国出现多家创新药企业高价对外授权,比如BMS以84亿美元引进百利天恒的双抗ADC等;另外,剔除前两年疫情的推高因素,CRO/CDMO公司主营收入平均还是有所增长的,尽管这个增长没有达到高预期,但这是多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些迹象或已折射出生物医药产业开始了复苏的萌芽。

同时,生物医药行业已经悄然穿越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临床研发新规、医疗反腐、IPO收紧、减持新规等连续不断的暴风雨,正如2015年的“722事件”一样,当行业不利因素出清,新的利好或将接踵而至。

Q:2024年在医药领域比较期待哪些重大事件的发生?

A:2024年应该是“DRG/DIP支付”的大面积铺开,过度治疗、临床滥用受到遏制,具有临床价值的好品种将会更大的放量。到2025年,药价回归合理、医保腾笼换鸟、行业风清气正、过度治疗遏制,加快产业结构向“高质量”转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本文摘自《医药界·E药经理人》2023年12月刊)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