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韧
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畅销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喜欢聊聊产品、说说职场、谈谈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荣新江:悼念项楚先生——中国敦煌 ...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表与歌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韧

又黄了一款产品

唐韧  · 公众号  ·  · 2024-07-03 13:05

正文

去年我合作了一家公司,主要任务是做产品团队治理,包括产研工作 SOP、项目迭代管理、个人 OKR 设计以及人才培养。


昨天,当时我带的一个产品经理告诉我,产品又黄了。


其实这在我意料之中,因为这已经不是他们搞黄的第一款产品了。过去两年里,基本是每半年折腾一款新产品。


当时他们老板是准备让我接手产品规划和落地设计这一部分,但我仔细了解后还是婉拒了,转手接产品团队治理。


原因很简单,他们做产品的风格是自上而下并以个人执念为导向,而不是基于市场信号和对用户需求的识别。


虽然我也给了一些建议,但还是觉得把他们产品团队的效率提升一些更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那好几个产品经理一直跟我保持长期联系的原因。


这里,展开说一下什么叫自上而下并以个人执念为导向的产品风格。


简单理解,就是老板说了算。


缺乏对市场信号的捕捉和研究,也没有对用户需求进行识别,完全基于老板对业务的理解和设计,从而诞生了一些产品需求。


这时候往往会形成一种执念,就是缺个产品。


一旦有了这款产品,业务就可行了,商业模式就成立了,公司就可以快速发展了。


所以,这是执念,是对产品的执念。


举个例子。


以前我在创业公司时做过一款产品,为医生设计了一款工作台产品,目标是让医生管理自己的患者并做病例管理。


产品做出来了,但实际上医生压根不用。准确说,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以及动机去用。


可是,医生并不是没有这个需求,所以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应该是医生身边的助理,于是这款工作台产品转头就瞄准医生助理为目标用户了。


因此,如果我们继续以医生为目标用户去设计产品,去构建业务和运营主体,那这就是坚持执念。


在这个过程中,老板其实没有错,他指出了方向,构建了模式,但执行的我们不能太机械。


面对自上而下的执念,要么摆烂,说啥做啥;要么变通,去做真正解决问题的产品。


需求,分为想要和需要。


想要,是一种理想状态,通常成本较高,也是很多所谓需求呈现出来的样子。


需要,是一种现实方案,通常成本可控,能够直面问题给出 ROI 最高的解决方案。


对每一个需求的分析,都是要洞察背后的需要,然后分步骤去接近想要。


我做黄过不少产品,也见识过很多做黄的产品,同时也跟很多有过做黄经历的产品经理聊过,大家的感受基本都是如此。


很多时候,一些团队做产品容易进入自嗨的情况,老板大饼画得好,重复多了,大家就信了,于是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去打鸡血。


这时候,如果跳出所在环境或者让第三方去客观审视,其实很容易发现问题。


当然,有相信还是好的,先相信,再看见,也是成事的基础。


不知道你们是属于哪种人,我是属于那种先相信再看见的人,但也有人属于先看见再相信。


我是有点理想主义的,所以坚信自己相信和认可的东西,然后为之努力,所以我这种特质的人比较适合创业。


先相信再看见,就是把不存在或者没做成的事变成现实,相当于从 0 到 1 。


先看见再相信也没问题,但这基本就属于跟随者或者职业经理人,他们可以把 1 做到 N。


有时候我觉得,帮助一款注定要黄的产品加速失败,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时间比金钱更贵!


推荐阅读:《 还是女生多
················· 唐韧出品 ·················

点击上方卡片进入发消息回复“w”,可加我 个人微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