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码头青年
白领精品生活指南,聊职场说文化谈生活侃八卦,每天1篇好文+1首好歌,陪你在马桶上撕扯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蒙古国,正式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一个治愈几代人的悲观主义者,为何走向死亡 ·  4 天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用300次的爱,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见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码头青年

25万女孩被性侵,这绝对是英国史上最大丑闻

码头青年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1-07 11:17

正文

英国曾经孕育了工业革命与现代民主,一度是全世界文明的灯塔。但是这几天发酵的一件事,让我对英国大失所望和震惊不已。

1

这起丑闻,本身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震惊英国的报道早在十多年前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但由于民粹主义对移民的愤怒加剧、媒体格局的变化、特朗普的连任以及马斯克收购推特,这一丑闻才在2025年初在英文社交媒体上疯传。即使是许多知道丑闻存在的英国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细节。

这几天,马斯克几乎每天都发帖揭露英国近几十年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案件。他曾在24小时内,发布或转发40多篇关于英国罗瑟勒姆镇多名女童遭性侵的帖文。在接受塔克·卡尔森访谈时,他表示:“这听起来太疯狂了,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人们因揭露移民犯罪而被送进监狱,而那些真正的罪犯却未被追究责任。”
马斯克感叹,英国人到底是如何度过那些黑暗的童年的。

原谅我不能翻译图片中的英文,这些文字不应该出现在任何人眼前。但因为它是法庭记录,所以我必须把它放出来。
有关报导可以追溯至 1970 年代,但真正引发关注的是 2023 年工党议员安 · 克莱尔 ( Ann Cryer ) 的呼吁。她首次指出南亚裔男性在校园外诱骗年轻女孩的行为,但随即遭受种族主义指控并面临来自同党的压力。
2010 年,《泰晤士报》记者安德鲁 · 诺福克 ( Andrew Norfolk ) 深入调查,揭露了数十起案件的模式:这些团伙以假装朋友或男友的方式接近女孩,通过毒品与威胁将受害者控制,甚至进行大规模的组织性虐待。
2014 年,亚历克西斯 · 杰伊 ( Alexis Jay ) 的报告估计,在 1997 年至 2013 年间,仅在只有10万人口的罗瑟勒姆小镇一地,就有至少 1400 名儿童遭到虐待,其中大部分是白人女孩,施暴者主要是巴基斯坦裔英国人。受害女孩中,也有亚裔女童,但是因为耻辱,她们不愿报警。
这些案件的一个共同点是,出租车司机从养老院和学校挑选孩子。性虐手段包括LJ,强迫儿童观看性侵害过程,用汽油淋在她们身上并威胁要把她们烧死,还威胁要QJ她们的母亲和妹妹。这些人渣,还把她们贩运到其他城镇,通过“共享女孩”牟利。
一名受害人对媒体回忆了她的经历。2002年,她在12岁认识了一群少年。这些人又介绍她认识了其他男子,她被引诱饮酒和服食软性毒品。在13岁时,她开始被他们侵犯,第一次有九个男人。开始时是一周一次,然后变成一天一次:在克利夫顿公园的战争纪念碑旁,在公共汽车站附近的一条小巷里,在数不清的出租车里。有一次,她被赤身裸体地锁在一间公寓的房间里,不得不为外面排队的六个人服务。在两年内,她被超过200名男子侵犯。她曾向警方求助,并把她被侵犯时所穿衣服及疑犯名字交给警方,可是警方后来通知她那些衣服证物已经遗失,案件证据不足,只有她的一面之词,劝告她销案。与此同时,她的家人也受到性侵者恐吓,警方却表示他们不会提供任何保护,最后她只好撤销报案。直至后来被父母送到国外,她才得以脱离魔掌。
这些人渣即使遇上警察也不怕,受害女孩说:“每次都是这样,犯案者只要打种族牌,警察和社工就会走开。”
因为肆无忌惮,他们的行为令人发指。除了上面受害人的自述,据一些报道,这些人渣甚至将有的女孩杀害分尸,尸体被混入外卖食材中。
2022年,BBC推出一部短剧,名为《三个女孩》。短剧以“罗奇代尔性侵案”为背景改编,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未成年、毒品、诱奸、玩忽职守……丑陋的社会疮口被撕裂。有网友表示,因为难以忍受不堪入目的情节而换台。

2
十来年前被揭露的丑闻,为何近期又成热点?不仅仅是因马斯克的关注和评论。
一切都要从一位勇敢的英国调查记者Charlie Peters 说起。
2021年,他开始调查这起丑闻,制作了《轮奸集团:英国的耻辱》这部纪录片。2023年,这部片子播出,揭开了被掩盖多年的事实真相,也震惊了英国民众。
简单概括一下这部纪录片:
1、轮奸集团的罪犯几乎全部是巴基斯坦裔穆斯林,受害者是清一色的英国白人女孩,是明显的种族主义犯罪。
2、丑闻从罗瑟勒姆小镇开始被揭露,并因此得名,但其实这种罪行遍布英国各地。(全国受害人数25万,其实是保守估算。11岁至17岁的英国少女中,每七人就有一人惨遭强暴。)
3、英国政府、警方、媒体多年来一直掩盖真相,“政治正确”的邪恶洗脑导致这场丑闻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4、任何试图揭露真相的人都被白左与伊斯兰的邪恶联盟打成“种族主义分子”、“极右”、“不宽容”,并受到迫害。
5、这种罪行持续至今,直到纪录片播出之后,英国政府才成立了专案组,开始处理这类犯罪行为。
Charlie Peters 说,在 2021 年冬天,他启动了一个项目。他和朋友凑了几百英镑,去了罗瑟勒姆开始拍摄。
长达一年的调查让他极度震惊。不仅仅是因为虐待的规模或掩盖的方式,而是因为它仍在继续。经过这么多年,受害者告诉他,虐待并没有结束,情况甚至变得更糟。”在许多情况下,强奸犯在服刑几年后就被释放了。”
这部纪录片上映后,英国一些其他媒体也进行了跟踪报道,但主流媒体中的知名人士和评论员则继续选择性地忽视。
“我们发现了一名前议员,他曾压制对巴基斯坦裔强奸团伙的讨论,后来竟然在 NHS 从事多样性和包容性工作。”
“我还揭露了几起历史和近期案件中的进一步警方失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知道仍然有罪犯——在警察和市议会中——仍然需要面对正义。例如,对于罗瑟勒姆的警官,有 265 起不当行为指控,其中 91 起调查涉及 47 名警官。其中只有 5 人受到处罚,没有人被解雇。其中一些是高级警官。许多人已经退休。”

3

这起丑闻引起了全球关注,马斯克多次发文要求英国当局正视此问题。不过,现任英国首相斯塔默却在最新的讲话中声称,人们有“Islamophobia”,即伊斯兰恐惧症。
马斯克对斯塔默讲话的回应很简单。他说,斯塔默应该进监狱。
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指出,没有人因未能阻止这一行为而被追究责任,这其中包括警察局长和检察官。马斯克指出,在英国,强奸等严重犯罪需要得到皇家检察院的批准,警方才能提出指控。在发生团伙强奸这段时期,皇家检察院的负责人正是斯塔默。马斯克认为,案件未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一旦侦破,斯塔默将会被起诉。
据《电讯报》报道,在斯塔默的领导下,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这些人有罪,皇家检察院还是撤销了针对强奸团伙的指控。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在任英国皇家检察院检察长的六年时间里,斯塔默就是英国强奸案的帮凶。斯塔默应该下台,他必须因参与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犯罪而受到指控。”
作为前司法总长,有明确证据表明,斯塔默在任期间故意掩盖案件真相,甚至压制相关调查。
其实不仅仅是斯塔默参与了掩盖罪行,英国其他一些首相,比如布朗,在2008年就明确指示警方,不要调查这类性侵案件。
当时布朗领导下的英国内政部分发了一份关于QJ团伙受害者的备忘录,里面明确说,“我们相信她们对自己的性行为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因此你们的警察无权介入。”
英国政府对这些人渣有多包容和庇护,从一些判决可以看出。一个对12岁儿童LJ了24小时的凶手,仅仅被判处3年监禁。两名13岁女孩被7名巴基斯坦穆斯林男子灌醉LJ,警察到场后以不到饮酒年龄为理由逮捕了女孩子,却没有抓捕任何一名穆斯林强奸犯。
没错,这真实发生在英国这个发达民主国家。英国政府对自己的人民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这着实让人难以相信和理解。

4

为什么这些MSL群体可以在英国“横着走”?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后来终于想通了。

英国的制度决定了选举结果往往取决于某些关键群体的支持,而MSL群体正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这一群体的人口不断增长,他们在许多选区已经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力量。由于他们的投票行为具有高度一致性,政客们必须争取他们的支持才能在选举中占据优势。
为了获得这一群体的选票,很多政客很下贱地做出了各种跪舔动作,于是包括白人在内的其他族群,就被牺牲了。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以前英国殖民全世界,种下了因,那个果,迟早都会来。
在英国统治印度次大陆期间,这些地方与英国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上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去殖民化,大量来自南亚的移民(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开始迁入原先的宗主国。对于这些移民,英国没有理由拒绝,而且战后的英国,奇缺劳动力,移民来了,正好去填充劳动力市场。
此外,上世纪70年代,非洲一些国家的印度裔穆斯林由于当地的政治不稳定或驱逐政策,被迫离开家园,其中不少人前往英国定居。再加上中东、北非和其他地区的移民潮,穆斯林社区在英国逐渐壮大。
根据英国最新的人口统计(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穆斯林约占英国总人口的6.5%,大约有400万左右。这一群体主要集中在英格兰的城市地区,例如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布拉德福德。在一些选区(如伦敦、伯明翰、布拉德福德等地),穆斯林选民甚至在某些选区中占据了总选民的20%以上。这使得穆斯林选票在这些选区成为决定性力量,尤其是在大选中,政党候选人需要争取这些选民的支持。
随着穆斯林社区的成长,越来越多的穆斯林政客进入主流政治舞台。现在,连伦敦市长都是穆斯林。议员中,穆斯林就更多了。
现代西方政治的底层逻辑,是把国家当成一个单一民族的延续:公民团体有着相对统一的文化背景、基本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甚至共享历史、情感和语言纽带。这样的社会才有自治的可能性。
但这种假设,现在已经被现实冲撞得七零八落。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让大规模移民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同时也让文化融合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今天的移民,靠着现代交通工具和互联网,不需要真正融入,也能轻松维系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家乡联系。结果呢?很多人来到一个国家,身体到了,但文化和信仰却没有过界。
更要命的是,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也逼着它们去“拥抱”移民。出生率下降,而福利体系却需要不断增长的劳动力来维持。于是,为了避免经济衰退、填补劳动力缺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选择了敞开国门,引入前所未有的大量移民。
问题是,大多数老百姓根本不买账。对他们来说,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多元文化,还有犯罪率上升、城市乱象、贫民窟化,甚至欧洲伊斯兰恐怖主义和极端政治的兴起。可谁会听他们的?
讽刺的是,这些精英对移民带来的隐患其实心知肚明。他们花大价钱搞教育项目、非营利组织、媒体宣传,甚至用各种法律手段来“管理种族紧张局势”,生怕炸了锅。稍微敢对这套新秩序说个“不”的人,就会被扣上“种族主义”或者“极右翼”的帽子,被封杀、解雇,甚至被抓。尤其在英国,没有类似美国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保护,对“敏感言论”404或直接抓人,早就成了家常便饭。
更残酷的是,像罗瑟勒姆性侵案这样的悲剧,背后不过是维持英国“多元文化”和“社会和谐”所付出的代价。数以万计的年轻女孩,被巴基斯坦裔团伙轮奸、虐待、折磨,她们的苦痛无人问津,因为精英们更关心的是保持这个脆弱的多元文化秩序。他们需要的,不是正义,而是表面的“和平”。
所以,问题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底层为移民政策买单,精英坐收移民红利。这就是英国当下的真实写照。至于那些女孩的惨痛经历?在这套体系里,她们的牺牲从来不重要,重要的是“稳定的秩序”。

5

除了移民的冲击,英国人也在“自毁长城”,把自己的政治和法律体系搞得一团糟,结果就是权力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让普通英国人吃了很多苦头。

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一直靠传统和惯例维持权力的平衡。但这一切,在1999年被布莱尔政府的大刀阔斧彻底打破了。上议院原本掌握部分法律解释权,还能对政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可在改革后,这些权力被削得差不多了。终身贵族的任命完全成了首相的“人情牌”,独立的最高法院也不过是“摆设”,根本压不住执政党的野心。
更离谱的是,2005年又搞了一次所谓的司法独立改革,把上议院的司法职责直接剥离出来。听上去挺好,实际上却让司法权被进一步捆绑到立法下面,搞出了一个“三权合一”的局面。这下好了,谁占了下议院的多数席位,基本就能“一言堂”,国家大事全都自己说了算。
而且,英国的制度设计还特别“方便”执政党施展拳脚。首相不仅掌握行政权,还能通过控制立法对司法施加影响。更别提内阁成员必须是下议院议员,政府和议会权力交织在一起,想制衡都难。这样的制度,基本就是在告诉执政党:“你们随便搞,不用担心会有人管。”
结果就是,权力没有了约束,随意妄为成为常态。英国原本引以为傲的政治传统和绅士精神,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笑话。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烂,也难怪现在的英国乱成一锅粥。
布莱尔政府的一系列“改革”,几乎把英国传统的法治和道德根基给掏空了。在政客们道德沦丧、宗教信仰衰退的情况下,社会对权力的监督早就成了摆设。而与此同时,伊斯兰化的加速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大规模引入移民不仅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还让犯罪集团和所谓的“政治正确”形成了一种危险的联盟。
曾经那个以绅士风度闻名的英国,如今早已不复存在。贵族精神坍塌,信仰失落,现在的英国更多是一个被金钱和权力操控的国家,一个被暴力和罪恶侵蚀的社会。
英国建立这个自由法治文明用了几百年,但摧毁它只用了两代人。上世纪70年代,索尔仁尼琴批评西方失去道德勇气,今天听起来,别有况味。
这场悲剧不只是英国的困境,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所有国家和文明在制度失灵、政治腐败时可能的下场。当制度被摧毁,政客利用手中的权力工具一步步控制整个国家,普通人就会被牢牢束缚。一个失去了信仰和道德底线的社会,只会成为权力和利益的奴隶,任由少数人摆布,而所有人的集体良知都将无处容身。
这样的困局该怎么破?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但过程肯定艰难。唯有坚持追求自由、真相与正义,社会才能找到重生的机会。一个国家需要真正的权力制衡,防止制度变成压迫工具;社会需要独立的媒体和司法,为真相发声;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保持清醒与勇气,不被那些虚伪的“政治正确”和谎言蒙蔽。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明不会因为短暂的黑暗而消亡,但它的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牺牲。英国是这样,世界也是如此。只有坚守真理和正义,人类才能找到走出困境的道路,并为未来开辟一条光明的前路。

往期推荐

观察|回国一个多月,最让我痛心难过的是什么
逝者|广州还能再出韩志鹏吗
关注|怀念繁花》,怀念的是90年代的遍地机会
热点|江平走了,圆桌已散,该向何处去
国际|韩国前总统文在寅为何能让我热泪盈眶
政要|听于幼军谈邓小平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