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高考报志愿,
大家都在考虑学校教学风格、专业设置、分数够上什么样的学校
,纠结得不行。
我就不一样了,
被高考脱了层皮的我这辈子不想参加第二次考试
,对考研这种大战更是望而生畏,所以目标只有一个:
选一所分数范围内保研率高的学校。
于是左看右看,
文化生保研率20%,艺术生也有13%左右的北交大映入了我的眼帘。
入学后不忘初心,通过一年勤奋刻苦的学习,把绩点拉到了(估算哈)第一的位置。
结果——我体育挂科了!!!
|本期分享人|
获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北京赛区 一等奖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全国决赛 三等奖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北京赛区 二等奖
“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决赛专项赛道 铜奖
2023年河北省公益广告大赛 优秀奖(还在出奖中)
那天我颤颤巍巍打开学生守则,等着给我痛快来一刀时,发现学校对保研的要求居然没有那么苛刻。
我们学校是允许在体育这类通识课中挂一次的
(但如果是专业课那就达咩了),所以我仍然还有保研的可能。
不过均分却因此被拉低了许多
,以至我现在学什么都很认真,心理
课
、音乐
课
也都战战兢兢的上。
另外对于保研圈里的人,
问别人成绩是一件有些冒犯的事
(但交换成绩还是可以的),差距就在一分两分之中,人人都会捂着自己的成绩。
过去的我并没有太在意这点,
现在因为绩点拉低,已经形成和别人交换成绩的习惯了。
保研三年,
才迈过大一,我已经体会到了那种步步为营走钢丝的紧张感了orz。
不过,虽然保研让我在大学期间处于一个压力比较大的状态,却也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
不知是不是还有我性格的关系,
整个大一期间我做什么事情都很“惶恐”
,不止上课兢兢业业,就连参加实践活动也小心翼翼。
当时入学参加了一个实践团,
团长给了我一个分配任务的机会
,虽然只是群里给大家发个信息,我却会
给自己文件传输助手先发一遍,检查完再复制到群里和大家说。
大概是这样的态度,
给了实践团团长很不错的印象,他把我推给了学校中的一位“风云人物”。
那个学长在我们学校贼出名,算是全校最卷的两位名人之一,
获得和他合作的机会时我特别激动,感觉他不该看上我这种大一菜鸡的
,跟着他做项目和带飞没区别,自己太幸运了。
后来合作发现,
奖确实拿了不少,但“被学长折磨得不成人样”也是真的。
大一拿十多个奖,还收获了投奖秘诀,和我的第一个项目脱不了干系。
其实就是和上面介绍的那位学长合作的项目,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我们做的项目是
全球协作背景下的绿色雪板新丝路
,看名字大概能看出几个关键词
“环保”“雪板”“一带一路”
,围绕国家非遗马皮滑板技术展开,结合当前滑板核心工艺被欧美垄断且不够环保的特点,探索出新型滑板:
起刚入项目组时,我给负责人设计了好几款滑板外观,
我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但他看完后说“做的和*(人体排泄物)一样,打回重做”
。
我小小争论了一下,说感觉还可以,他就直接说“
你觉得设计的还行的程度,拿去打比赛绝对不可能获奖,只有你做到完美,做到极限了,才可能拿到名次
”。
最后滑板到底改了多少稿已经不记得了,
只记得PPT我改了至少40遍;我们的介绍视频改到包浆
,本来4K的视频被多次修改到480P,又因为持续的修改变得糊掉,得亏还有AI高清,不然真的得凉
凉。
被学长“折磨”后,现在做视频有了很大的进步
那段时间
我和负责人一起熬,昼夜颠倒地做项目,活得像行尸走肉一般
,有时也会想大吵一架,但又想了想都是大家自己的项目,拿奖才是目的,继续埋头干。
后来这个项目拿了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北京赛区的一等奖
,感觉像被天降大饼砸中了一样,晕乎乎的,是我无法想象的成绩。
因为这个比赛涵盖
研究生、本科生一起大比拼
,
北京高校一大堆,清华北大人大的学生都不少拿了二等奖的
,不敢相信我们居然可以获一等奖。
也是通过这次项目经历,给我奠下了后续做项目的习惯,现在回过头真的很感谢负责人那种近乎苛刻的态度。
如果做项目的态度,
只是自己感觉差不多
,火候已成,那不说百分百,
至少90%都拿不到奖的
;
但想拿奖,特别是好名次,就得做到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人都快逼疯的状态
。
现在做项目我有个习惯,给身边的人都看看,让他们点评,
学校的老师看完让汉艺主带老师也看看。
当大家看了都提不出建议时,就可以停手了
。
也是通过这段经历,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要老师带着做作品集。
在汉艺学习,什么选题、调研,其实都是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看起来好像自己也能做。
但老师提供的那些参考案例、点评的设计修改意见,以及一次又一次打回重做的经历
,看起来只是起到推动的作用,却决定了项目的细节与完成度。
唯有
不断磨炼,不断被push
,才能突破自我,拿到超乎水平的成绩并获得进步。
我们学校课程安排是属于大一课少,专业课集中在大二大三的那种。
可以有很多时间去做属于自己的事情,比如说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呀,或者是竞赛。
竞赛前面介绍过了,在文章最后还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志愿经历,也就是支教。
我承认,
刚开始选择去支教还是比较功利的
,想拿志愿分,也想让履历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