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近期大型检查设备价格下调、国家医保局规范化治理收费项目等情况展开,结合三明市实际物价比价情况等多个方面,观察未来物价变革趋势。文章从医务性收入、手术治疗、检查化验、药品耗材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并探讨了价格改革、薪酬改革等方面的变化和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三明市公立医院医务性收入占比
数据显示各大机构医务性收入峰值在2021年,近三年变化不大,但专科医院之间差异性较大。体量较大的三明一院医务性收入占比不如二级医院。
关键观点2: 检查化验和手术治疗收入
检查化验和手术治疗收入在近年达到峰值,但增长缓慢。专科医院在检查化验收入占比方面下降的更为明显。
关键观点3: 药品耗材的变化趋势
药耗在近些年达到峰值,近些年出现抬头趋势。整体趋势为持续性下调检查化验项目价格,适当调高操作类项目。
关键观点4: 价格改革和薪酬改革的动态
文章提到了明医保的一系列价格改革政策,包括调低检查化验项目价格、适当调高操作类项目等。同时,根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价格调控空间极大,医院收费项目价格改革预期调控加速。
关键观点5: 未来展望与变革
随着价格改革和薪酬改革的推进,以药耗养医的时代将不复存在,迎接新的价值医疗体系。医院收费项目仍然有较大细分空间,未来国家将通过CCHI体系一统物价。
正文
△ 三明市第一医院
我们从三明市政府官网获取到三明市所有公立医院的业务数据,呈现如下。
1.医务性收入
注:数据来自于三明市政府官网,2024年数据为1-9月。
各大机构医务性收入峰值在2021年,近三年变化不大。
近三年医务性收入变化不大。
2021年各大机构的医务性收入占比有极大的提升。
但是专科医院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精神病医院占比最高,妇保院占比最低。
体量较大的三明一院医务性收入占比不如二级医院。【手术、耗材】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收入基本在2023年达到峰值。
【医务性项目结构性调整】
3.检查化验
检查化验收入同样在2023年达到峰值,但是近三年增长缓慢。
检查化验收入占比在2020年达到峰值,
近三年稳固在24%左右。
专科医院下降的更为明显。
4.药品耗材
药耗在近两年达到峰值。【缓慢增长】
药耗占比峰值在2019年,近些年出现抬头趋势。
△ 三明一院
2020年之后的价格改革数据
整体趋势为持续性下调检查化验项目价格,适当调高操作类项目。
明医保规〔2024〕8号
调低
两个化验项目等2个项目价格
增补高通量测序(X肿瘤用药指导)等3项医疗服务项目二级价格
明医保规〔2024〕5号
调低
2项化验项目价格
明医保规〔2024〕4号
新增
上门服务费、家庭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3个价格项目
取消一批院前急救费(9项)
明医保规〔2024〕1号
整体
护理
按床日收费
政策试行
三级医院85-196元
二级医院77-176元
明医保规〔2023〕9号
增补
1化验、8检查、3手术、4治疗共16个项目价格。
明医保规〔2023〕8号
完善
药学服务收费政策
增补
静脉药物配置费项目价格,按每组1元收取。
明医保规〔2023〕6号
调低
检查检验项目价格417项
适当
调高诊查类、护理类、临床治疗类及手术类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742项
明医保〔2022〕59号
降低
21个检查项目价格。
适当
调高
手术治疗等105个项目价格。
明医保〔2020〕57号
1.
调整
护理、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9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2.调整小儿注射、静脉输液、洗胃、灌肠、新生儿护理等42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3.调整部分妇、产、康复治疗及手术92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4.增补19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我们根据获取到的2024年三明市+苏北医疗收费项目情况,进行聚合观察。
三明市医疗收费项目8776项,远超一般地市,主要在手术治疗环节多了很多项目。
对比苏北收费价格:
综合医疗服务类价格或更高
医学影像、病理类价格或更高
超声、核医学、放疗、检验类价格或更低
临床各系统诊疗项目价格或更低
经血管介入诊疗价格或更高
手术治疗价格或更高
且存在一些新型收费项目:护理按床日付费。
整体趋势:
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60%医务性收入占比】来看,未来价格调控空间极大。
手术治疗、介入操作、病理类价格或更高【调增30%~100%】
检查化验类价格会下调的更低【调减10%~50%】
△ 苏大附一院
目前CCHI2023版有1万多项,三明市医疗收费项目数量逐步接近。
从CCHI2022各大序列原始点值来看,更适用于单序列比价调整,跨序列比值差异性过小。
CCHI仍然需要迭代【RBRVS每年迭代4版】
医院收费项目仍然有较大细分空间,
未来国家将通过CCHI体系一统物价,
物价、价值、绩效将逐步统一,
不过应对会给予各地区一定自主权【如江苏】
医院收费项目价格改革预期调控加速,
综合地区薪酬改革,
医院医务性收入达到50%+之后,
可以承接医院薪酬来源,
“以药耗养医”时代不复存在,
迎接新的“价值医疗”体系。
欢迎加入
绩效群、运营群、财务群、医管群
,在变革时代更快一步观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