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我们离春节越来越近了。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群人却身在异国他乡,远隔千里,无法和亲人团聚。家既是他们出发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归宿。不能回家的他们究竟是怎样看待过年的?
主人公:不器(化名)
身份:英国在读经济学硕士
今年是第1次不回家过年
自从进了腊月,一部关于春节的BBC纪录片成为了身边很多同学热议的话题。刚开始看的时候,本来也没有什么泪点,但是眼眶却不自觉地湿润了。年,过不过,它就在那儿;家,回不回,它就在那儿。也许这就是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今年是在英国留学的第一年,也是最后一年,所以这应该是在异国他乡过的唯一一次春节了。因为有这样一个预期,所以也不觉得如何“悲怆凄凉”,但仍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
“过年”和“回家”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词语,亲人在的地方才是家,有家的地方才有年。
在国内时,曾有人说,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的一群人做着同样的事情,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个最重要的节日,年年变化的只是春晚的节目和可爱的生肖们,这有什么意思呢?
诚然,老人会逝去,孩子会加入,但对我来说,这种一年又一年延续下来的熟悉的感觉正是过年的意义所在,家的意义所在。
如今,我和他们在不同的时空。他们的年和往常不一样,而对于我,没有家人在旁,其实这个年过不过,怎么过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过年最重要的就是气氛,也就是我们说的“年味”。在西方,圣诞节扮演着和春节一样的角色。我的学校虽然只是坐落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但那段时间我依然能够嗅到浓浓的西方“年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放松的笑容,超市里反复播放着欢快的圣诞歌曲,人们大包小裹地把东西从超市运回家里,一颗颗圣诞树被打扮得异彩缤纷。
圣诞节时,学校悬挂的庆祝条幅(作者提供)
虽然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是这些东西让我想到了每年春节时家的感觉。
想到在家里过年的时候,会在年前陪着父母去买年货,会在除夕一大早和爷爷一起贴春联,还会一家人像流水线一样包饺子。虽然我并不喜欢吃饺子,但是仍然直到把饺子里所有的钱都吃出来,才会放下碗筷。等全家人都吃完后,我们还会开始例行的娱乐活动——“聚众赌博”。孩子们打起扑克,大人们玩起麻将,每个屋子都是满满的人,好不热闹。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中国留学生的队伍也在日益庞大。春节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输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有一天从图书馆出来,我看到校内电视上有关于“Lunar New Year”的宣传。而学生会还会贴心地给中国留学生们发送关于庆祝春节的邮件,专门组织了相关的庆祝活动。
今天和班上一个印度同学聊天,他还问我:“听说下周五就是中国的新年了,你打算怎么庆祝?”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在异国他乡的我应该怎么做。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家里过年,可以好好地放松,尽情地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开始。
然而对于我这样的留学生,刚刚度过了一个繁忙的考试周,紧接着就要开始新学期的课程,要思考的可能不是如何过好年,而是如何选择下学期的课程,去接受不断涌来的新知识。
学校教学楼(作者提供)
不像伦敦那样的国际都市有“中国城”,我的学校坐落在一个相对偏僻的小镇上,并没有那么多华人。除了在学校里能看到几盏大红灯笼和福字剪纸,确实感受不到过年的气氛。而我是一个懒人,没有去其他热闹的地方走一走。不过我想,年在心中,家在心中。心中记着家,这个年就算是过了。
学校为春节做的精心布置(作者提供)
如果问我,身在海外究竟是怎样看待春节的?那么我想,即使我能自我安慰说“除夕是星期五,初一是星期六,可以开开心心地过年”;即使可能不会被课程打扰;即使可以通过视频分享家里的年味,看到家人的笑脸;即使依然会收到朋友的问候。但心态终究不一样,在的地方终究不一样,身边的人终究不一样。
所以对我来说,第一个不在家过的年,可能仅仅是万年历中的两页纸,上面写着“丙申年除夕”和“丁酉年正月初一”。而我牵挂的仍是大洋彼岸的那个家。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远在异国他乡,不管是海外留学的学子,还是工作在外的游子,“常回家看看”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春节这个节日更像是一种家的呼号,时时提醒着他们家的方向。尽管无法回家,但是春节时选择和二三朋友小聚,与万里之外的家人来一次视频,自己动起手来包顿饺子,最简单却也最温情。
对海外游子来说,家其实就在他们心中。
(文中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张天健
制图:齐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