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风味
#hz,470
这周一,杭州发布了2022年之后的第一个红色高温预警。
大暑之后,编辑部所在的滨江,最高温度有39度。一搜,赤道也才36度左右,
合着杭州比赤道还高三度。。。
没胃口的夏天,冷面就成了我的第一选择。点单时服务员基本上都会说一句:”
冷面要等哦。
“
这两年东北菜的势头都让给了老姑东北人。
但他家的冷面,是夏天限时
供应的。
冷面很大一碗,里面有牛肉、泡菜、番茄、香菜、鸡蛋和黄瓜丝。
荞麦面色浅,有点像米线,但
筋道
,甚至筋道得有点难咬断。
所以我吃冷面靠吸,用东北话说就是”秃噜“。
呼呼呼把面吸到嘴里
,尽量不咬断。
汤底是一种微妙的酸甜感。除了酸酸甜甜,很难找到其他词来形容。
但到了午饭的点,我还是愿意为了这一碗冷面顶着太阳走出空调间。
比起别家,他家的冷面汤少,但加了冰渣,所以那种冰凉感像一根箭,一口就从嘴巴穿到脚趾头。
汤底调的清淡,吃到后面也
不会觉得腻
。酸酸甜甜,又冰凉,像在咬一种汁水丰富的奇异水果。
壹碗冷面
在下沙,就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旁边。上次去吃已经是五年前了。
那时候感叹,杭电的学生真幸福,出校门就能吃到实惠又好吃的冷面。
冷面分为拌冷面和汤冷面两种,
仔细说来就是辣酱和汤汁的区别。
比起吃过的其他冷面,这碗面更像是一位清清爽爽的姑娘。
微微酸,微微甜
,微微凉......
清澈透亮的汤底又让我心情舒畅。
一口肉一口面,一口火热一口清凉,两种感觉在口腔里碰撞,简直幸福到说不出话。
这家凉皮,藏在小巷子里。店很小,门头也不起眼,却能做出一碗
醇香正宗的陕西凉皮。
红油鲜香但不是很辣,配合一点点醋,
酸辣开胃
,高温天吃刚刚好。
凉皮也粉嫩爽滑,一吸就溜进嘴里,马上就想要接上下一口。
那辣味,像小火苗,一点一点窜进心里,额头冒汗,但感觉
通透
。
一碗才9块钱,性价比也高。
没吃这碗爆鳝凉面前,我以为杭州是没有凉面的。吃了这碗凉面,哎呀,
杭帮面做凉面也真不错
。
说是凉面,但按照杭州人的习惯嘛,自然是能加许多许多料啦。
腰花、虾仁、虾腰、牛蛙、大排……我都喜欢;
猪肝、肉丝、鸡
蛋、牛肉
……双拼、
三拼也都随你。
他们家的爆鳝,也是油爆后加了洋葱一起烧过的,洋葱又软又甜,鳝鱼单拎出来,本身的味道偏淡,和凉面一起吃倒是适宜的。
猪油渣加到了面里头,看着不明显,
吃着吃着
蹦出个酥脆的猪油渣
,妙极。
做法也不复杂。
将那蹿熟的面条,抹上油放到冰箱里,降降温,等到点单了再拌上酱油、蒜末、香菜、猪油渣……
我喜欢这碗凉面,清凉是不必说,面有筋道,根根分明,很重要一点,吃到最后,
碗底都是清爽的
,不油。
萧山宝龙是个很迷的商场。外头一圈,有许多的外卖档口,这季节就看到一个个
光膀
大汉,热火朝天做精致外卖。
我头回瞧见
,
回来就卸载了外卖软件
。
但这家凉皮铺,算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夫妻店,
干净
,放心。
他们家的凉皮有四个口味:
秘制原味、牛肉、鸡丝、猪耳。
凉皮白白净净的,看着很韧,不塌软。要拌一拌,香味才能匀在一块儿。
凉皮是他俩手工做的,店里的一角,堆着比人还高的麦粉袋子。
凉皮看着寡淡,入口滋味很好,富有弹性,汤汁调得味道适中,一直吃嘴巴也不腻。
优壹佳我吃了许多年,而店里的这碗
豆浆冷面尤其让我怜爱。