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用级别变动
2019年1月,资产证券化产品级别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共1只产品进行级别下调,无产品进行级别上调。
要闻1:2018年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超2,800亿元,阿里系、京东金融ABS产品占据垄断地位
据融360统计,2018全年,消费金融领域共发行104支ABS类产品,发行金额达2,844.63亿元,约为2017年发行规模的55%。从2017年底开始,受监管与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消费金融ABS急刹车, 2018年2月甚至出现零发行,但随即在3、4月份实现了较为强劲的反弹。
2018年下半年,消费金融ABS延续这一反弹趋势,9月份出现了全年最高的发行量,11、12月份又形成一波小高潮,全年发行规模远超预期。百度金融、携程金融、小米小贷等,以及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兴业消费金融都在2018年发行产品,丰富了ABS参与主体。不过从发行规模看,阿里系、京东金融的ABS产品在市场上仍处于近乎垄断地位。
2018年全年,消费金融ABS产品的加权平均优先级票面利率为4.65%,显著低于2017年(年度平均优先级票面利率在5.07%左右)的水平。分机构类型来看,2018年银行系的平均优先级票面利率最低,仅为4.02%;电商系唯品会的优先级票面利率最高,为5.28%。除了发行利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捷信消费金融外,持牌机构(包括银行和正规的消费金融公司)仍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非持牌机构中,度小满金融的优先级票面利率均值最低为4.25%;其次是京东金融的4.62%。
【点评】从发行规模、发行利率以及发行主体来看,消费金融ABS市场已经大概率企稳,预计2019年消费金融ABS的发行规模将继续强劲回升,融资成本大体保持稳定。同时,随着资产质量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会有更多的消费金融相关机构进入ABS市场。
要闻2:供应链金融ABS放量发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Wind数据,规模以上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自2013年到2018年6月末增长43%,平均每年增幅近10%,截至2018年6月末,仅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就达到4.86亿元,较2013年增长92%。海通证券研报预计,到2020年,国内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可达20万亿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巨大的应收账款规模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
近两年供应链金融ABS发展迅速,尤其是2018年,交易所发行量大幅提升,据申万宏源统计,2018年1~10月供应链金融ABS的发行规模较2017年全年供应链金融ABS的发行规模上涨近90%。与此同时,政策也频送春风,深圳市金融办发布《关于促进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意欲推动该区域内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点评】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ABS业务,延长公司应付账款的付款期限,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公司负债结构的同时不增加公司负债,促进公司业务良性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可有效减少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未来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终端消费者都将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活动中,使得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将更广阔。
住房租赁或成今年公募REITs试点突破口
证券时报报道,上交所在新年致辞中表示,2019年将推动公募REITs试点,加快发展住房租赁REITs。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王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落实十九大提出的租购并举,住房租赁REITs是个突破口,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从住宅开发销售主导的上半场转向持有运营主导的下半场有重要意义。
2018年末,地方政府在住房租赁领域持续发力。2018年12月14日,深创投安居集团人才租赁住房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挂牌。2018年12月25日,海南省人才租赁住房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